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1(2 / 2)

加入书签

当然,派人去尚膳监学可能有点问题,但是悄悄出宫去京城大酒楼学也可以,但是萧先生却点了豆腐娘子。

他有私心,既然看中裴鹤年堪为阿恒助力,自然要拉拔豆腐娘子一家。

同时也为皇帝张一耳目,让皇帝自己的人去了解豆腐村,了解民间,证明他所言非虚,并非投其所好,故意编造。

皇帝虽然有内卫,但是牵扯了利益,总归没有心无杂念的小太监老实。

皇帝意动。

他的确吃够光禄寺筹划尚膳监做的御膳,很想开小灶,只是懒得跟大臣们扯皮。

他想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中间设小御膳房,走流程估计得扯皮三年。

像萧先生说的悄悄派人出去学厨艺,老古板们一开始不知道,知道也管不着。

等他们学成回宫,就说是太子专为皇后准备的。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布?页?不?是?ǐ????μ?????n?2?????????????????则?为?山?寨?站?点

孝字为先,他们也不好拦着太子孝敬皇后吧?

之后他就以朕和皇后体恤万民,奉行节俭为上,让后宫膳房准备日常膳食,让光禄寺和尚膳监只负责祭祀、大宴。

如此光禄寺和尚膳监的厨役便可以缩减,争取把现在的七千人缩减为三千。

而他的御膳花费,一个月顶多两千就够。

这么一想,皇帝都有些期待了。

他微微颔首,唇角带笑,“准。”

出宫时间不短了,皇帝虽然意犹未尽却不得不起身回宫。

他不像父皇那样动不动打朝臣们的廷杖,朝臣们就胆肥得很,喜欢跟他……耍赖撒娇。

他幼年受苦,后来靠朝臣们扶持坐稳太子之位,又靠群臣们扶持顺利即位,与阁老们是有感情的,对他们也多有纵容。

可他们一边扶持他一边又妄图掌控他,也让他越来越不舒服。

他和几位重臣的关系可以说是爱恨交织的,不会撕破脸,时不时又要较较劲。

还有几个臣子仗着他仁慈就喜欢谏言,鸡毛蒜皮的事儿都要进谏。

他甚至怀疑他们妄图挑动他的怒火,让他打他们廷杖,然后他们就……爽了?

能青史留名是怎么的?

就好比今儿他带着侍卫和张公公出宫来萧先生家,他们若是知道就得膝行至乾清宫,涕泪横流,劝谏皇帝陛下保重龙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云云。

总之,你是皇帝,你要出宫就得大张旗鼓,前呼后拥,绝对不许轻车简从。

万一有危险呢?

您让老臣们还怎么活啊,不如现在就撞死在这里吧。

你能让他们为这点事儿撞死?

还不得好言安抚,感谢他们把你这个皇帝安危时刻放在心上吗?

你要真不管,有几个老头子是真撞,一把年纪了,估计觉得活够本儿了,要是死谏成功那可留名千古。

朕才不会让他们如意!

皇帝坐在装饰低调的马车里,微微合眸,张公公跪坐一边儿给他轻轻捏腿。

皇帝捏了捏眉心,颇有些忧虑道:“知县去了竟然凑不齐干活儿的人手,还得自己花钱从外地招募师爷?朕听来匪夷所思。”

刚才萧先生给他讲豆腐娘子和裴二郎跟着七岁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