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6章 李子柒视频的味道【二更!】(1 / 2)

加入书签

第167章 李子柒视频的味道【二更!】

简单地给老奶奶演示了一下自己的绘画水平,路拾花自然在一旁震惊不已。

而老婆婆在短暂的惊讶之后,又拿起那个李悠南认真画的规范的笑脸娃娃,连连点头:「这画的也太好了。」

李悠南在一旁笑而不语。

对于这一类跟手艺绘画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前面的制作工序虽然复杂,但大抵也是看一遍就会了,唯独这绘画,没有很多年的学习根本不可能做到。

站在李悠南的视角上看,如果想要在这个时代把某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其实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几乎是逆着时代的潮流在做,

有一些东西,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

像这个笑脸娃娃,在它最为繁荣的时候,很多地方是一个村一个村的都在做这玩意儿。

那时候没什麽玩具,一个笑脸娃娃就可以哄小孩子一整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抱着,它里面的艾草丶陈皮之类的中药也有安神的效果。

但现在这个时代,这种东西已经完全失去了它原本存在的意义,那麽逐渐被淘汰就成了必然。

能够找一个传承者传承下去,让这门手艺不至于消失,已经是莫大的安慰了。

老人有执念,李悠南可以理解,他也不会选择直接戳破,但他自己心里要清楚这一点。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这样的,也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所具备的意义脱离了实用的层面。

比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又比如划龙舟丶舞狮子,甚至他现在拥有的中华古剑法之类的。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代的时候便从来不是作为一件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存在的,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这种东西无论如何都要让它传承下去,这是这个民族存在过的证据。

而李悠南此时做的事情,大抵只是让这位老人家心里有一个慰藉罢了。

但是看着李婆婆脸上的笑容,李悠南觉得此时做的事情也是有意义的。

他笑着说:「李婆婆,你看我来做你的传人——可以吗?」

李婆婆呆了呆,片刻后才认真地说:「可以,当然可以。」

「需要拜师什麽的吗?就是比如给您磕几个头这种。」

这话弄得李婆婆有些紧张地站起来,连忙摇着头:「不用不用,没那麽多的规矩,你只要能把这门手艺给学去了,让它不会失传,就足够了。我也就算对得起老祖宗了—」

李悠南看了看时间,这会儿也不算太晚,便说:「那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李悠南又对旁边的路拾花说:「可以帮我拍一下视频吗?正好也可以作为一个宣传。」

路拾花有些兴奋地点起了头,

眼前的李悠南,再次刷新了她对一个网红的认知。

她的脑子里还不断回想着李悠南刚才画笑脸娃娃的画面。

她现在忽然意识到李悠南所掌握的技能远不止她在视频里展示过的那些。

这门手艺学起来其实并不复杂,最困难的画画,对于李悠南来说就是看一眼便会的事情。

前面的那些工序步骤,虽然耗费时间,而且如果严格按照手艺的工序的话,一些材料也需要提前准备,不过,李婆婆这里已经有每一道工序的半成品,李悠南学习的时候虽然可以每一个工序都学一遍,但是却略去了其中的等待时间。

就比如竹子需要浸泡三天,泡好的竹子,这里也有;陈皮和艾草之类的东西,需要提前准备,

李奶奶这里也有准备好的。

李悠南需要学习的只是每一个工序要怎麽做。

前面的工序确实挺简单的。

李悠南跟着李婆婆上山去砍竹子,路拾花便跟在后面全程拍摄,

将砍来的竹子一点一点地裁出来,这些步骤对于李悠南来说也极为容易。

他本来就有三级的雕刻技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时做的事情也是雕刻的工作。

所以,跟在后面拍摄的路拾花心里越发震惊了。

似乎自打李悠南来到了李婆婆家里,这种震惊的情绪就一刻没有停,好不容易才适应了李悠南刚刚展示出来的一个让人惊讶的地方,下一波便紧随而至。

李悠南就像源源不绝的浪。

李悠南学这门技术学得极快,甚至,路拾花在心里偷偷地对比了一下,分明李悠南做出来的东西比李婆婆做的更加精致。

而且是那种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精致,甚至他的东西和李婆婆做出来的东西对比一下,说李悠南是老师,路拾花也会毫不犹豫的相信。

将采好的竹子浸泡以后,李婆婆他们又直接去了另一个房间取来已经泡好的竹子继续进行下一个步骤如此,原本需要花费好几天时间准备弄出来的东西,短短的两三个小时,李悠南便已经将整个流程给学清楚并拍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