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 烽火扬州路(1 / 2)

加入书签

梁之挺问:「范家良,怎麽死的?」

「回指挥使的话,由于被抓捕的人太多,又是官吏和监生士子,我们只好借了两所寺庙把他们看管起来。

范家良跟四位京官和七位监生关在普渡寺的一间厢房里,不知为何,京官和监生们吵起来,越吵越凶。

等我们的人发现不对冲过去,他们居然打起来,然后这个范家良在混乱中不知给谁一推,后脑勺磕在墙角半截砖,血流不止。

我们把金创医叫过去时,范家良已经凉了,气息微弱,不到半刻钟就咽气了。」

梁之挺冷冷一笑,「死得还正巧。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我们查到他马脚时就死了。」

「指挥使,还要不要查?」

「继续查。」

这时门口有人禀告:「指挥使,镇抚司有军校求见,说有要紧事禀告。」

「请进来。」

一位锦衣卫百户走进来,向梁之挺行礼:「卑职王锋见过保安司梁指挥使。」

看到王锋,梁之挺眼睛一亮。

王锋,张艮的心腹。

据说是江南的游侠儿,戚家军的后代,一把御林军刀(苗刀)使得出神入化,杀遍东南无敌手。

张艮游历各地时,无意在杭州救了王锋的命,便成了他的护卫,跟随近十年。张艮执掌了镇抚司,便把王锋充任锦衣卫百户,在镇抚司听用。

「王百户,你有何机密事要禀?」

王锋左右瞥了瞥。

梁之挺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室内只留下他和王锋,还有两位心腹军校。

「梁指挥使,此事十分机密,请容卑职冒犯,附耳轻声告知。」

「好。」

得到允许,王锋上前在梁之挺耳边轻轻说了两句。

梁之挺目光闪烁了几下,点点头:「我们保安司和镇抚司,一明一暗,都是在替皇上办差。张指挥使愿意告知,有心了。

梁某心领了。」

「梁指挥使,卑职告辞。」

王锋走后,梁之挺坐在椅子上迟疑了一会,开口吩咐心腹军校:「范家良的案子,还有陈荣安的案子,不查了。」

「指挥使,怎麽不查了?」

一位心腹好奇地问。

梁之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一句:「浑水塘和清水塘,哪个池塘好抓鱼?」

「浑水塘。」

「对了。不过京师这口池塘里,密密麻麻挤满的不是鱼,全他娘的是王八。」

...

华灯初上,东城蕴玉楼灯火通明,在夜幕中显得金碧辉煌。

巍峨的六层楼里传来丝弦和欢笑声,杂夹着猜枚行令丶唱曲闹酒的喧嚣声,当真是笙歌处处,醉生梦死。

六楼是蕴玉楼最豪华的包间所在,其中一间最大的包厢里,围坐着二十几人。

有六部的郎中员外郎,有内阁的中书舍人,有都察院的左右佥都御史,还有几位六部的左右给事中。

都是官阶不高,却握有实权的中层京官,一干京官的中坚人物。

这些人喝着酒,听着隔壁帷帐的丝弦唱曲声,三三两两,低声议论着。

「陈荣安的案子,虎头蛇尾,闹了个笑话!」

「陈荣安的案子是陈荣安的案子,可京师里文武百官的俸禄,有三个月未发,这是事实!」

「那仁兄的意思是,该闹还得闹?」

「当然要闹!当官吃皇粮。我们给皇上办差,拿俸禄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上面的意思,这一次我们理直气壮,必须闹一闹,闹得越大越好。」

「怎麽闹?」

「还能怎麽闹?怠工,公文到手,不上传也不下达,丢之一边,不闻不问。」

「这个法子好,稳当,还找不到茬。」

「关键是我们用起来熟门熟路啊!」

一阵轻笑。

在角落里,三位男子聚在一起,轻声议论着。

襴衫男轻声说:「范家良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