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不止一把?(3k)(1 / 2)
第261章 不止一把?(3k)
「居然是莲花?」
韩县令脸上先是掠过一丝讶异,随即抚掌连连,赞不绝口:
「对对对!就该是莲花,也只能是莲花!这句子妙极,当真是绝妙好辞啊!」
一旁的王承业亦拱手躬身,眼中满是赞叹:
「小先生这两句堪称妙手偶得丶浑然天成。只是不知,这是您即兴随口吟出,还是早有全篇成稿?若是后者,在下实在盼着能听闻完整篇章。」
韩县令也连忙附和,语气里满是期待:
「正是,正是!小先生如有下文,何不与我等一同品鉴?」
他们虽非以文为业,读书也多是为了仕途铺路,却不妨碍心底对好文字的喜爱与赏识。
可杜鸢却轻轻摇了摇头,坦然道:
「这两句并非即兴所书,也确实早有全篇,只是并非出自我手,而是前人留下的旧作。我方才不过是触景生情,随口念了两句罢了。至于完整篇章,待日后得空,我抄录一份给二位便是。」
说着,他抬手指向下方静静流淌的澜河,语气多了几分专注:
「眼下,我倒想先仔细瞧瞧这周遭的情形。」
二人闻言,这才猛然回过神来。
此刻原非附庸风雅的光景,况且小先生本就是务实之人,断不会耽于文字闲谈。
当即双双欠身致歉,语气恭敬:
「是我等唐突了,扰了小先生正事。只是不知,您方才观察许久,可有看出些端倪?」
杜鸢缓缓颔首,声音不高:
「这澜河的河底,插着一把剑。先前那些人的异动,还有你们近来遇上的种种怪事,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这把剑而来。」
这话一出,不仅王承业与韩县令面色骤变丶惊立当场,周遭围观的百姓更是瞬间炸开了锅,一片哗然。
「河底竟藏着一把剑?!」
「究竟是何等神剑,竟能惹出这般大的动静?」
「咱们祖祖辈辈在这澜河边上过日子,打小听到大,也从没听说过河底有剑啊!」
人群里满是惊愕与疑问,交头接耳的声响此起彼伏。
但很快,众人又齐齐静了下来,目光齐刷刷投向杜鸢求问道:
「小先生,您见多识广,求您给咱们指条明路,教教咱们接下来到底该怎麽办才好啊!」
百姓们的声音里满是急切。原本那些妖怪作祟的事,就够让他们整日提心吊胆丶心神不宁,如今又亲眼见识了真正的神仙手段,心里更是七上八下。
这要是再没个主意丶章程,谁还能安心在这片土地上接着过活?
先前那老者一脚踏断澜河的模样,此刻还在每个人脑子里挥之不去,既震撼又后怕。
唯一能让人稍松口气的是,小先生不仅本事比那老者更强,还真真儿地向着他们这些泥腿子。
这可真是顶好顶好的真神仙啊!
杜鸢见众人这般模样,安抚道:
「诸位放心,这地方的事,我既然来了,就定然会管到底。」
有了这句保证,人群里紧绷的气氛顿时松快了不少,脸上的焦虑也淡了些。
很快,有个胆子稍大的百姓往前凑了凑,小心翼翼地问道:
「小先生,您知道那河底的剑到底是个什麽物件不?我们这些人祖祖辈辈在这儿扎根过日子,可从没听过河底下还藏着把剑啊!」
「是啊是啊!」旁边人连忙附和,「我们打小在澜河边长大,也没听老辈人提过这事儿!」
面对众人的疑问,杜鸢略一思忖,笑着摇了摇头:
「那把剑啊,是上古年间就落在这地界儿的。诸位不知道这事,实在不奇怪。毕竟那会儿,这地方还不一定有人烟呢!」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心里的疑云总算散了些。可刚放下心,又有人急忙追问道:
「小先生,青泥河那边不是有座荒了好些年的石桥嘛,那石桥底下也有一把剑呢!只是那把剑的来头,咱们也说不上来,您知道那是啥时候的剑不?」
比起澜河底那把无人知晓的剑,青泥河石桥下的剑,这一带的人倒是人人都清楚——还因它惹出了不少故事。
其中最近的一桩,还是前些年高县令凭着八篇传世文章,引来了不少外地游人的时候。
当时有个壮士,自恃武艺高强,见了石桥下的剑,就想把它摘下来,也好拿去四处吹嘘显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