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四章 换个活法(2 / 2)

加入书签

毛文龙上报的捷报和奏文写得很清楚,他的兵马一直在鸭绿江一带活动,很少深入到辽东腹地。

只能算不痛不痒的袭扰,但很难伤及后金筋骨,所以当时崇祯和大部分朝臣觉得每年耗费那麽多钱粮的东江镇不值,

兵部屡屡叫毛文龙移镇盖套,也就是三岔河入海口附近的连云岛。

毛文龙死活不肯去,那里不是牵制后金,是去堵后金炮口..:

黄台吉发动己已之变,毛文龙被杀丶东江镇几近废弃只是一部分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黄台吉打跑了林丹汗,征服了察哈尔丶内喀尔喀等蒙古部落,还获得了蓟州京畿北边的喀喇沁蒙古部落的支持和仆从,这才敢绕道从喜峰口一带突破长城防线,

要是察哈尔丶内喀尔喀和喀喇沁蒙古各部还三心二意,随时可能在背后给后金一刀,打死黄台吉也不敢这麽冒险。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才单独成立新的战区一辽西行司,让神人卢象升和狠人曹文诏搭档还把黑云龙丶虎大威丶孙锐这些猛将派过去,执行新的任务。

现在的滦州是自己积极建设的重要工业基地,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要是让黄台吉端了窝,这自己真的要从零开始了。

朱由校脑子里闪过这些思绪,嘴里客气地问:「方先生现在主要主持什麽工作?」

「回皇上的话,按照皇上此前对永平府和滦州煤铁局的部署,需要在永平府各县,以及煤铁局各厂,建立民兵部队,进行全民动员的预备役工作试点。」

方孔嘴里说着这些词,心里总觉得有点别扭,

可是你别说,皇上弄的这套小词,字句简单,但是直指本义。

自己宦海浮沉十馀年,念起这套词,不由自主地琅琅上口,仿佛有一种穿透时空丶后世注定的缘分感。

「进行的如何?」

方孔绍实话实说,「起初并不见效,各县农夫和各厂工人,都以为是官府摊派的役,十分抗拒。」

「那你们如何解决?」

方孔双手一摊,「起初几个月,臣绞尽脑汁,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后来制置司文化局从天津和淮东调了一批文化干吏过来,组建煤铁局的文化处。

他们来了后,带来了在天津和淮东发动盐户,组织职工的有效经验...臣带着属下积极学习,

认真总结,很快就以组建煤铁局工人联会,以及工人公议会为契机,打破了僵局。」

「朕记得滦州煤铁局在建立之初就组建了工人联会。」

孙元化在旁边答:「请皇上恕罪。

臣等当初组建了煤铁局各厂的工人协会,再组建了煤铁局的工人联合会,只是应付差事。但是全部精力放在煤矿和钢铁厂的建设上。

工人协会和联会,只是叫人把工人的名字籍贯登记一下,就算全部入会了。代表会,推选工联理事会,成立工人公议会,都暂时搁置,没有去做。

一直等到方潜夫学了文化处的经验,发动群众,这才开始真正地组建各厂矿的工人协会,再组建工人联合会,召开代表会,推选工联理事会,然后全体推选工人公议会。

公议会组建一个多月,审查了煤铁局《安全生产条例》丶《生活福利待遇以及保险条例》等数条规章,提出大量修改意见...」

朱由校连连点头。

而今官僚和士林集团,代表着大中地主群体,他们同时还垄断着内外商贸,占据着大量的资源,还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

既然他们靠不住,总想着从朕手里分权,忽悠朕当被他们的傀儡,那朕就换条路线。

直接从被他们欺压和剥削的底层百姓入手。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自己跟官僚士林集团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跟底层百姓却没有,还可以互补。

在创造新的利益,与底层百姓一起分享的同时,努力壮大,到了一定的时候再联起手来一起从官僚士林集团手里分利润。

当然了,最后不可避免地会形成新的官僚精英集团,但是那时就不是官僚士林集团一家独大,

而是自己的皇权集团丶官僚精英集团和普罗大众集团三家互相制衡。

三角关系!

天津和淮东盐业公司,滦州煤铁局是第一批试点。

还有被安置在山东丶直隶南部的三四十万辽东辽西百姓,他们以兴农局下属各农场安置,也会成为试点.::

看朱由校听得十分认真,不停地点头,孙元化心里长舒一口气。

这些制置司一脉出来的近臣,是最了解皇上的,知道他不仅有大智慧,更有心计和手段。

组建和完善各厂矿工人协会等工作,是皇上当初再三交代的,现在才完成,孙元化心里虚。

幸好皇上没有说什麽。

朱由校确实没法说什麽。

因为他见多了内阁丶六部和地方布政司丶按察司丶州县的工作效率。

没有对比,就显示不出优秀。

孙元化说完,识趣地后退半步,把位置让给方孔绍,人家还没汇报完工作。

在随行陪同队伍的靠后处,有两位官员故意站在角落处,装模作样地看着一个吊车,嘴里却在暗暗交流。

「准备好了吗?」

「老马已经准备好了,就在厂子外面十里外的林子里埋伏着。等我们的信号。」

个行程是巡视高炉,那里热,人群散得开。机子又多,非常复杂。

到了那里看准时机,给老马发信号!」

「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