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二品大员(1 / 2)
第337章 二品大员
算算时间,给老太爷发去的精修删节版报告可能还没送到承德,因为得先经京师过一下,这怎麽直接就给自己转正了?
赵安估计和庆遥报上去的大捷有关,事后他问过庆遥怎麽报的,结果答案让他都觉得脸红。
没文化,真可怕。
但就算是庆遥那份夸张的捷报效果,照规矩地方官报捷朝廷是要派人过来核验一下的,避免夸大浮报丶杀良冒功什麽的。
只有核验无误,兵部和吏部才会根据地方官上报的有功人员事迹和功劳拟定封赏,然后统一报皇帝批准,整个流程下来最快也要一个月。
结果捷报刚上去,一个实任布政使的奖励就下来了,怎麽形容这种感觉呢,就跟到店里买包烟将店主找的两个硬币随手塞进老虎机,结果全屏闪动飙的一声中了个大BRA。
完全想像不到,挺叫人惊喜的。
排除所有不可能,那就只能有一个可能,三生义父和中堂暗中拿遥控器偷偷捏了下。
不管是和珅出力还是老太爷真的爱材,实任布政使意味着赵安在清朝官场上踏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从三品跃至从二品,用后世官制形容,其实就是由厅进部。
或者说练气终于筑基,从此在修仙界也能耀武扬威了。
后世,五十岁之前能进部的后面有很大概率上国字头,赵安才多大?
便是不打算反清,就这麽实打实干,四十岁之前恐怕也能混个军机大臣丶协办大学士,谥「文襄」,发挥好的来个「文正」都有可能。
可惜,赵安必须反清,没办法,谁让同嘉庆结下梁子呢,还欠了老太爷和福长安一笔高利贷。
借钱,他没问题。
还钱?
那是哲学问题,与现实无关。
虽然清朝有很多十几岁就荣升国字头的满洲少年贵胄,但即便赵安现在户籍归了内务府,属皇帝包衣奴才,这个升官速度也够吓人的。
满打满算从实任江安粮道到实任安徽布政,也不到十个月。
整个清朝历史上,就他这升官速度,屈指一算,不过四五人而矣。
没什麽好说的,谢主隆恩去呗。
京里这次过来宣读晋升旨意的不是宫中侍卫,也不是吏部的人,而是一位内阁中书。
内阁中书是七品官,相当于内阁秘书,虽然内阁如今名存实亡,朝政由军机处掌握,但内阁仍旧是不少官员镀金的好地方,里面任职的官员也十分清贵,军机处不少满汉章京都是从内阁调过去的。
随行的还有四个内阁笔帖式和三十名步军统领衙门派出的八旗护军。
这是规制。
赵安过来时这帮京里来人也被眼前的大生产活动现场看的目瞪口呆,倍觉稀奇,留用的几个巡抚衙门工作人员正在热情为「京爷」们讲解活动意义,并按规矩奉上辛苦费用。
人人都有。
这种小事根本不须赵安交待,回头有帐就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