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章 171【惊天】(2 / 2)

加入书签

宁珩之在信中告诫他,天子已经动怒,极有可能清查盐政,让他务必保全自身。

只是在这江南繁华之地待得久了,平日享受太多两淮大盐商的孝敬,再加上和盐运司的利益勾连,让陈琰没办法做到置身事外。

他知道薛淮的靠山很硬,所以今日并未过于严苛,始终是想找到程序合理的法子,包括直接夺走这桩案子的处置权,而非强行停了薛淮的职权。

但是薛淮比他想像得更强硬,只听他毫不犹豫地说道:「抚台若坚持认为下官此举有违程序,下官愿承担一切后果。然在此之前,下官身为扬州同知护法有责,今日,人必须带走!」

他忽地抬起手,指向面色大变的刘傅,厉声道:「来啊!奉知府大人签令,缉拿人犯刘傅丶刘议丶刘许等人,押回府衙!有阻挠公务者,依法一并拿下!」

「薛淮!」

陈琰勃然变色,厉声呵斥,他万没想到薛淮竟如此刚硬决绝,甚至不惜抬出律法正面硬顶他的权威!

几乎在陈琰怒喝的同时,盐运副使陈伦怒目圆睁道:「大胆薛淮!竟敢违抗抚台大人钧命!」

抚标营和盐兵占据人数上的绝对优势,而且论战力肯定强过扬州府的差役和巡检司弓兵,倘若冲突真的发生,薛淮的部属多半会被快速击溃。

因此在这两拨人虎视眈眈之下,薛淮的部属意欲上前也被拦住。

可是无论陈琰还是许观澜,他们都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火并一幕的发生。

薛淮依旧腰杆挺拔地站着,宛如松柏凛凛。

陈琰紧紧盯着这个年轻人的双眼,一时间感觉颇为棘手。

在这般令人难以呼吸的氛围中,陈琰放缓语气道:「薛同知,你可知道本官有权暂停你的职事?」

「下官知道。」

薛淮不卑不亢地说道:「抚台,下官只是依律行事,尽自身职责而已,不知有何过错?」

「你确实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方才本官说过,此案牵连甚大,交由巡抚衙门处置,你为何不肯领命?」

陈琰耐着性子说道:「难道你怀疑本官不会秉公断案?」

这个年轻人倘若鲁莽地承认,陈琰便可顺势治他不敬上官之罪,暂时停了他的职权也无人可以指摘。

薛淮自然不会上当,他摇头道:「下官并无此意。」

陈琰不禁叹了一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场间并未发生直接的冲突,但无论陈琰怎麽说,或动之以情或直言威胁,薛淮始终不松口,仿佛他今天一定要将刘氏一族带回府衙受审。

看着在陈琰面前丝毫不落下风的薛淮,许观澜忽地抬头看向天空,这才发现日头已经偏西。

不知为何,他心中忽地涌起一股不安。

「运使大人!不好了!」

远处忽地响起一个仓惶的声音。

许观澜扭头望去,只见一名胥吏几近踉跄地从盐兵之中挤过来,他甚至来不及向此地最大的陈琰行礼,便摔倒在许观澜身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大人,出大事了!」

许观澜见状不禁怒道:「何事快说!」

胥吏挣扎着爬起来,他身上有不少伤痕,带着哭腔说道:「谭知府带着一队漕军包围了盐院,娄副使想要拦住他们,谁知黄同知带人里应外合,将谭知府的人都放了进去,盐院被他们闹得翻了天!娄副使和留下的弟兄被他们控制,刘家郑家白家等藏在盐院的人都被谭知府抓住,还有……还有内堂的帐册也被他们找到了!小人是拼了命才逃出来报信的!」

他显然已经完全失了分寸,不顾场合将一堆机密吐了出来。

这番话犹如滚滚惊雷平地而起,在所有人心头炸裂。

就连陈琰都无法控制自己的神情,他极其惊愕地看着许观澜。

「你……」

许观澜面色苍白如纸,抬手指向薛淮,手掌剧烈地颤抖,一旁的刘傅更是两股战战,一屁股跌坐在地。

场间犹如死一般的寂静。

薛淮静静地看着许观澜,过了很久,他脸上浮现一抹浅淡的笑意。

「噗!」

许观澜猛地喷出一口血,他现在才明白过来,薛淮今日不是为了刘家而来,或者说刘家只是他顺带的目标。

薛淮这是调虎离山,用刘家为诱饵,吸引他带着盐运司的精锐来此,然后让谭明光直取中军!

也就是说,这个年轻人从始至终目标都是他许观澜,而且为了降低他的戒心,并且找到一蹴而就查获所有证据的机会,不惜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将整个两淮地界包括陈琰都蒙在鼓里!

薛淮微笑道:「许运使,你的老巢固若金汤,唯有如此本官才能找到一丝缝隙。」

「竖子!我要杀了你!」

许观澜双眼赤红,反手拔出身边陈伦的腰刀,猛地朝薛淮扑了过去!

「住手!」

陈琰大惊失色怒吼出声,无论如何他不希望看到盐运使当街杀害扬州同知的事情发生,否则事后他这个江苏巡抚必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另一边的刘傅则往后退了一点距离,心中瞬间升起希冀。

要是许观澜真和薛淮同归于尽,或许他们刘家还有一线生机!

在这电光火石之际,薛淮依旧不动如山,只见一道人影如闪电般出现在他身前,动作比江胜更快!

他抬起一脚迎面踹向许观澜,将堂堂盐运使直接踹得倒飞出去!

众人一片目瞪口呆。

悍然出手的三旬男子侧身而立,朝薛淮垂首致意。

薛淮微微点头,随即上前一步,看了一眼陈琰,又看向趴在地上极其狼狈的许观澜,淡淡道:「许观澜,你可知道袭杀钦差是什麽罪名?」

语调淡然,却如狂风大作,席卷场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