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171【惊天】(1 / 2)
第172章 171【惊天】
那一声高呼如同惊雷,瞬间炸响在凝滞的空气里,盖过锦绣街上所有的喧哗。
只见一队彪悍的抚标营亲兵手持江苏巡抚衙门令旗,如旋风般席卷而来,迅速排开挡在前方的人群,清出一条通路。
队伍中央,身穿二品锦鸡补子官服的江苏巡抚陈琰策马前行,在数名亲随的护卫下进入场间对峙的中心圈。
陈琰乃是首辅宁珩之的同年和同乡,两人都是浙江杭州府人氏,因为这层紧密的关系,他身上一直有着鲜明的宁党烙印。
其人年近六旬,形容矍铄,一张国字脸愈显威严。
他目光如电,飞快扫过眼前剑拔弩张的两方阵营——一边是扬州府衙门差役和巡检司弓兵,领头那个神情坚毅的年轻人便是扬州同知薛淮;另一边则是杀气腾腾的盐运司直属盐兵,簇拥着脸色沉肃的两淮盐运使许观澜。
「真热闹。」
陈琰面无表情地吐出三个字。
许观澜和薛淮上前见礼,而先前一直紧闭的刘府大门忽地打开,老态渐露的刘傅带着刘许和几名晚辈子弟踉跄而出,直接跪拜道:「草民刘傅,拜见巡抚大人!」
陈琰先让许观澜和薛淮等官员免礼,然后看向刘傅说道:「起来吧,一把年纪折腾什麽?」
语气虽平淡,熟稔关切之意却显露无疑。
刘傅在子侄的搀扶下站起来,状若无意地看了一眼旁边的薛淮。
在这样一个剑拔弩张的场合,薛淮平静地站着,刘傅看似恭敬,实则眼底飞快掠过一抹得意。
他当然是因为知道陈琰已经在路上,才敢让家中护院和府衙官差对峙。
陈琰虽然做不到将薛淮打落尘埃,但他身为江苏巡抚有权暂停薛淮的职务!
便在此时,陈琰看向薛淮年轻俊逸的面孔,开口问道:「薛同知,能否给本官说说这是出了何事?」
薛淮身形挺拔如松,面对这位封疆大吏的审视,不卑不亢地揖礼道:「回禀抚台,事起扬州刘氏一族,其罪状如下:其一,长期侵夺盐引份额,私卖引额牟取暴利,具体人证物证稍后府衙即可呈报;其二,以高利贷逼迫中小盐商签下借据,以预购盐引为名榨取钱财,致使其等家业濒危;其三,操纵物价丶囤积居奇丶鱼肉百姓丶欺压良善,种种不法之举罄竹难书!下官今日依法前来拘拿刘傅丶刘议丶刘许等一干主犯回府衙详审,然盐运使许大人率盐司官兵持械介入,阻挠府衙执行公务,致使局面僵持难下。」
「薛同知慎言!」
薛淮话音刚落,许观澜便踏前一步,肃然道:「抚台明鉴,此皆薛淮一面之词!盐政之制,本就依赖各大盐商运作,方能保盐课顺畅无虞。刘翁乃本分商人,历年盐税足额,何来擅改引额之说?至于所谓逼迫中小盐商之论,纯属经营借贷,契约分明皆是自愿,官府岂能因商户经营不善便强加罪名?薛淮今日兵围刘府,手段酷烈,才是真正激化矛盾丶扰乱盐政秩序之首恶!下官身为盐运使,维持盐务稳定乃职责所在,岂能坐视州府滥用职权,损毁朝廷盐税大业?」
「巡抚大人啊!」
刘傅抓住机会,扑通一声再次跪倒,老泪纵横道:「刘氏一族向来奉公守法,为朝廷盐税略尽绵薄之力。薛同知初到扬州,便对我等本地商贾深怀成见,先是以莫须有之罪拘我长子刘让,又查封我家数处产业,如今更欲将我一家老小构陷入狱!我刘家世代在此,亲朋故旧无数,产业牵连数万人生计。今日若被构陷抓捕,扬州必然动荡,恳请巡抚大人为草民做主,为那些依靠刘家生活的无辜百姓做主啊!」
陈琰面色沉静地听着,目光在薛淮丶许观澜和刘傅之间游走。
场间一片沉寂。
薛淮的部属丶许观澜的盐兵丶陈琰带来的抚标营泾渭分明地站着,尽皆看向中间那小片区域。
良久过后,陈琰对薛淮语重心长地说道:「薛同知,你一心为民锐意革新,本官早已知晓。然则为官一任,首要在于稳字,稳政丶稳民丶稳商!扬州盐政乃朝廷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如此兴师动众围困乡宦望族府邸,置朝廷体面于何地?置地方安定于何顾?这岂是父母官应有之道?」
薛淮长身肃立,并未急于辩驳争论,光是这份养气功夫就让陈琰内心微凛。
他其实早就收到刘傅的求援,对于刘让和刘议几次送去苏州府的礼单也非常满意,然而这段时日一直被布政使窦贤缠着脱不开身,还好那个老家伙前几天另有要事,终于不再拿着一堆棘手公务拖住他的脚步,他便匆忙赶来扬州。
短暂的停顿后,陈琰看了一眼刘傅,稍稍放缓语气道:「至于刘家之事,纵有经营借据纠纷亦属商贾常情,自有官府依律仲裁处置,岂能等同于大逆不道之罪?更遑论擅改盐引丶私贩等滔天之罪,更需铁证如山,三法司详查方可定论,岂能凭一时意气便欲锁拿阖府老幼?刘傅乃地方耆老,其产业涉及民生甚广,薛同知你在处置的时候更需谨慎周全。」
听到这番绵里藏针的话,许观澜暗暗松了一口气,刘傅的老脸上更是浮现激动感佩之色。
「抚台教诲,下官谨记。」
薛淮却神色如常,丝毫不为所动,继而道:「抚台容禀,下官手中所握罪证,非只几份诉状。刘家子弟多行不法之举,人证物证无比确凿,刘家联合郑丶白丶葛等大族,操纵两淮各地物价低买高卖,谋夺他人田产基业,勾结盐枭贩卖私盐,桩桩件件皆可查验核对!此外还有一事,抚台或许不知,就在方才有扬州本地四十馀家商户,他们原先受刘家等大族胁迫助纣为虐,而今弃暗投明联手检举刘傅等人,谭知府正在府衙受理他们的告发!」
「薛同知你……你血口喷人!」
刘傅脸色瞬间惨白,指着薛淮的手剧烈颤抖,声音尖利却透着一股心虚的恐惧。
许观澜的脸色也变得更加难看,那几十名盐商的倒戈确实是当下最麻烦的问题。
陈琰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薛淮的陈述条理清晰且底气十足,让他无法再轻易以「意气用事」之类的藉口搪塞,但他今日前来不光要保住刘家,更不能让薛淮破坏即将举行的认窝大会,总之必须要将这件事平息下来。
「薛同知!」
陈琰加重语气,肃然道:「官府办案需讲究程序,你今日调动兵丁围攻乡宦已近僭越。本官看在你初衷不坏的份上,不追究你的责任,然而此事关系重大且牵涉甚广,非你扬州府衙一地可决!」
薛淮微微仰头道:「下官斗胆,敢问抚台此言何意?」
陈琰扫视众人,正色道:「自即日起,所有关于盐务舞弊丶盐商纠纷之案,包括刘家在内所涉诸事,移交江苏巡抚衙门统一受理。薛同知,你专心协理扬州政务,维持地方安定即可,谭知府处本官自会行文。所有涉案人证物证,即刻封存移交巡抚衙门。」
这一招釜底抽薪让许观澜和刘傅眼中同时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
尤其是许观澜大感轻松,他没办法强行干涉扬州府衙的决定,此番带兵前来阻拦少不得被御史弹劾,只是相较于刘家隐藏的秘密,他宁肯被弹劾几次。
好在陈琰及时赶来,他以巡抚的名义直接夺走这桩案子的处置权,薛淮根本无力反抗,即便他背景通天,当下亦没有任何本钱抗衡堂堂巡抚。
「至于你们两位——」
陈琰转向许观澜和刘傅,肃然道:「盐运司务必全力配合巡抚衙门的调查,而刘傅及刘府上下,在巡抚衙门正式传唤之前,不得离府半步!」
二人连忙恭敬应下。
此时此刻,全场目光聚焦在薛淮身上,包括陈琰那带着审视和警告的视线。
薛淮听完陈琰极其偏袒甚至是包庇的决定,脸上竟无半分怒色。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陈琰长长一揖,随即腰背挺直,朗声道:「抚台钧令,下官本应凛遵,然大燕《刑律》明令:凡现查有谋叛丶奸党丶贪赃丶枉法证据确凿之嫌犯,当地主官有权立即拘拿,以防串供丶灭证或脱逃,此乃律法赋予地方有司之职权,亦是维护朝廷律法尊严之必须。巡抚衙门固然权限更高,然非律法规定为前置程序,下官今日依法行使职权,拘拿重罪疑犯程序正当,并无不妥!」
这番话铿锵有力如同洪钟大吕,竟震得全场寂静无声。
陈琰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他知道薛淮是京中有名的愣头青,今日当面领教才知这个年轻人的难缠和棘手。
这一刻他不禁想起前些天宁珩之让人送来的密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