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9章 倾覆鼠巢(1 / 2)

加入书签

第271章 倾覆鼠巢

经过连日彻查,针对汴州官吏们的督查审问总算是将近尾声,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罪官与其家属群体。

自汴州刺史源复以下,这些罪官与其涉事家眷达到了将近两千人!这还是没有进行大肆罗织牵连,仅仅只是犯事的官吏并其直系亲属丶以及确凿涉案的亲友们。

其实法规是法规,行使权力的终归是人,在这个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的空间让这些人自己去量裁取舍,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合乎规则。

尤其是在汴州这样一个钱粮汇聚丶人事交杂的富饶之地,存在着太多权力变现的场景和途径了。

人在这个环境中想要洁身自好,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开元以来汴州前后牧守多不称职,唯倪若水与齐浣清严为治,民吏歌之。

源复这个人说白了,只是仗着家门荫泽混日子丶志大才疏的庸碌之辈,能力不足又偏偏很有想法。甚至他入州后哪怕天天蹲州府里睡大觉,都要比如今给州事造成的破坏更小。

正是因为他乱命频出,让州内这些官吏们得以频繁的发号施令丶作威作福,官民之间频繁互动,自然也就难免滋生出大量恃权贪渎的事情。

那些奸猾官吏发起狠,石头里都能攥出水来,在汴州这个本就油水遍地的地方,会发生什麽情况自是可想而知。

而源复这个人,治民好用威令,用吏则只是一味宽纵,于是凭其一己之力短时间内就将汴州变成了一个贪污纳贿的乐园。

汴州官吏七七八八都涉足罪恶,加上一些原本就积存多年的弊病,在裴伷先的大力追究之下,大部分都被深挖暴露了出来。

涉事人员这麽多,所涉赃款自然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粗算之下达到了足足五十多万贯之巨。

须知宇文融括户数年,给朝廷财政增收才不过八十几万贯,当然这增出来的丁税是每年都有,可以在朝廷财政中长期度支使用。但裴伷先只是查贪一州便获钱如许,这成果自然也是非常惊人的。

五十多万贯还只是能够盘点估算的现钱而已,其馀所涉及到的赃物由于无法估算,所以也只是盘点记录下来,像是金银珠宝丶香料奇货等等贵重轻货,还需要打包送回朝中,由刑部再进行更加细致的盘点。

最终所得赃款,可能还要数倍于当下统计所得,再以此作为判决涉事罪官的一个数据标准。

除了这些可以带走的钱帛物品之外,这些罪官们各自还有大量的宅邸产业,价值无从估量,但也全都是令人垂涎不已的肥美产业。

有的罪官或非汴州当地人士,或者有意别处发展,也会将赃款挪出在别处置业。

诸如张岱认识的那位汴州刘司户,便以贪赃所得在洛阳坊间置办了一座家宅,妻儿皆在洛阳生活,而他也准备秩满后落户洛阳,以便于寻求仕途发展的机会。

不过其人现在倒不用为此操心了,接下来怕不是得投身到岭南大开发的事业当中。

这些罪官们的产业,城外的庄田则会再收隶州府,用以发补民户欠田。汴州乃是窄乡,许多在籍民户授田不足丶或者乾脆就没有授田,如今括出闲田出来,自然要尽快发放给他们投入生产,以增加赋税。

这些罪官各家侵占田产累加起来足有几千顷之多,换言之在汴州境内有几千户人家因为他们的贪婪而无尺寸之田,全无耕织之业,同时又佃租其田,接受这些人多重的剥削压迫。

至于其他的宅居邸店等各类产业,挪又挪不走,留作官营的话,如今州府大半官吏都已经被拿下,也根本没有人手进行妥善经营,那也只有就地发卖一途,变换成为赃钱一并呈送入都。

等到案事告一段落后,裴伷先再着员将张岱邀入州府来,抬手递给他两卷文书,一份是源复之前写给他的那一张三万贯的欠条,另一份则是洛阳北市一处店铺的地契。

「使君这是何意?」

张岱举着那一份店铺地契,一脸诧异的望着裴伷先发问道。

「日前用你钱货鱼服入州,曾言不会让你血本无归,结果入州后钱货俱无,总要给你一份补偿。这一份赃产是州官置办,今我令家人以钱五千贯赎出,将此做给你的补偿,你满意吗?」

裴伷先闻言后便随口解释道。

「这丶这怎麽好意思啊!使君肯邀我共事,已经让我深感荣幸了,况且那些钱货本也是施给州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