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全给安排好了!(1 / 2)
「袁先生,你巡抚登莱,转运粮草,有力地支援了辽东经略。只是时局终究辜负了你的一番努力。
不过不晚,袁先生,我们还有机会。
我们还可以卧薪尝胆,奋发图强!」
朱由校先勉励了袁可立一番。
「现在孙督师坐镇山海关,袁崇焕出镇宁远,孙元化督造枪炮,毕先生督理粮饷。朕嘛,为你们遮风挡雨,保驾护航,外加督促魏忠贤去搞银子。」
听到这里,毕自严和袁可立对视一眼。
听着轻松诙谐,但是里面深蕴的压力和艰难,两人能体会得到。
「袁先生,目前我们从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一败再败,丢失抚顺丶渖阳和辽阳,现在连三岔河以西辽西疆土,也丢失殆尽。
元气大伤,军心涣散。
现在我们必须以守为主,舔舐伤口,练兵聚粮,恢复元气,才有机会反攻东征,平辽复土!」
朱由校声音洪亮,说话非常乾脆利落,充满自信,不知不觉就感染着袁可立和毕自严。
「但死守不是上法!
东虏进攻,十次铩羽折返都没关系,不会伤筋动骨。
我们守九次,可只要败一次,就可能让新的关宁防线一朝崩溃。
我们必须想办法!」
朱由校背着手,步子不快,神情十分高昂。
「王化贞提携了东江镇毛华龙,他在东虏侧后翼屡次袭扰,屡立战功,这给了朕极大的启发。
官军的优势在哪里?
水师!
目前京畿渤海海面,处在官军水师的掌控之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优势好好利用起来。
我们不仅要把海运全力发展起来。
把东南的米粮棉布直接通过海运,运到关宁前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这事归财政厅管,由毕先生统筹。朕的那本《财政以及后勤工作概要》的小册子有说,毕先生可以好好借鉴一二。
朕现在要跟袁先生说的是,如何发挥官军水师优势,加大对东虏的袭扰。
工部郎中丶制置司经济厅京畿船舶局主事梁廷栋,在秦皇岛造船,袁先生知道吧?」
「臣知道。」
「梁廷栋在南京督造过漕船和海船,不仅熟悉国朝传统海船的造法,还机缘巧合,认识葡萄牙丶荷兰,就是你们常说的弗朗机丶红毛夷两国流落在大明的造船工匠。
这些工匠人数不多,但是分别造过卡拉克船和盖伦船。他们可以作为工匠指导,指导大明工匠造新式海船。」
说到这里,朱由校转身伸手,刘若愚马上呈上茶杯。
端起来喝了几口,润了润喉咙,继续说。
「西夷能泛海万里,来到我大明,说明人家的造船术丶航海术有可取之处。
取长补短,海纳百川。
梁廷栋说,西夷海船擅长远海,国朝海船精于近海。此外西夷海船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能装载更多的火炮,充分发挥火器优点。
这一点,从嘉靖年间,我朝与葡萄牙人第一次接触,以及后续与西班牙丶荷兰海船接触的奏报里都能看到。
水师官兵都说西夷海船,火炮众多,施放迅猛,势不可挡。
我们就多造国朝大海船,用于运兵运粮;多造新式大海船,用于海战掩护。
然后在南直隶丶浙江丶福建和两广广招骁勇水手,严加训练,拿出当年打倭寇的勇气和决心,编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新式水师,大明海军。
以及海军陆战队!」
袁可立眼睛一亮。
海军陆战队,既带海军这新式水师的名字,意味着跟海军有关,能乘船泛海。
还有陆战队,说明他又能上陆野战。
「皇上说的海军陆战队,是可乘舟泛海各处,伺机上岸,攻城略地?」
「对,袁先生一语中的。此前这一战术是倭寇和海贼惯用,肆虐东南,为祸数十年,官兵防不胜防。
要不是有胡宗宪丶谭纶丶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一干名臣悍将,不知道会乱到什麽时候。
现在我们不耻学习倭寇海贼战术,以海军船只运载海军陆战队,泛海各处,伺得良机,登陆上岸。
我们的战术是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战术优势,积小胜为大胜,通过一场场小的胜利,锻炼军队,恢复军心,鼓舞士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