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魏忠贤开会(2 / 2)
魏广微连忙附和道:「督公,元辅之言,就是在下之言,请务必向皇上禀明。」
魏忠贤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开口道:「元辅和次辅老先生,你二人被皇上钦点为阁老,身负调和鼎鼐丶燮理阴阳之职,忠贤在此恳请,不要让皇上失望。」
顾秉谦和魏广微心头咯噔一动,听出魏忠贤话里的意思。
莫非阉党解散,就地转为帝党?
那岂不是喜从天降!
以前还要靠着你才能接近皇上,邀获圣眷,现在直接转为帝党,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了!
这还不是大喜吗?
两人再把五月二十八日凌晨客氏突然病逝,以及王体乾丶田尔耕等人被收监,连夜瘐毙的事联系在一起,顿时悟了!
皇上利用魏忠贤丶客氏丶王体乾等人,先除掉大档头王安,掌握司礼监,肃清内廷。
再让魏忠贤出头,拉拢齐丶浙等党人,一致对付朝中气势最盛的东林党,顺带着把叶向高丶韩爌丶刘一燝等三朝元老逐出朝堂。
现在东林党在朝堂上偃旗息鼓,内阁和六部也大多数是与魏忠贤亲近之人,朝局大定,皇上从幕后走到台前,准备接管朝政国柄。
于是落水丶昏迷。
有消息从禁内传出,皇上在昏迷之时见到了二祖列宗...
醒来后幡然悔悟,要踔厉奋发,亲决万机!
这戏本写的,跌宕起伏啊!
在此之前,皇上需要剪除一下杂草。
于是贪得无厌的客氏,阴险深沉的王体乾,暴虐凶残的田尔耕等人,病的病死,瘐的瘐毙。
死的好啊!
既能消除隐患,又能给内廷外朝一个交代。
皇上,你的帝王权术果真是祖传的,臣等敬佩不已!
顾秉谦和魏广微对于做阉党还是做帝党,一点意见都没有,只想着把满腔赤诚报效给皇上。
「督公客气了,我等自当恪守职责,不敢有负皇恩。督公身居要职,枢系内廷外朝,我等要是有什麽做的不尽人意,还请督公多多指正。」
「元辅客气了。」
顾秉谦和魏忠贤短短两句话,就重新定义了两人的关系。
以前顾秉谦有依附魏忠贤之意,现在是平起平坐的同僚,都在为君效力!
魏广微也说了几句客套话,巴结了魏忠贤两句。
虽然人家已经不是九千岁,但是能从皇上接管朝政前的剪除中全身而退,圣眷不减,自己就得老老实实地叫一声督公!
其馀的八人,一一发言。
主题就是皇上为大明和皇祖雪耻是好事,可新置制置司就十分不妥。
内阁丶六部,是祖宗传下的大明政制,沿用两百多年。
没错,大家都知道六部和地方多有弊端,但是可以改嘛,怎麽能说另起炉灶就另起炉灶,太意气用事了!
刑部添注尚书周应秋以前是阉党,现也正在积极向帝党转变,说的话跟顾秉谦一样,说了等于没说。
户部尚书李起元,礼部尚书薛三省,兵部尚书高第,刑部尚书李养正和工部尚书黄克缵,他们都是能臣干吏,属于中立派。
他们平日里跟东林党相对亲近些,但心里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把大明这艘四处漏水的破船裱糊好。
对于阉党和东林党的党争不大在意,反正两边都不喜欢他们。
这五人的话,属于就事论事。
吏部尚书崔景荣丶左都御史李宗延跟东林党十分亲近,言辞也就非常激烈。
魏忠贤装模作样地听着,时不时还问记录的小黄门,崔天官和李总宪的话都记下了吗?
等几人一一说完,魏忠贤说:「诸位的肺腑忠言,咱家一定会一字不漏地转呈御前。皇上的差事办完,还有一件事,要与诸公论说。」
他的目光从其他官员脸上扫过,直接落到崔景荣和李宗延脸上。
「杨涟丶左光斗等人被王体乾矫旨,田尔耕丶许显纯擅自抓捕,杨寰和孙云鹤擅自用刑。
现在王体乾丶田尔耕等贼子伏法,杨涟丶左光斗等人,咱家不知如何处置,烦恼啊。」
听到这话,崔景荣和李宗延肺都要气炸了,恨不得冲上去,对着魏忠贤那张马脸,狠狠来上一拳。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等无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