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7(2 / 2)

加入书签

连着几天上午和下午试五次,林知了终于做出擀面皮。

初四晌午,擀面皮端上餐桌。然后林知了就发现比起滑嫩嫩的凉皮,京师百姓好像更喜欢擀面皮。林知了叮嘱厨子,日后凉皮比擀面皮少一成。

眼看又要发月钱和赏钱,众人心情极好,哪怕比之前忙一点,也一个个充满了干劲儿。

晚上天黑就睡觉,三更天厨子和伙计就起来包粽子。

等林知了和刘丽娘到店里,粽子都上锅蒸了。

林知了素日听得进人话,厨子也敢大胆开口:“掌柜的,我总感觉过了今天,街坊四邻会用‘卖咸粽子的’代指咱们仁和楼。”

第108章 过节闹肚子

林知了反倒认为“仁和楼”失去自己的名也好。

前些日子陪弟弟出去遛狗, 跟街坊四邻居闲聊,林知了才知道仁和楼在坊间的名声极差。

宣平坊至今有很多人对仁和楼颇有微词。哪怕对仁和楼的点心和猪肉面很是好奇,也不曾在门外逗留,莫说进去尝尝鲜。

林知了宽慰厨子, 仁和楼主打一个人无我有, 鲜肉粽跟仁和楼很般配。随即林知了又说去算账, 今日过节把钱发了。

厨子自然希望今日拿到月钱, 顿时不想继续劝说。

卯时过半天亮了,林知了从房中出来去开门,厨子伙计见状把最先煮好的两锅粽子端出去, 就放在蒸笼旁边, 麻绳捆着五花肉粽,黑线缠绕蜜枣粽。蜜枣自是西域蜜枣。红色的线是红枣粽, 还是去核的红枣。黄色线是豆沙粽, 豆沙是昨天下午厨子们做的,他们还做了皮冻,此刻在水井里冰着。

林知了对厨子和伙计的要求是准备好平日里卖的食物, 像皮冻以及做几份猪肚汤,由他们自己安排。若是不累,就买四只母鸡做八份猪肚鸡,若是累了就买两只鸡。

林知了可不希望仁和楼出现累死人的情况。

言归正传,今日过节,城里人反而不想做饭, 早早走出家门,准备用过早饭就去市场,亦或者出城看看有没有龙舟赛。

有钱的商户用早饭首选仁和楼。

清晨远远称不上热,也没有冰凉的绿豆汤, 仁和楼的胡辣汤又是东市一绝,商户就选择加了花生、面筋等物的胡辣汤。

看到粽子,堪称意外之喜。再一听还有豆沙粽,商户就要一个。林知了提醒,五文一个。

粽子想软糯就要煮很久,费时的玩意,很多整日忙忙碌碌的商户都不想做,便认为这个价格也不算贵。

商户接过小碟子盛的角粽才发现粽子线有几种:“林掌柜,不止一个馅啊?”

林知了:“红枣粽,蜜枣粽,还有五花肉粽。”

伙计和厨子都忍不住朝商户看去。

果不其然,这位食客满目震惊。

林知了笑着问:“要不要尝尝?”

食客谢绝她的好意,心说不愧是隔三差五研究出一个新菜的林掌柜,竟然异想天开到往粽子里包肉。

闻所未闻!

闻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