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屠龙令」与「拨乱反正」(2 / 2)
随后宣布了两件事,其中一件事乡老们已经知晓了,那就是「屠龙令」这个命令。对这个命令,大家心里都打鼓。因为心里都清楚,大爻朝廷希望自己现在当刀。
但是武飞率先宣布的事情却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第一件事就是为当年,顾首关被破时的韩勇太守(24章)进行了平反,先前由于他疑似是渤王一党,戍帝丢掉了渤郡,随后周王大败又没有夺回,朝中为了甩锅两位失土的「罪魁祸首」,就没有给他两忠义的名分。
宣冲内心的点评:因为渤郡丢失,最大的锅就是戍帝。其次就是指挥十五路大军最后不得不「撤退」的周王,按照朝堂政治学:如果肯定韩勇的忠义,那麽一定程度上就是强调那两位的「错」,对于大爻内任何一个官僚们来说,揭开这个问题,都是政治自杀。
但现在武飞是不在乎这些,自己全家不在爻都,再者自己此次前来是一往无前,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了。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打赢战争!
戍帝的青睐无所谓,系统是让自己北上做任务,不是给戍帝当狗的,在这天下大乱中,战绩等同于声望,自己得要拿好。
果然,随着武飞宣布为两位渤郡的忠贞之士平反,并且要亲笔题词盖上印绶,并且落碑文后,在场乡老们泪水纵横地表示:「大人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
显然这些乡老们对「屠龙令」高度认可,纷纷愿意歃血为盟跟随武飞一起。
…解说的分割线…
这并不是武飞一句话把这些本地乡老们洗脑就甘愿效死。而是一场明明白白的交易,跟着一起反抗「屠龙」这是冒着风险地血劳,而血劳是需要血酬来刺激。
血酬是「阶级上升通道」,戍帝在「锢河大案」上牵连太广,以至于让渤郡先前太守,顾首关的将领都被的牵连,以至于在战死后,没有得到应有待遇,这就是顶层政治结构公开宣称「这两人不可靠」。
在爻国这个东方王朝体系下「两个大员」可不只两个人,而包括渤海的乡族们!也都被定义成了不可靠,在大爻内是无法进行晋升。
因为他们哪怕为大爻再忠心,身上标签是和先前守关将领,殉国太守一样,其建功也比不上殉国的这两位。大爻官僚体系看到这个「标签」后,就不敢用。
当一个地方的区域知识分子没法在帝国正常渠道中晋升时,不学安禄山,黄巢,就已经是相当给帝国面子了,咋得,还要让其自带乾粮血劳?没门。
故不少渤郡的不少地方势力开始分出来一支,去投效昊国了。
至于另一批地方势力,虽然和昊天有矛盾,但也不敢跟着大爻的兵团们彻底和昊国翻脸。毕竟昊国的报复是实实在在的。而他们由于身份问题没有血劳。
武飞现在相当于是一句话把他们的原罪给抹除!这是相当得罪大爻最顶层的事情。所以过去大爻内部没有任何一个政治集团去做「平反」这件事。
现在武飞带着京城精锐们一战歼灭昊国一路大军,是有这个资本来扛这个事情,戍帝也得捏着鼻子暂时认了。
只是如果武飞要接下来败了,戍帝也会立即不承认。
武飞在乡老们面前现在表现出「平反决心」,甚至当场留下要立碑这种口实。渤郡的这些乡老们可是不能让武飞来败的!
对于这些乡老们来说:不就是死人吗,这几年青黄不接饿死很多人了。只要「不良标签」被洗掉,家族内未来年轻人有出头之日,就值得。
故,武飞现在是绑在利益共同体上。
…而另一边,军中是很抱团…
在营中,士官们开始了窃窃私语。
士官甲:大人真的给那两人平反了。
士官乙:是啊,我们,就这样不做声,实在.
士兵丙:大人没叫我们作声,我们就安静。
士官甲:哦,明白了,你就是想闷声发大财。
士官丙:我只是说,要听从大人命令,以后要留有用之身。
士官甲:你就是怂。
士官丁立刻劝说甲:不要违反军令。
……
随着集合哨声,这群士官散开了,然而有的人握紧拳头,表情纠结。
这就是木星语,他是劝说诸位留有有用之身的,然而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暗卫的人,也就是说他要给戍帝写报告,并且关键时候亮出令牌,即在武飞有不臣之心时候进行节制。
他望着武飞的大帐叹了一口气,还是如实汇报,但添加了自己一些叙述。
他在写完之后将竹简放回了水井中,随后竹简化为游龙进入大地,几时辰后,就会在戍帝这位天子所驻处,所打的水井中冒出来,被暗卫们收到,呈交给戍帝。
木星语做完这分内的一切后,表情是十分愧疚,显然按照他的道德观这是在背叛,许久后他对着武飞方向喃喃道:「大人,祝你武运昌隆。」
此时就算朝廷回信让他拿着令牌来节制武飞,基本上也是不可能。
木星语很清楚,现如今大营中,这些个士官们目前是更认可武飞。
…主帐内…
木星语的情况,武飞并不知道,但是武飞知晓自己带的队伍中肯定是有戍帝的人。
所以在「平反」这件事上,武飞并没有「自作主张」,而是搞了一个「商量」的流程,即站在士官利益上,告诉他们自己这麽做的原因!
武飞让他们知道,自己这是在背黑锅,给他们赚功绩,降风险。——跟着武飞策划众多行动后,所有军士也都清楚「什麽是可为,什麽不可为」。
每个士官都清楚:就这万人把昊国龙裔杀光,事不可为,但如果煽动起来大爻本地势力,事可为!
歼灭一军的功业,显然已经不满足这些「纨絝」们了。而要光复整个渤郡,这才是回京后昂首称雄的功业。
在营帐内,武飞确定各处宵禁制度执行完成后,则是点灯看着地图。
武飞看着地图上其馀其他渤郡城池,虽然视那两个城池的守军是土鸡瓦狗,但是心里充满了争分夺秒的紧张感。
武飞忐忑:「那位(赵诚)现在应该注意到我了吧。」
武飞拿出后方塘报后,推测到:「就算注意到了,目前也没有空。」
宣冲(武飞)对自己目前状况点评:「千军万马避白袍,但是尔朱荣他不在家。」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