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2 章(2 / 2)

加入书签

陈昭面对他的时候,尚且句句不饶人,还总阴阳怪气他,为何会对他麾下一个小小谋士如此嘴甜?

定是早有勾结。

袁绍甚至分不清,他此刻的怒火究竟是因为臣子背着他与其他诸侯勾结而起的愤怒更多,还是因为陈昭对他的轻视

——他本以为陈昭就是那样桀骜不驯的性子,却突然在一个臣子身上看到了陈昭对他从未有过的敬重,这种落差让他更加怒不可遏。

一个对天子、对他、对天下诸侯都不假辞色的反贼,却对他麾下一个谋士如此敬重。

田丰哑口无言。

他本该愤怒撇清和陈昭的关系。

可在这个瞬间,田丰很难否认他心中那一丝隐蔽的快活。

初投袁绍时,袁绍对他敬重依赖,田丰也曾志得意满。但随着袁绍更信任郭图等巧言令色之人,逐渐疏远他,又暴露出优柔寡断的性格后,田丰心中难免生出一丝后悔。

昔日不如他的好友沮授,如今已是青州州牧、大汉亭侯,功成名就,而他却仍是袁绍麾下一个普通军师。袁绍虽握有并州,但并州牧是袁绍的外甥,冀州高官也多是袁绍的亲戚。

可已经功成名就的陈昭依然表达出了对他才华的渴望和敬重。

文人能不求富贵名利,却很难逃得过人生价值认可的渴望。

“臣并无和陈昭勾结,此陈昭离间之计,还请主公明查。”田丰看到袁绍面上的愤怒,终于后知后觉替自己分辨了一句。

只是这句话在长长的停顿后就显得太苍白无力了。

怒火冲天的袁绍二话不说就撤了田丰的官职,命他回府,等调查之后再行判决。

只是不过三日,被其他臣子求情闹得头疼的袁绍又顶不住压力把田丰官复原职了。

另一边,赵云终于回到了家中。

提前接到赵云书信的赵风,早已备

() 好了接风宴。

对于赵云提出举族搬迁至青州的建议,赵风接受得异常爽快,反倒让提前打好一肚子腹稿的赵云有些措手不及。

“如今是乱世,哪还能守着族地等死。”赵风身形虽仍显虚弱,语气却十分坚定,“辽东公孙度四处灭族的事你可曾听说?不少辽东大族举族外逃,到了幽州,一听公孙瓒也姓公孙,又吓得往冀州跑……”

常山赵氏毕竟是常山郡本地的大族,族中子弟大多从军,对北方消息的了解甚至比陈昭还要多些。

辽东公孙度四处灭族,并州外族又趁中原内乱入侵,许多外地士族纷纷举族搬迁至冀州。就连其他地方的豪强大族,也有不少仰慕袁绍四世三公的名望,投奔而来。

见多了赵风也就不觉得弃家舍业搬家难以接受了。

“若现在不跑,日后落得袁家那个下场,才叫凄惨。”赵风亦听说了袁隗全家被董卓宰了个干净这事。

同时传到他耳中的还有“昭侯麾下第一大将常山赵子龙”的勇猛事迹。

赵风看着面前身高窜了一节,原本稚嫩脸庞也彻底变成青年俊朗面容的弟弟,欣慰之余又升起了一阵忧伤。

“你可是后来游历之时才机缘巧合投奔的昭侯?”赵风依然抱着“我那么乖巧的弟弟不可能欺骗我跟着反贼私奔”的期望询问。

赵云打破了赵风的期望,他声音镇定:“我一离家就跟随主公了。”

赵风捂住了胸口,深吸一口气,明知从结果看赵云的选择一点错都没有,可他还是想不明白。

当年黄巾贼肉眼可见没前途,他弟弟到底看上了陈昭什么?宁可欺骗他这个一母同胞的兄长也要去跟着陈昭四处奔波受苦?

103·第103章\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