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3章 生是和党,死是和鬼(2 / 2)

加入书签

说到这,和珅顿了顿,略微转了转身子看向一脸恭听状的赵安,「便拿你安徽试馆来说,堂堂试馆为何破败至此?真是因为历任巡抚丶布政蠢笨,不知试馆门面重要?非也!乃是无利可图耳!

世间嚷嚷多为利来,人间熙熙多为利往。

你安徽的漕运丶盐务丶税关.哪一处不是利益交织?

你若想在安徽有所作为,触动的岂止是安徽本地那点势力?没有京中的奥援,莫说你是署理巡抚,便是实任巡抚又如何?朝中无人,纵是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无用。」

赵安沉默,知道和珅所言非虚,他能在安徽初步立足与其说靠的是老太爷给的「神器」支持,不如说是和珅这个大清权相在挺他。

没有和珅,他的名字老太爷恐怕都记不住!

但和珅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麽?

很明显,是让赵安知道他能有今天的一切全是因为和珅,而不是别人。

从今往后凡事都当以和珅马首是瞻!

「中堂教诲的是!」

赵安向前趋了半步,抱拳却是另一番话:「下官也知为官难,没有中堂便没有下官的今天.只是下官愚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首要在于实心任事。若一味钻营,结党营私,恐非长久之道,亦有负圣恩。」

言下之意竟是想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噢?」

看着赵安的和珅眼中神色发生些许变幻,他见过太多急于投靠自己的官员对他极尽阿谀奉承,百事百依,与其说是官,不如说是磕头虫丶应声虫,鲜有像赵安这样明知依靠自己才能飞黄腾达,却又有所坚持的。

一个有原则丶有能力,又懂得变通的人,远比那些唯唯诺诺的应声虫有价值!

不过嘛,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结党营私?」

轻笑一声后,和珅摇了摇头,「有禄你想多了,本官所为不过是替皇上分忧,团结能臣干吏共襄盛举罢了。皇上春秋鼎盛,但亦需我等臣工同心协力,方能保这大清江山永固,盛世绵长

譬如你赵有禄在安徽欲以工商兴省,然户部在那诸多关税上卡你一卡,工部于你那工程上参上几本,吏部拖着你想用的官员任职不办,你如何办事?

若有本官在朝中为你转圜,这些难题不就迎刃而解?」

言罢,和珅搓了搓被炭炉烘的有些发烫的双手,「你赵有禄能有今天固然是皇上和本官对你的破格任用,但说到底你赵有禄不是蠢人,说是顺杆爬也好,说是投其所好一门心思钻营也罢,你做的每一件事皇上和本官都看在眼里,也都认可着。

今日你刚到本官便来看你,一是想瞧瞧你赵有禄何等人物,二亦是让你自己有所抉择。」

潜台词再明显不过。

思忖片刻,赵安抬头,目光清澈且无比坚定道:「下官年轻识浅,日后在地方施政难免有仰仗中堂之处,若中堂有所差遣下官必当尽力而为,以报中堂知遇之恩!」

「是个明白人,不枉本官过来这麽一趟。」

和珅抚掌轻笑,「日后有何难处尽可来找本官。」

说着,将一直把玩的暖玉放在桌上,「这小玩意儿算是我给你的见面礼,京中严寒把玩可暖手。另外,你好歹是个二品官,住在如此简陋之处实在委屈,我在崇文门附近有处小院还算清静,明日便让人过来接你过去居住,也方便等候皇上召见。」

「中堂厚赐,下官却之不恭!」

赵安不加思索便伸手拿起那块暖玉,触手果然温润,「至于住处,下官多谢中堂美意,只下官觉得住在这试馆虽简陋,却能体察本省进京士子之艰辛,于下官了解安徽情弊或有裨益,故而,还是不动的好。」

和珅微「嗯」一声,笑道:「既然你坚持那我就不勉强了,你一路颠簸也是累的很,且好生歇着,静候圣谕。」

说罢,和珅重新戴上风帽,展现出的雍容华贵气度与这试馆陋室格格不入。

「下官恭送中堂大人!」

赵安欲送和珅下楼,未想和珅摆了摆手示意他留步,房门再次打开,和珅微笑踏出在几名黄马褂侍卫的簇拥下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楼梯口。

楼下的钱主事等人,自始至终大气都不敢喘。

试馆外,三百多八旗健锐营的护卫于严寒中执刀立矛一动不动。

清一色,全是黄马褂。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