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章 你看我这画画的水平……【一更!】(2 / 2)

加入书签

她其实也不懂什麽网络大V,但是路拾花说过,这次来的人可以帮忙宣传一下「笑脸娃娃」。

其实当地的政府也在几年前就做过这件事情了。

当时她以为真的可以救一救老祖宗传下来的这门手艺,配合着去做了,但是后来收效甚微。

政府虽然也努力地推广了,但终究还是没有多少人买这东西。

大家去逛古城,甚至更愿意去买从义乌进货而来的那些小玩意儿,真正的手艺玩意儿,却因为价格的原因,没有人购买。

所以这一次李悠南过来,她其实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老人其实看得很明白,宣传什麽的没什麽用的,她现在只求着盼着能有一两个真心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的传人。

这会正在制作就顺便给李优楠讲解一下。

「这就是阆中笑脸娃娃的第一步一一选本地三年生的慈竹,削去青皮,劈成比发丝粗不了多少的竹,再用米汤泡三天,增韧。」

「接着用自纺的土布缝娃娃的身子,布里要塞晒乾的艾草和陈皮,最后画脸,必须用松烟和槐米汁。」

「眼晴要画成『杏核圆」,眉毛得是『月牙弯」,嘴巴要挑着,像刚吃了甜果子———」

说着,她从抽屉里摸出个用红布包着的娃娃,布面都磨出了毛边,娃娃的笑脸却依旧鲜亮。「这是给我孙子做的,他满月时我缝的。」她手指摩着娃娃的脸,微微叹了口气,「去年他来,我塞给他,他说『奶奶,这是老古董了,城里都玩机器人」,转手就扔在了桌上。」

「四年前,有三个日本人来。」她忽然停住,把红布娃娃轻轻放回抽屉,「他们穿着雨衣,蹲在院坝里看我做娃娃,一看就是一整天。我劈竹,他们就记竹的粗细;我熬颜料,他们就拍瓷碗里的槐米;连我用的针是多少号的,都问得清清楚楚。」她顿了顿,「其中一个老太太,七十多了,对着我没做完的娃娃鞠躬。临走时,他们买了十个娃娃,说要带回日本展览,还说要是我愿意,他们可以派徒弟来学。」

李悠南问她答应了吗,她摇了摇头,随后一脸认真的说:「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算是失传了,也不能传到那些地方去啊!」

路拾花在一旁表情有一些复杂的说:「我们这边快要失传的东西,日本和韩国却奉若珍宝。」

李婆婆指了指堂屋墙角堆着的半成品:「我教给谁呢?村里以前有五个媳妇跟着我学,现在要麽去城里打工,要麽嫌不挣钱,跑了。我儿子说,等我做不动了,就把这些竹丶布料都烧了,省得占地方。」

雨还在下。她拿起一个没画脸的娃娃,蘸了点槐米汁,想画眼晴,手却抖得厉害,颜料滴在布上,晕成一个小土点。

她叹了口气,把笔放下:「其实我一个老太婆,现在也不靠这个东西赚钱。村里给我有低保。

我也是,吃穿不愁了。我只是难过,这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到我这一代就断了—再也没有人会了。」

在一旁的陆拾花看了一眼李悠南,长长的叹了口气,有一些心酸的说:「这世上最让人痛心的,从来不是没有了,而是明明有人守着,却还是留不住。」

李悠南沉默了一阵子,忽然拿起了那个没有脸的娃娃,问李婆婆:「婆婆,你是想找一个传人对吧?这东西最难的是什麽?」

「最难的,是画脸。」她把笔蘸了点松烟汁,墨色在碗沿上刮了刮,却没立刻落下,「你看这娃娃的脸,就这麽巴掌大一块布,眼晴要画杏核圆,左边大一点,右边小一点,就偏了;眉毛要月牙弯,起笔要轻,收笔要带点翘,力道重了就成了哭眉;最金贵的是嘴巴,得从左嘴角往上挑,到中间再慢慢落,弧度要像刚摘的甜李子那样,甜滋滋的,却不能太翘,不然就成了傻笑。」

李悠南想了想,直接从旁边拿来了笔。

他想了想,忽然刷刷就在娃娃的脸上涂画起来。

这一幕顿时看傻了路拾花,她连忙说:「李哥,别啊,你这是干什麽呀?」

倒是旁边的李婆婆笑呵呵地说:「没事儿,反正我现在也只能做着玩,卖不出去的。」

路拾花轻轻皱了皱眉头,强忍住阻止李悠南的心情。

但片刻后,她看到那个娃娃的脸,顿时傻了。

李悠南当然没有画常规的笑脸娃娃。

以他如今的绘画水平,已经可以做到随心所欲,想画什麽就画什麽,几乎没有丝毫的停顿。

几笔之间,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已经跃然于娃娃的脸上。

笑还是在笑的—这是前一阵子成功赚了不少外国人钱的拉布布。

李悠南放下这个拉布布娃娃,又随手拿起另一个娃娃。

几笔之间画出了一个魔童哪咤。

路拾花当然震惊了,她首先震惊的是李悠南的绘画水平。

她慌忙拿出手机来拍了两张照。

再看这个娃娃,用的是最粗糙的颜料,却画得栩栩如生。

路拾花在心里偷偷地衡量了一下.虽然李婆婆是这门手艺的传承者,但是平心而论,李悠南的画技远超李婆婆。

要知道,李悠南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画笔,以及这种材质,随手之间就已经画成这种水平,这样的造诣,哪怕是她以前见到的那些艺术学院的同学,也没有一个能够达到李悠南的层次。

接下来她还在持续震惊。

因为她突然意识到,这两个丑萌丑萌的娃娃,完全没有了之前笑脸娃娃的样子,但是却出奇的可爱,甚至可爱到连她都想要买下来的程度。

李悠南抬起头问李婆婆说:「婆婆,你看我这画画的水平够不够传承你的这门手艺?」

老奶奶拿着那个娃娃看了一阵,表情有一些复杂地说:「这画的—是挺好,但—这画的,

画的...不对啊。」

李悠南无所吊谓地再次拿起一个画了起来。

这一次画的是极为规范的笑脸娃娃。

他画着画着,老奶奶有一些浑浊的眼晴逐渐的亮了起来,最后,竟然眼圈泛红,呆呆地看向了李悠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