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四章 陈小群火力全开,张扬布局情报网络(2 / 2)

加入书签

「你算哪门子的雄鹰,小鸡仔还差不多,在你16岁前,就待在燕京,哪怕想出去玩,也得是爸爸妈妈陪你去。」

陈小群的苦苦哀求没能让郑小月松口,直到郑明辉清仓出来,事情才出现转机。

「小群要去沪都?」

「对啊舅。」

「正好我过两天要去趟沪都,倒是可以带上你。」

郑明辉刚说完,陈小群就忐忑地看向一旁的郑小月道:「舅舅都这样说了,老妈你看…」

「拿你没辙,要钱问你爸去。」

郑小月没有再阻拦。

她并非故意不让陈小群去沪都,只是担心后者的人身安全,现在有郑明辉陪同,她也不好再说些什麽。

……

时间在缝隙中流逝。

下午3点。

财研网办公平层。

财经会议室。

林广昌看着指数定格,目光看向张扬说道:「还真让joker预测准了,三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从3470点,一路下跌到3260点,200多点点跌幅,这太恐怖了。」

「相比较于200多点跌幅,缩量才是最可怕的,上证指数今天的成交量跌破2000亿,说明散户还没有恐慌,3300点上方新增了大量套牢盘。」廖国沛接话道。

8月7号的上证指数收在了3260.69点,跌幅是2.85%,成交额是1849.66亿,相比较于7月29日的2969.26亿天量,直接腰斩了1000亿的成交。

不只是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同样缩量,今天成交额是940亿,相比较于7月29号的1321亿,缩量了快400亿,跌幅也达到了惊人的3.86%,收在了12975.26点。

张扬看着盘面数据,搭话道:「急跌出现缩量,确实新增了不少套牢盘,筹码大致分布在3300到3470点,未来不知道要磨多久才能回到3470了。」

「按照我对A股的了解,最起码得磨个半年,要是深度回调的话,两三年都不一定重新站上3470。」廖国沛笑着说道。

「其实我有点不解,为什麽这轮散户没恐慌呢?」

林广昌目光看向廖国沛和张扬,还没真正悟道的他,只能虚心向两位「同夥」请教。

A股游资百馀人,如果要论谁最努力,林广昌绝对算一位。

因为炒股是需要天赋的,就比如说徐翔丶章建平这些人,入股市两三年就顺利悟道,把资金打到几亿,十几亿,甚至是几十亿。

林广昌今年38岁,接触股市也算有一定年头了,他有天赋,但相比较于徐翔丶章建平丶邱宝裕这三座大山,他只能算土坡。

或许正因为意识到自己天赋不足,他最优良的品质就是学习,向其他游资学习。

张扬也有心培养林广昌,讲述道:「双头趋势可以减少恐慌情绪,就比如7月29号的5%暴跌,散户明显出现恐慌抛售。」

「之后呢?」

「四个交易日,反包阴线。」

「这时候的散户,他们是倾向于二轮主升浪的,所以当8月5号再次大幅回调,他们觉得又是洗盘,7月29号就是例子。」

「8月6号,8月7号又是连续两天的暴跌,这时候大盘的回撤点位已经达到了7%,个股最起码是2个跌停板,缩量就成了必然,因为散户来不及卖,就变成了套牢盘。」

「懂了,7月29号的暴跌,是针对散户的一针强心剂,以至于他们心存侥幸。」林广昌总结道。

「是这个意思。」

张扬微微颔首道。

他不得不承认,汇金和证金的操盘手确实厉害,轻轻松松就把股民给挂在山顶。

如果不出他所料的话,仅这三天时间,套在3300点上方的资金就达到了千亿。

大量散户资金被套牢,市场资金流动性同步减少,光大证券又马上要募资上市。

现在的A股,张扬不敢过多评价,但他的看法依旧没变,那就是还要继续下跌,必须要跌出量能,才有可能止跌企稳。

「周五了,我晚上还有场别墅派对,兄弟们下周见。」廖国沛收拾好东西,站起身嘿嘿笑道。

来了沪都他才知道,原来派对还有这麽多花样。

不仅有英美洋妞,还有樱花妹丶韩妹和毛妹,每一个都有不同的体验感。

「节制点。」

林广昌道破玄机,又嘱咐道:「别学年轻人使用增强药剂,你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

「我还要用那玩意?」廖国沛冷笑一声,自吹自擂道:「也就是在股市赚到钱了,要是没赚到钱,估计日本男明星的一哥就是我。」

「我也得整理文件去了,下周见。」张扬也起身道。

「下周见,回家带娃咯。」

林广昌伸了个懒腰。

作为「刘关张团伙」唯一的已婚男士,他炒股的初衷不是为了暴富,而是为了补贴家用,这才取了「炒股养家」这个名字。

……

三人简单道别过后,张扬回到了董事长办公室。

坐在人体工学椅的他透过落地窗,将窗外美景尽收眼底,大脑也放空了10分钟。

当他收回目光,内心开始斟酌下一步落棋。

目前张扬个人资金已经破亿,要知道这可是正儿八经,可以取出来的现金,不是什麽流水或者乱七八糟的身价市值。

「该搭建国内的情报网络,扩大团队规模了。」

张扬喃喃自语。

可能很多人搞不清楚,为什麽江浙沪的游资这麽多,像徐翔丶章建平丶孙国栋都出自江浙,特别是柠波这座城市,游资一抓一大把,而其他地方的游资却少得可怜,可能一个省就两三个,甚至都没有游资。

为什麽会这样?

原因在于资金,也在于情报网络的搭建。

像鲁东丶川渝派系的游资,他们能调动的资金就十几亿,合力勉强能搞个中盘股。

可江浙系游资呢?

动辄几十亿,不仅做龙头,连带二龙,三龙都不会放过。

柠波这座城市更是作弊般的存在,如果有人脉关系,甚至能调动港口贸易圈的闲置资金下场。

杭城游资,擅长分析上市公司财报里的猫腻。

台城游资,利用对制造业的了解,机械般地筛选个股。

归属于江浙游资的章建平,更是把投资做成了生意。

他不像徐翔带领的柠波涨停敢死队那样猛打猛冲,资金为王,他的团队更像是精密仪器。

就比如说前段时间,所有人都已经遗忘H1N1流感概念的时候,章建平却让他的调研团队,分批潜入H1N1流感相关概念上市公司的厂房,获取第一手的生产资料信息,推测出行业发展潜力,再由风控部门测算估值天花板,最后由章建平带领交易员建仓。

如果说徐翔是猛打猛冲,一往无前的战士,那麽章建平就是运筹帷幄,计算好每一个技能的法师,两人都是顶尖游资,对A股市场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

目前张扬的信息获取渠道,主要来自于公开渠道,外加何婧提供的机构渠道。

就拿公开渠道来说,真正能够使用的消息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对大方向的判断。

比如说国家提倡十大产业,张扬可以抽丝剥茧,再结合前世记忆锚点,寻找出可投资领域。

但如果涉及到企业重组,业绩订单增量的消息,可用性就大大减弱了,因为这是「落后」的企业消息,早就有「内幕游资」张大嘴巴,等待散户资金进入。

构建投资情报网络,像毛细血孔般渗透上市企业,这是张扬想要做的事情。

想到这,他拿出电话,打给上次的「代办小林」。

「嘟嘟嘟——」

不一会,电话接通。

「喂您好张总,没想到您还记得我号码,是有什麽事情需要帮忙吗?」林叶语气带着抹激动,他是真没想到张扬会再给他打电话。

两个月前的张扬,还是位苦哈哈的大四学生。

现在的张扬,不仅拿到了阿里巴巴投资,创办的财研网更是请到了巴菲特代言。

仅仅两个月,半点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张扬主动打电话,两人未来不会有任何交集,宛如生活在两个世界。

「我想再注册一家公司,你效率挺高,又和我有过合作,所以想让你替我跑一趟。」

张扬说出想法。

林叶闻言,立马拍着胸脯道:「感谢张总信任,我办事您放心,代跑办证,我是专业的。」

刚说完,他又说道:「辛苦张总您一下,提供公司名称,我先帮您去工商局核名。」

张扬想了想,说道:「胜天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胜天信息对吗?」

「嗯。」

「再辛苦张总您一下,提供两个备用公司名称。」

「胜天情报,胜天智库。」

「都记下了,那张总,我们过会再聊,我先去趟工商局,免得待会下班了,耽误了您的时间。」

「去吧。」

林叶挂断电话,立马放下手中的材料,马不停蹄地赶往沪都工商局核验名称。

这次他没有先谈钱,因为现在的张扬,压根就不担心没有钱。

反观张扬,则是继续规划他的商业版图。

情报网络远远不够,但现在的资金体量,张扬只能做到这步,如果有10亿以上资金,他就是初级的资本,可以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去布局行业上下游。

不过有些时候,他不一定到了那个资金体量才干那些事情,也可以借力打力。

比如说柳华的宏悦集团,以及他朋友的风险投资公司,甚至可以利用其他的险资,用他们的钱来布局行业上下游。

……

而在另一边。

华夏基金沪都公司。

随着港股的收盘,恒生指数报出了2.51%跌幅,点位收在了20375.37点。

A股和港股的双杀,让开放式办公区的基金经理低声议论,华夏基金一哥王亚伟也遭受到了质疑。

「A股和港股都在暴跌,我听说王亚伟前两天又把仓位调回去了,吃了口大的,哈哈。」

「别说了,我就是听说他把仓位调了回去,把减掉的仓位又加了过去,结果现在吃满了下跌。」

「反正不是你的钱,无所谓啦,这种行情,股民亏多亏少也没感觉,就是王亚伟这次的操盘,简直笑掉我大牙。」

「怎麽说?」

「6月和7月看空,8月怼进去,结果发现是大坑,这让我想到了个股市战法,叫SB战法!」

「好家夥,什麽是SB战法?确定不是在骂人吗?」

「S卖出,B买入,低位卖出,高位买入,SB战法,哈哈!」

「去你的,别说那麽大声,被王亚伟听见你就惨了!」

「人家可是有独立办公室的,哪能听见我们说话。」

职场无朋友,虽说门外的基金经理都在悄悄压低声音,但坐在办公室王亚伟还是觉得非常刺耳。

他这轮确实是「SB战法」了,六月份以为那碟醋是桂林三金,减掉了部分可减掉仓位,结果那碟醋是华国建筑,船大难掉头,一直看空到七月底。

前几天光大证券发布《IPO募资计划书》,A股走出了三连阳,意识到可能又是一碟醋的他,通过人情消息渠道,打听了一下证监会丶汇金丶证金内部员工的态度,得到的结果都是看好。

可随着他把仓位买回去,A股就来了波三连跌!

现在不仅同事私下议论他,连带上司林卫国都找他谈话,询问为什麽要满仓进去吃下跌。

要知道,王亚伟可是华夏基金的收益率门面,他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混合基金』,更是为数不多可以抗衡其他公募机构的基金产品,相当于活招牌。

「抽根烟去。」

心烦意乱的王亚伟站起身,走出了自己办公室,准备去洗手间走廊点根烟。

开放式办公区,那些小声议论的基金经理在看见王亚伟那刻,纷纷闭上了嘴。

调侃归调侃,嘲笑归嘲笑,他们还是不敢明面说王亚伟什麽,毕竟对方还是一哥。

也就在这时,王亚伟注意到咖啡机旁边的何婧,旁边还有陶宇昂在献殷勤。

经过上次经济论坛的偶遇,他已经不敢再小瞧这个女人,毕竟是可以和厉以宁丶曹凤岐,以及财研网老总张扬吃上饭的人,他查到的家庭背景恐怕都是伪造的。

「调查她的话,或许可以从陶宇昂身上入手。」

在意识到何婧不简单后,王亚伟没有退缩,反而觉得可以拿对方当跳板,让自己再蹦几个高度。

而在另一边的陶宇昂,他则是竖起拇指,赞叹道:「何师妹,张师弟他真是料事如神啊,A股果然暴跌了,就是不知道我们什麽时候介入,还有他什麽时候有时间,我们再一起吃顿饭。」

「他周末好像有个饭局。」

何婧出言婉拒。

陶宇昂愣了半秒,连忙回应道:「张师弟确实是大忙人,那我们有时间再约。」

「哦对了。」

他又想到了什麽,看向何婧道:「我这边打探到个内幕消息,要是何师妹有时间的话,就帮我转告一下给张师弟。」

「什麽消息?」

何婧打起精神。

陶宇昂看了眼周围,压低声音道:「他前几天布局的海通食品,可能和亿晶光电谈崩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