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冬季攻势大获全胜(2 / 2)
查实私通建奴丶违禁走私丶贻误战机丶怯敌不前等罪行,奉诏行军法,当场斩首。郑有德丶金冠丶姚与贤等四十一位将官首级,传关宁锦,其馀首级垒成京观,置于港口出入口,以做效尤!
其馀诸船诸官兵,悉数押解回秦皇岛。船只修,官兵一一甄别。
清白军士水手,集训三月,编入海军。清白军官,送秦皇岛海军军官学校进修半年,再行分配。
觉华岛水寨由辽东巡海司接管,抽调辽东舰队六十七艘海船组建为第五分队,入驻水寨。」
「好。沈有容率周遇吉丶尤世威丶赵率教,游袭盖丶复丶金州,斩杀李永芳,以及建奴四百七十馀,汉军两千五百馀。
居功甚伟。
孙传庭在金州赶工吗?」
「回皇上的话。」喻安性答,「孙传庭正在督造金州城,并在金州城左右,南关岛以北,修筑南关丶宁海丶王官寨等城堡,并连以城墙,前后掘有三道深沟宽壑。
南关岛地势狭窄,东西临海,宽不过十五里。金州城加上南关丶宁海丶王官寨等城堡,足以扼守此咽喉,拱卫南端的旅顺港。」
朱由校点点头:「金州卫升为金州镇,由平辽局管辖,平辽都司直接指挥。
登莱巡抚袁可立加平辽局制置副使,辽东巡海行司指挥使沈有容加平辽局指挥金事,兼平辽前敌都司都指挥副使...
天津水师已经改编为辽东巡海舰队第二分队,登州水师改编为第三分队,金州扩编为第四分队。
一并统于辽东巡海行司,归平辽前敌都司指挥,做到令出一门,统一指挥。」
「遵旨。」
「金州的建材物资,可充裕?」
「回皇上的话,」喻安性继续回答,「滦州出产的水泥和钢材,运至秦皇岛,乘着西北风直趋金州。
孙传庭在南关岛搭建了临时码头,水泥钢材在那里直接上岸。
还就地取材,修建了砖瓦厂,利用滦州一并运去的煤炭,烧制砖石,用于修筑和加固城墙。
数万军民一并上阵,预计在开春时节,能完成初步的防御工事筑建...」
「老奴吃了这麽大的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除了金州,还有锦州丶关宁,孤悬辽西,必须加强戒备,谨防冬春老奴奔袭。」
「臣遵旨!」袁崇焕连忙拱手应道。
他心里有些着急。
以前大明士大夫们问钱谷不知,问甲兵不知,一味地讲精修静心,对边戎之事束手无措。
所以他能脱颖而出,搏得了大好机会,镇守宁远和锦州。
他雄心勃勃,准备等着朝堂党争又起,孙承宗丶喻安性被朝臣们按照惯例弹劾排挤走后,自己就能执掌关宁大权,全平辽大功。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皇帝亲自来了山海关,不仅带来了训练多月的四卫营和新军营精锐,还带来了制置司一千能臣干吏。
不仅如此,还主持平辽局和平辽前敌都司联席会议,几经商议,商定了天启五年对辽冬季攻势。
卢象升丶孙传庭,这两位年轻人,带着四卫营丶新军营和平辽营精锐,在这次冬季攻势立下赫赫功绩。
袁崇焕有些心急了。
想不到皇上手底下还有如此多人才,还这麽年轻。
「袁崇焕。」朱由校看着这位明末争议极大的名臣,再一次叮瞩,「守住宁远和锦州城,你就立下大功!」
「臣遵旨。」
袁崇焕听出皇帝的弦外之意。
你只管守宁远和锦州城,其它的不要管,自有孙传庭丶卢象升等人去负责。
守住了,你有大功;守不住,呵呵,消你一家户籍纸。
袁崇焕知道自己的野心和心思被皇帝看穿了,惶然间后背全是白毛汗。
现在他已经充分认识到,眼前的皇帝,不是此前自己在京师早朝时远远地见到的如傀一般的那位。
心机深沉丶杀伐决断。
现在挟着冬季攻势大胜威势,得平辽十万水陆官兵的忠心拥戴,天子之威更加凛人。
一个眼神看过来,袁崇焕总觉得后颈发凉。
朱由校背着手看了一会海面,突然转头问:「卢象升。」
「臣在。」
「你们在这次冬季攻势中立下赫赫军功,军机处和秘书局正在与平辽局丶前敌都司核对战绩,
封赏后续自会公布。
现在朕要再考考你。」
「请皇上出题。」卢象升欣然应道。
「现在我们站在老奴的立场上,经历大挫,当如何应对,度过这次危机?」
听到朱由校的问题,不仅卢象升愣住了,其他众臣也愣住了。
度过这次危机?
对,辽阳城囤积的大量粮草被付之一炬,渖阳城里的粮草也被烧得一乾二净,建奴如何度过这个冬天,确实有难度。
如何熬过去?
按照建奴和老奴的脾性,当然是自己没得吃就去别人家抢。
去哪里抢?
南下关宁锦?
又或者西边蒙古?
卢象升眼晴一亮,「皇上,臣觉得老奴为了度过这次危机,必定会去某处借粮。」
「借粮?建斗此话很是风雅。你说说,他会去哪里借粮?」
众人转头,齐刷刷地看向这位新近得宠丶红到发紫的当红辣子鸡。
「皇上,老奴可南下关宁锦州。但是我朝必定早有准备,天寒地冻,墙高城坚,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也可西进找蒙古人借粮。只是他们也是一群苦哈哈,自己的粮食可能都不够用。
所以臣断定,只有一个去处。」
朱由校欣慰地点点头。
孙承宗丶喻安性丶马世龙丶曹文诏丶袁崇焕等人也跟着一起了然地点头。
说得有道理!
只是站在外围的黑云龙和虎大威对视一眼,卢参军说的是哪里啊?
怎麽好像大家都懂了,为什麽就我不懂啊!
哦,你也不懂啊,那我就放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