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章 113【小手段】(1 / 2)

加入书签

第114章 113【小手段】

太和十九年,五月初六。

扬州府衙,同知厅。

今日是薛淮正式署理政务的第一天,谭明光一大早就召集府衙属官,当众宣布他的决定。

当众人听到谭明光将大权拱手相让,心中震惊之馀,又觉得这位府尊大人做出这种事并不稀奇。

在薛淮到来之前,谭明光就已经是这般随和淡然的心态,虽说他始终握着身为知府的决断权,但具体事务基本有府衙属官负责,只要不出现明面上的纰漏和差错,他不会过多的追究与干涉。

如今薛淮身为名正言顺的二把手,又有一身通天背景,谭明光对他委以重任乃是理所当然,自己则能落个清闲自在,反正他不贪恋权柄,乐得在府衙后堂研读经史。

「诸位同僚,薛同知清正刚直朝野皆知,皇上亦曾多次亲口嘉许,如今他履任扬州实乃我等之幸。」

谭明光难得一见地严肃起来,环视众人道:「本府希望尔等牢记仕途初心,倾尽全力配合与服从薛同知,齐心协力处理好各项政务,使得我扬州百姓安居乐业,力争成为大燕一百馀府当中的佼佼者!」

「谨遵府尊之令!」

包括薛淮在内,众人齐声应下。

谭明光看向薛淮说道:「景澈贤弟,这里便交给你了,若有难解之事,可来后堂寻我。」

薛淮拱手道:「下官必定尽心竭力。」

谭明光微微颔首,随即起身带着幕僚离去。

此刻厅内的气氛略显凝重。

薛淮来到主位坐下,案上放着几份厚厚的卷宗,分别是扬州府太和十八年的黄册丶白册和鱼鳞图册,他过去两天主要是在研究这些档案。

堂下坐着一群属官,左边以通判刘让为首,然后依次是经历胡全丶照磨乔云山和吏户礼三房司吏。

右边以推官郑宣为首,往后是检校徐振丶司狱霍典丶兵刑工三房司吏和府衙三班班头。

「诸位不必拘谨。」

薛淮面色沉静,看向众人说道:「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似乎已经成为官场惯例,难免会导致人心惶惶,无心处理政务,只想着如何应对上官的责难。本官今日与诸位开诚布公,扬州府衙政事暂且因循旧例,若有纰漏则就事论事,因此诸位无需忧虑,尽心办事即可。」

众人赔笑,称赞之声连绵不绝。

他们心里自然不会这样想,毕竟人不能重复踏入同样的陷阱。

倘若没有影园那夜的波折,或者他们还会勉强相信薛淮像谭明光一般,不会轻易大动干戈。

然而在场属官大多亲历过那夜宴席,见识过薛淮翻脸如翻书的果断,心里清楚这位同知大人可没有府尊那般好敷衍,别看他现在一脸平和风轻云淡,若是信了他的鬼话,说不定下一刻就会遭殃。

薛淮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没有过多关注通判刘让,那日与沈青鸾的深谈让他洞悉扬州沉疴的症结所在,既然有了明确的目标,他自然不会打草惊蛇。

坐在右侧首位的郑宣开口说道:「扬州去年遭逢洪水侵袭,府衙上下忧心不已,幸得谭府尊稳住大局,卑职等才能从千头万绪之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如今厅尊履任扬州,卑职愈发感到振奋,相信在厅尊的带领之下,卑职等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政务之中。」

众人纷纷附和。

郑宣神态恭敬,丝毫看不出他对薛淮的不满。

影园夜宴,负责操持全局的郑宣毫无疑问是最憋屈的人,他觉得自己尽心尽力,从席间相伴的美人到席上每一道菜肴,他都亲力亲为不敢懈怠,不成想最后薛淮完全不顾及他的脸面,几乎让他成为坊间的笑柄。

薛淮微笑道:「郑大人言过了,本官初来乍到,亟需各位的协助和支撑。」

郑宣连忙应下,随即略显为难道:「卑职专司刑名诸事,原本不该劳烦厅尊,然而近来遇到一桩十分棘手的案子,卑职绞尽脑汁都找不到破局之法,还请厅尊施以援手。」

厅内瞬间安静下来。

薛淮望着郑宣一脸真诚谦卑的神色,心中冷冷一笑。

他不动声色地问道:「不知是何案子如此棘手,郑大人不妨细说。」

在一众属官的注视中,郑宣愧然道:「厅尊,此案起因是江都县东南郊有二十五户百姓联名上告,他们状告当地富户王栋强行侵占田产,将他们的良田改为自家桑田,兼诉江都县衙收受王家好处胡乱判案。卑职命人前往江都县详查,发现王栋并非强占,而是购买水田改为桑田,一应手续俱全。」

薛淮淡淡道:「既然手续俱全,何来难以决断?」

「厅尊容禀。」

郑宣陈述道:「原主诉王家购田之时未补差价,但王家拿出证据表明那些田地为下等田,原主却事后上告他们的田地是上等田。根据江都县衙的鱼鳞图册表明,那些田地确为下等,只不过是太和七年的记录。原主纠集百馀人,力证经过十馀年的开垦滋养,那些田地已经变为上等,王家自然不肯接受,他们只认县衙的鱼鳞图册。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且都有证人证物,因而此案难以断定。」

薛淮沉吟片刻,问道:「此案卷宗何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