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宴安心 施舍朝廷(1 / 2)

加入书签

第139章 一宴安心 施舍朝廷

河南道,青州。

张永德带领着一众家人,在禁军的护送下,来到了青州城外。

青州的富庶,在中原远近闻名。

张永德的家人,看着眼中壮阔的城池,脸上都有着雀跃之色。

唯有张永德,望着大开表示欢迎的城门,脸色慎重,不知在想着什麽。

开封城距离青州,藉助水运顺流而下的情况下,不过几日就可抵达。

而张永德三月初从开封城出发,五月初才抵达青州城外,整整走了近两个月。

很明显,张永德是有意在路上耽搁。

这一路上张永德带领家人四处游山玩水。

这停数日,那停数日,处处拖延下,整体时间就被大大拉长。

至于张永德这麽做,似乎是在向天下人展示他的欢乐之心,以此来打消一些不必要的猜测。

除却这一原因外,张永德在心中是真的不太想来青州。

张永德是周朝外戚,却能在宋朝得到赵匡胤的信任,他的政治嗅觉是相当敏锐的。

更不必说,他的儿子还跟随了一个好主上。

在临出发前,赵德秀曾通过张浩之口,希望张永德能在路上多多游玩。

敏锐的政治嗅觉,加上赵德秀的隐晦提醒,让张永德意识到,青州城可能会成为一个危险的漩涡。

尽管还不知具体会发生何事,但张永德自不会傻到贸然进入漩涡中。

「在城外扎营。」

正当家人要兴奋的进入城中后,张永德下达了一道令他们不解的命令。

繁华街市就在眼前,何须露宿于野外。

有些家人对张永德表达了看法,却遭到了张永德的训斥。

张永德在家中威望深重,他训斥后,家人中再有不愿者,亦只能听命行事。

张永德的谨慎是必要的。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一举一动,正被城内的一人注视着。

在张永德选择于城外扎营时,城内一处豪华宅邸内的一人,收到了这一消息。

这人正是麻希孟。

麻希孟早年为刘铢录事参军,深得刘铢信任,为他聚拢了大量钱财。

麻希孟聚拢钱财的手段,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垄断盐丶铁丶酒等方面的买卖,另一方面是卖官鬻爵。

最后一方面是诬陷平民为叛贼盗匪,趁机将他们的家产罚没。

后刘铢被郭威诛杀后,麻希孟将那些钱财据为己有。

「黄金万镒丶绢帛十万匹」。

虽说民间猜测会有一定夸大性,但众所周知的是,刘铢死亡后,麻希孟一跃成为青州首富,却是不争的事实。

时人称他为「麻十万」。

而在成为青州首富后,麻希孟并未一味沉浸在喜悦中。

麻希孟深知,乱世之中若无官员相护,他有再多的田产丶财产,都难以称得上安全。

深知这一点的麻希孟,在数年间拿出大量钱财贿赂官员。

麻希孟贿赂的官员,除去青州本地外,还有着许多汴京的。

钱财开路,让麻希孟在青州当地愈发风生水起。

「兼并良田万亩,及淄州之域。」

就连隔壁州县的田亩,也有一部分实际控制在麻希孟手中。

钱财开路的手段,还让麻希孟成为青州当地官员交口称赞的「善人」。

良好的名声,成为了麻希孟的另一护身符。

周世宗时期,亦时有打击地方豪强的举措,然在良好的官声下,麻希孟每次都能逃过打击。

敛财丶护财的过程中,让麻希孟意识到权力相护的好处。

故而当得知张永德要来青州任职后,麻希孟喜不自胜。

张永德曾是禁军大将,又曾是天子的恩人,尽管张永德当下兵权不在,但张永德多年攒下的政治资源在。

麻希孟觉得,他若能攀上张永德这棵大树,有着张永德政治资源的庇护,淄州的良田,他有信心这数年间亦能全部拿下!

在心中的畅想下,麻希孟本来是等着,待张永德入城后要好好设宴款待他一番的。

没想到张永德都到城门外了,竟选择在城外扎营。

张永德异常的举动,引起了麻希孟弟弟麻希仲的怀疑。

麻希仲对麻希孟说道:

「张节帅不入城,是否与朝中近来的清查田亩一事有关?」

听麻希仲说起这一事,麻希孟皱起眉来。

朝廷的诏书早就下达至青州城中,而刚收到诏书的那一日,青州官员们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按诏书中内容行事。

他们率先来麻希孟府中,将这件事告知给了他。

得知此事后,府中上下多有担忧者,麻希孟却颇为镇定。

后汉丶后周丶及至今朝,朝廷想清查天下田亩并不是新鲜事。

然就算是显德五年的那场风波,青州麻氏不也是安然度过了吗?

当年周世宗都有所妥协,麻希孟不觉得今朝能做得到。

麻希孟对张永德不入城一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张节帅出京,是受到了朝廷的猜忌。

猜忌在身,事事小心实属正常。

青州是繁华之地,野外是苦寒之所。

张节帅能一日不入城,还能一月不入城吗?

稍安勿躁。」

年逾六十的麻希孟,见过不少风浪。

麻希孟认为张永德不入城,完全是出于自保的心理,并不是象徵着什麽危险信号。

在麻希孟的安抚下,麻希仲的情绪稳定了不少。

接着麻希孟便问道:

「朝廷使者,还有几日到?」

在麻希孟的询问下,麻希仲说道:

「据先前收到的消息,想来再过两日就能到达城中。」

听到麻希仲的回答后,麻希孟点了点头:

「将城内的千馀甲士隐藏起来,不要被使者注意到。

张节帅暂时不会入城,但朝廷使者是一定要入城的。

当下我们着重要做的,就是将朝廷使者给照顾好。

若能让朝廷使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麻氏的好时光还在后头呢!

你多花些钱财,探查下每位使者的详细来历。」

得到麻希孟的嘱咐后,麻希仲连忙转身离去。

在麻希仲离开后,麻希孟用老花的眼看着院外阴沉的天空,口中喃喃道:

「天子垂拱,贤绅治乡,这难道不是圣人之治吗?

天下,就应该是这样的。」

望着头上那片数十年都未变过的天,麻希孟的眼神不再浑浊。

大宋建隆二年五月,以卢多逊为首的朝廷使者,来到了青州城中。

一进入青州城,卢多逊就带着几位使者来到了官署中。

来到官署中后,卢多逊就见到了以青州刺史郑文新为首的一众府衙属官。

在与郑文新见过礼后,卢多逊问道:

「州内百姓上报田亩一事,府尊署理的如何了?」

在《清查田亩诏》中,州县官府详细登记境内田亩情况,是第一件要务。

面对卢多逊的询问,身躯肥胖的郑文新陪着笑脸道:

「朝廷新政,正在本州逐步进行中。

然本州田亩众多,牵涉甚广,一时之间难以理清头绪,还望上使再多给些时日。」

郑文新的回答,让卢多逊眯起了眼睛。

卢多逊曾任过朝廷各部属官,对当世地方的行政能力,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