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根基(1 / 2)
第261章 根基
方才近至庙前,便感一股异香,连同烟气漫来,让人精神一震。
「这是」
「黄山木?」
男子与文士目光相交,眼中都有几分惊异。
这座庙宇,竟是由大名鼎鼎的黄山木制成此前说过,黄山乃天下名山,盛产各种山珍奇物,这黄山木便是其中之一。
此木带有异香,不仅沁人心扉,更有宁神安魂之效,据说在此木制成的床榻上安睡一晚,翌日必定精神抖擞,三日不眠,气力犹盛。
所以,此木价值万金,更是贡品奇珍,非天潢贵胃不可使用。
但这只是表面。
青年出身大家,深知其中秘辛,这黄山木本无奇异,之所以有此神效,全是那位「黄岳府君」的神力造就,以及天下万民的香火愿力凝成,是「山不在高,有神则灵」的典范。
说白了,这黄山木,就是那黄岳府君的道场特产。
三山五岳,黄山作为三山之一,神君的位格权柄自是不低,与金陵府的都城隍相当,都是正三品的大神。
这黄山木为其道场特产,不仅价值万金,更加有市无价,常人根本无法获得。
若是这山神庙,真由黄山木建造,那可能性无非两种。
一是宋家人手眼通天,能够弄到这万金难求的奇珍神木。
二嘛·.—·
「两位施主,初次到此?」
就在此时,庙宇之中,一名庙祝装扮的中年道士走出,出声打断了二人的思绪。
青年男子惊醒过来,这才发现自己三人挡在了门前,当即让到一旁,再向庙祝言语:「不错我三人初到贵庙,见这异香扑鼻,沁人心扉,似为黄山之木,一时失神,还请道长见谅!」
「原来如此!」
庙祝一笑,淡声言语:「本庙所用木料,确实与黄山之木有几分相近。」
「哦?」
青年眼神一凝:「如此说来,这并非黄山木?」
「施主说笑了。」
庙祝轻笑依旧:「黄山之木乃是贡品,不仅万金难求,更为皇家御用,本庙如何能有,所用乃是我小黄山本地之木,与黄山之木同本同根,虽然地处不同,生长有异,但性质也有几分相近,所以有此异香。」
「本地之木?」
青年眼神一凝,内中更加惊心。
方才说过,两种可能,一是宋家手眼通天,能够弄到这万金难求的黄山木修建庙宇,二就是这黄山木是假非真,并非真正的黄山木。
两者哪个更叫人心惊?
自是后者!
前者虽说手眼通天,能够弄到朝廷贡木,甚至用来修建庙宇,但实际也就那麽一回事,毕竟黄山木的产量不低,说是皇家御用,实际各大世家都有,拿来修庙的不在少数,宋家最多也就是同样水平。
但后者「近似黄山之木?」
「这小黄山山神,已能生此神异了?」
「黄岳府君,乃是正三品的大神,受天下万民香火供奉,朝廷历代名位加封,其道场生此神木,乃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
「可这小黄山神,不过七品小神,如何能蕴生黄山木,他哪来那麽多的神力点化与香火祝愿?」
「就算是仿品,与真品有一定差距,那也非同小可啊!」
「此神—....」」
青年眼神变幻,随即归于平静,再看那名庙祝:「我等乃是过往行商,初到此地,还未敬神,
不知能否请道长为我等讲解一二?」
「这是自然!」
那庙祝听此,也不推脱,举手一邀:「三位请随我来。」
说罢,便将三人引入庙中。
来到庙中,香火更甚,烟云袅绕之中,一尊神像高坐台上,是一位中年神人,头戴乌纱,外披浑黄,内着浅青,不怒自威,更显神圣。
「本庙供奉小黄山神君,宋襄伯玉公!」
庙祝在旁,沉声介绍:「神君生前为东平县教谕,教书育人,大有功德,因而死后封神,初任小黄村土地,后升为小黄山山神,佑护小黄山与周边乡县,领山川,治土地,持正法,分善恶.」
庙祝沉声叙述,没做太多修饰,也没有扯虎皮拉大旗,编造一个显赫身份,只着重其职能。
领山川,治土地!
持正法,分善恶!
只重职能,不重身份,毕竟只是七品小神,若是编造太过有所臂越,那必定会引来他人攻计。
虽无显赫身份,但县官不如现管,为地方之神,有职权在手,哪怕不与那些大神扯上关系,有个什麽太子驸马的出身,也不影响万民信仰,香火供奉。
「神君总领小黄山,治周边乡县土地,持正法,分善恶,庇护善信百姓,诛伐妖魔恶徒,曾在小黄山中扫荡万鬼,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
庙宇一番言语,叙述神明权柄,还有丰功伟绩。
三人在旁倾听,并无任何不妥。
直到庙祝叙罢,青年方才言语,将目光转向左右:「那这庙中的其他神像是」
原来这庙堂之中,除中央主位的山君神像,左右还有不少神像乃至灵位供奉,同享香火,护持诸神。
「这是神君磨下众神吏!」
庙祝一笑,又做介绍:「神君总领小黄山,治周边乡县土地,魔下自有佐官属吏。」
说着,便请起手来,比向左右两尊身高体健,气象雄阔的神像。
「这两位是日夜游神,生前为小黄村力士,一人名刘宏,一人名宋强,为护村庄力战众匪而亡,死后得神君救封,为日夜游神,巡游人间,纠察善恶!」
「这位是黑无常关将军,这位是白无常张将军,二将生前便义结金兰,乃是一双侠土,曾仗剑入山,欲扫除匪患,但不幸中伏,二将皆不愿苟且偷生,双双战死同入阴间,神君感其信义功德,
便将二人揽入魔下,封黑白无常将军,专缉不法之徒,妖魔恶鬼。」
「这位是搬山将军梅三郎,生前乃至孝之人,为盲母复明,不惜行险入山,寻鹿求乳,后不幸坠入山涧而亡,神君感其孝义,封为搬山将军,有搬山填土之能,可庇护百姓,开山造林,填土修路。」
「这位是运水将军王六郎,生前不幸坠入山涧暗河,化为水鬼不得脱身,但却未害人替死,反助溺水百姓,神君感其良善,封其为运水将军,有运水调河之能,可助益百姓,引水开渠,免除洪旱。」
「这位是聂倩聂司制,心灵手巧,匠心独具,可助织造——」
「这是神君座下黄巾力士,护法坛前,降妖伏魔·——」
「这是肥地吏」
「这是六畜吏」
「这是避瘟神——
庙祝一番言语,介绍众神来历。
青年听此,又见惊异。
地方之神,设佐属官吏,是很正常的事情,哪怕神明也不可能什麽都亲力亲为,必须要有一班从属,为其分忧理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