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生是和党,死是和鬼(1 / 2)
第412章 生是和党,死是和鬼
和珅!
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字令得赵安心脏都似为之停止跳动,房内空气也似瞬间凝滞。
世间竟有如此俊美男子!
赵安知道和珅是美男子,但怎麽也想不到其竟然保养的如此年轻。
印象中老太爷退位时和珅四十多岁,现在最多也就四十初头,可看着真就跟三十岁的人差不多,翩翩君子这个成语用在和珅身上最是恰当不过。
前世那位王胖子的扮相和表演简直是对和珅莫大的侮辱!
此时的赵安心中肯定剧震,面上却竭力维持着平静,不敢露出一丝大惊小怪的样子,旋即「叭叭」甩袖,毫不犹豫屈膝向着眼前的大清传奇人物跪了下去,恭声道:「下官安徽署理巡抚赵有禄参见中堂大人!」
坐在旧木椅上的和珅仿佛身处自家府邸装修豪华的精舍,看着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直将屁股高高撅起的赵安,嘴角那丝笑意更深了些。
半响,淡淡道:「赵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谢中堂!」
赵安依言缓缓起身,保持谦恭状态,不敢直视和珅。
「赵大人少年俊杰便简在帝心,又以弱冠之龄膺任二品大员,如今奉旨进京面圣却甘居此等陋室,这份清廉自守倒是做得十足。」
和珅对赵安的目光不无欣赏,赵安这人的长相用英俊不好形容,只能用务实来形容,就是给人一种踏实可信能干的感觉。
搁前世套上西装拍个正式照的话,大小也是个科级领导派头。
如此面相别说和珅了,老太爷见了都要点点头。
和珅的称赞赵安自是不敢随意接口,未想和珅话锋忽的为之一转,直视赵安微微笑道:「就是不知道赵大人这份清廉是真心克己呢,还是做给皇上丶做给本官看的?」
赵安当即欠身道:「回中堂,安徽贫瘠京中试馆年久失修乃是实情,下官此次奉旨进京能有一隅安身已是万幸,何敢挑剔?至于清廉与否,非是做给人看,而是为官之本分,下官为人亦重实务不喜虚文。」
闻言,和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欣赏,他阅人无数,似赵安这般年纪骤登高位的面对自己的突然驾临还能如此沉稳应对丶言辞得体,实属罕见。
一个少年老成的评价当即便在心里给了。
旋即却笑道:「赵大人若真是务实不喜虚文之人,去年那八万两当作何解?」
送礼这种事跟赵安打造的人设肯定是不相融的,且矛盾的很。
赵安的回答却是:「中堂难道不觉得这八万两正是下官务实的明证?」
「噢?」
和珅何等精明之人,不禁莞尔一笑:「你这说法确有道理,不过本官怎麽觉得你赵大人是拿本官的银子办你自个的事呢?」
言下之意当初你在恒利贷的十万两是拿扬州府学的借读费用做担保,如今包括扬州府学在内的江苏各府学借读费用一律归内务府收取,内务府又是和珅管着,这不就是拿和珅的钱办自个的事麽。
其实这个说法也挺无赖的,毕竟府学搞借读是赵安的主意,没有赵安就没有借读一说,内务府又怎麽可能凭空多出一大笔借读银子呢。
但赵安肯定不能说和珅无赖,何况和珅未必不知道其中关节,只是拿这事做个话题罢了。
因此,很认真的回道:「禀中堂,下官以为只要能办事,花谁的银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银子花出去能不能成事。能成事,再多的银子也得花。不能成事,权当赌输了,下官这条命还了便是。」
「有意思。」
和珅抬手轻轻摸了摸玄狐大氅光滑的皮毛,细细打量眼前比自己小了二十岁的年轻人,「你可知此番进京面圣,乃本官在皇上面前替你进言之力?」
「中堂提携之恩,下官铭记于心!」
赵安赶紧再次欠身,一脸诚恳状,「下官入仕日浅,只知尽心王事丶以报皇恩,于朝中情况一无所知,不知皇上召见下官所为何事,又当如何奏对,还请中堂大人予以指点一二!」
和珅听后哈哈一笑:「好一个尽心王事,以报皇恩!赵有禄,你倒是会说话的很,也聪明的很,不然也不会有今天。」
这声「赵有禄」听的赵安心中一喜,很明显和珅对他是接纳也是认可的。
说话间,和珅缓缓起身走到炭炉边,手中把玩着一块看着就价格不菲的暖玉。
「有禄,你可知庙堂之上空有一腔忠君报国之心,若无臂助亦寸步难行?皇上日理万机,臣子无数,能时刻关注于你?这朝中六部运转,军机议事,每日奏摺多如牛毛,若无人替你周旋,你的条陈能否顺利上达天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