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0(2 / 2)

加入书签

薛瑜还想吃手擀面,到家就和面。以前林知了教过她。小鸽子也没吃饱,找出早上买的菜在院子里洗菜。薛二哥坐在院里看着他俩忙碌。

薛理回到家中就看到他二哥跟监工似的,心说等你和二嫂搬出去,我看你还怎么舒坦。

想到搬出去,临睡前,薛理问林知了要不要他休沐日出城看看。

林知了:“木匠和泥瓦匠今日应该在城外买砖和木材。他们明日过来我再问问吧。”

翌日早饭后,林知了回到后院,在院里和泥的泥瓦匠就告诉林知了,帮她问了他家周围没人卖地。他妻子说闲下来就去村头问问。若是整个村里都没有,就去前后村问问。

林知了见他们把此事放在心上,就宽慰他们不着急。

今日午饭后,薛二哥只买六个猪蹄和一副猪下水。木匠看到了很是稀奇,从屋里出来问:“林掌柜,你们城里人还吃下水?”

林知了:“用香料煮挺好吃。”

木匠满脸不赞同:“有钱买香料不如买一斤羊肉。”

林知了:“天天做羊肉牛肉只是闻着味就够了。”

木匠和泥瓦匠晌午在店里买着吃的。他们看到只是炸蛋就有上百个,想想一个上午炸那么多,确实吃不下去,反倒能理解。

林知了叫二嫂留下,她带着采买和二哥去官家钱庄存钱。

回到店里把所有存票找出来,林知了越看越满意。

四月初,房子装修好,剩了一些木块,林知了叫木匠做几个小方桌,给伙计厨子用。此时泥瓦匠也帮林知了找到一片地和一处房子,在其中一位泥瓦匠岳父的妹妹村里,离城不到十里,京城小官置办的家业。

年初致仕,不舍京师繁花,又想念家乡一草一木,以至于他纠结到如今。

若是贫寒之地,这位小吏为了子孙后代着想也不能回去。怎奈他是姑苏人氏。

看房看地的时间定在四月初六下午。未时左右,薛理用饭。饭毕,薛二哥架着驴车载着薛理和刘丽娘出城,林知了守在店里。

薛理不清楚房主和他一样生长于江南水乡,泥瓦匠也不清楚,毕竟中间隔着几个亲戚。三人到村里见到房主,一开口都惊了,说话的语调偏柔,绝不是北方人。

互相道了籍贯,房主又惊了,没有想到薛理是四年前打马游街的薛探花。

一个诚心买一个诚心卖,一个顾及面子不好坐地起价,一个也不好漫天压价,当日就谈妥——再过一个月地里的麦子收了,房主搬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刘丽娘的钱不够。

第105章 净收入

薛理几人看的这处房子是坐北朝南的三合院!

城中官员住房有规定, 但城外没有,这一处是五间正房配东西各一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五间,厢房南端还有几个草棚, 一边是牛棚马圈和羊圈, 一边是车棚柴房和浴室。茅房在西南端角落里, 还分了男女站坐两种。

房屋用料称不上考究, 但在乡间很安全,正房是厚厚的夯土墙,冬暖夏凉, 厢房是石头和泥混合砌成, 小偷别想无声无息地从外面刨墙挖洞把牛拉走。

院墙比厢房矮,墙上洒满了各种尖锐石头和河贝壳, 寻常人从墙上翻进来, 轻则划伤,重则残疾,别想全须全尾地离开。

院子宽阔, 房主修了两个菜园一个小花园,花园里有桂花树,种葱姜蒜的小菜园中间种着樱桃树。

院门外是石榴树、枣树和桃树,寓意极好,不是早生贵子,就是多子多福。看样子是要住一辈子。

倘若拿下这处房子, 整个夏季和秋季不用买瓜果蔬菜。如此宜居,兴许薛二哥和刘丽娘明年就可添丁进口。以至于刘丽娘进来就挪不动脚。

若是在城里,至少六千贯。在乡间便宜,这处房子想来也要上千贯。实则也是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