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鱼腹丹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 / 2)
第296章 鱼腹丹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位身穿上玄下赤祭祀用冕服,头戴十二旒玉制冕冠的清瘦帝王从通天彻地的光柱中一步踏出。
山间大风吹拂,衣袂飘飘。
他神色冷漠,目视远处的玉京城,抬手一指,对这个王朝的主人宣判道:
「昏君!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汉承秦制,根据秦朝确立的诏书制度,文帝刘恒于因日食天象颁布的这道《求言诏》正是神州历史上首次由皇帝正式颁布的公开检讨文书。
也是第一篇符合官方文书规范的罪己诏。
这道诏书承认天人感应之下,人间各种灾祸都是皇帝的责任。
即使是至高无上的天子丶社稷主也会犯错,文帝在诏书中反思了自己的施政过失,要求臣民进谏,并成为后世所有帝王为灾异罪己的模板。
龟山学派手里压箱底的杀招不是用来刺杀皇帝的毒酒杯丶金戈丶玉带,而是汉文帝以身作则的「标杆」!
况且,汉文帝还生下了一位神州历史上「最标准的皇帝」——大汉棋圣景帝刘启。
问:历史上杀过老师的皇帝是谁?
韩瞻基也可以是刘启。
那杀过兄弟的是谁?
杨广丶李世民也可以是刘启。
那杀过大功臣的是谁?
赵构丶叫门天子也可以是刘启。
那废后的是谁?
刘彻丶刘秀也可以是刘启。
那杀儿子的是谁?
王莽丶李隆基也可以是刘启。
那被称圣的皇帝是谁?杨坚也可以是刘启
那奶奶很厉害的皇帝是谁?李隆基丶刘彻也可以是刘启.
景帝已逝,但神州历史上下却处处都是刘启。
朝野上下皆知,绍治皇帝一直自比汉文帝,甚至给最喜欢的四儿子赐爵景王,未必没有几分再现文景之治的意思在里面。
偏偏在这个时候,这种命数上的强行关联便成了绍治皇帝的催命符。
呼——!
以五色鼠妖为引,天地之间一片肃杀。
远在闽州治的王澄还在开开心心地收集全国各地送货上门的五色土。
不知不觉间他们杀掉的五色鼠妖也达到了临界点,赤红色的煞气凝聚成团引来了天下万民的负面愿力。
似乎有什麽东西将要在天空成形。
侧耳倾听似乎传来了万民悲泣:
「大老爷,求求你,不要再加税了,太祖规定三十税一,可如今税役却多的数都数不过来,我们全家真的要活不下去了。」
「别打了,别打了,我不知道这座山都是你家的,我以后再也不敢进老爷的林子里砍柴了。
啊!我的腿,我的手,不要把我丢在山里,救命!救命啊!」
「把我新婚妻子还给我,明明有人看到她被你们家少爷掳进了府里,我也亲眼看到你家的下人卖她手上的银镯子,你们到底把她怎麽了.」
每一声呐喊都浸透着百姓血泪,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诉说着贪钱丶贪地丶贪色.无法无天。
百姓冤屈不得伸张。
听到这些控诉,王澄一行人都不由沉默了。
月港经济发达,又有三大船头儿们自治,没有敢来收税,疍民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可如今大昭最真实的民间疾苦被血淋淋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在封建王朝里,没有功名就连最基本的人都算不上!
疍民觉得自己苦,内陆百姓又何尝不苦?
或许大部分恶是士绅丶勋贵丶宗室做的,普通人也不配被皇帝祸害。
但普通人不懂这些,也不管这些,只知道皇帝老儿就是这些老爷们为非作歹的靠山。
像火山一样不停增压的怨恨直奔社稷主!
只不过,这些煞气来错了地方。
这里不是皇城,王澄也从没有残民害民,反倒身上的功德清光皎皎如月,还在以十分夸张的速度迅猛增长。
这些怨恨就算虚空索敌也索不到他的头上。
浓厚的煞气剧烈翻涌一阵后,找不到倾泻的目标,当空崩散消失不见,也将京城的压力起码削减两成。
即便如此,王澄也感觉背后湿滑一片,被山风一吹才发现冷汗早就打湿了后背。
阿绡取出丝帕帮他擦乾汗液。
但王澄顾不上这些,豁然扭头看向北方玉京城的方向:
「这是龟山书社开始动手了!」
闽州治的五色鼠妖雷声大雨点小,皇城这边却截然不同。
滋啦滋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