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6章 乖乖,坟头要炸(2 / 2)

加入书签

这简直是鲤鱼跃过了龙门,不,是直接飞升九天啊!

巨大的狂喜如滚烫岩浆瞬间将老丁掩没。

「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后,本应放声大笑的老丁突然僵住,继而嘴巴微张,喉咙里不断发出「嗬嗬」的抽气声,拿着邸报的双手更是抖得厉害,连带着身子也开始抽搐起来。

坏了!

马教授叫老丁这模样吓了一跳,好在见过不少童生得知自己考中秀才后失心疯的模样,知道这是欢喜病,二话不说上前赶紧将老丁扶着坐下,同时伸手猛掐其人中。

「老爷,您这是怎麽了!」

带着儿媳过来的王氏见了这一幕吓的失声大叫,儿媳秦氏也吓的呆站在那,正不知如何是好时,老丁在马教授的「抢救」下终是缓过来了。

看到夫人瞬间,老丁就欢喜的眼泪直掉:「夫人,咱那孙女婿当上藩台大人了,当上藩台大人了!」

王夫人为之一愣:「真,真的?老爷,可开不得这玩笑!」

「夫人,是真的,千真万确,邸报明发天下的,赵大人简在帝心,圣眷正隆啊!」

马教授将掉落在地的邸报捡起递给王夫人的瞬间,突然怔住:孙女婿?赵大人啥时候成丁县令孙女婿了?

我记得赵大人的夫人不是姓罗麽?

不对,赵大人身边好像还有个小妾,难道说丁县令把自家孙女嫁给赵大人当了小妾?

乖乖,真要是这样的话,这丁大人看人眼光可真准,舍了孙女一下把狼套住了!

妈的,我咋就没想到的。

马教授心中失落落的,好像错过什麽。

旋即又精神一振,赵大人年纪轻轻就官居二品大员,这要再过几年还得了?

自个可是赵大人的亲信,也是赵大人府学的接班人,将来赵大人能少得了提携于他?

越想越美,越美越想.

「真是我的好孙婿,好孙婿!」

书房内,老丁的笑声无比洪亮,笑到最后好像不拍一下他那装有秘密的铁盒不得劲似的。

王夫人看清邸报所写,瞬间,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当初丈夫说要把孙女嫁给赵安那孩子,她一开始还不太愿意,是丈夫说赵安这孩子脑袋瓜子好使,小小年纪就当了七品官,将来肯定有前途,这才松口同意,不过也替婉清委屈,毕竟那赵安身边有个姓罗的寡妇,这嫁过去虽说是当妻,可怎麽瞅都像是当妾。

结果没想到赵安这孩子不是有前途,而是大大有前途,年纪轻轻就当了二品官,这将来还了得!

婉清有福了噢。

秦氏也欢喜着,自家侄女婿荣升藩台,她这当婶婶的能不开心麽。

高兴坏了的老丁这会跟个小孩似的在书房到处转,心情比马教授还激动,跟孙女婿的藩台比,他这个五品的海门厅同知算个屁!

藩台本就是一省大员,这还署理巡抚,意味着安徽一省都是孙女婿说了算,根据造反前准备三阶段理论,孙女婿只要在安徽好生经营,养出一支强大的反催收队伍出来,那三年之后白莲教一旦起事造反,「小贷党」便能利用白莲造反扩大势力范围,到时候兵强马壮的别说欠债不还了,就是把债主杀了又怎滴!

他爱新觉罗家的江山不也是从汉人手中抢去的麽,如今汉人再抢回来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风水轮流转嘛。

这麽一寻思,自家孙女婿那哪是高升藩台,分明就是离龙椅又近了一步!

不知婉清那丫头生孩子没有,孩子是男是女,这要是男孩,他这个老太爷可得好生教导,因为这孩子将来肯定是储君。

嗳?

孙女当皇后,重孙子当太子,啧啧,老丁嘴角咧的就跟坟头冒烟似的!

要炸,要炸啊!

兴奋地的直搓手,旋即冲出书房来到院中朝一众下人喊道:「还收拾这些破烂作甚,不要了,都不要了!」

「啊?不要了?」

一众收拾东西的下人叫老爷这话弄的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别听老爷的,该干什麽就干什麽。」

王夫人赶紧走出将丈夫拉了进来,「哪能都不要,总不能到了海门样样重新买吧。」

「嗳,夫人刚刚不是说全都重新买麽,怎麽现在又舍不得了?」

老丁笑着走向马教授,很是亲热地抬手拍向马教授肩膀:「马大人,待老夫到了海门安定下来,马大人无事时可要多来看看老夫噢。」

这一拍让马教授受宠若惊,连连点头:「下官正愁找不到理由去看望大人呢,大人放心,下官回头铁定去看望大人。」

「老夫后天便启程,老夫这一走,扬州这边的事就请马大人多费心…」

老丁欢喜之馀考虑的事情比较多,主要是孙女婿在扬州这边的产业,如咸丰行同兴隆号,先前他当这甘泉知县可以照顾到,但如今他要去海门任职,扬州的事情不方便直接插手,官面上除了这位马教授,也没其他人拜托了。

马教授肯定是拍着胸脯应承下来,笑话,这些可都是赵大人的产业,不用任何人打招呼,他也得动用一切关系帮赵大人把产业搞起来。

又客套一番后,马教授告辞回府学,后天再过来送老丁一程。

人走后,老丁脸上的笑容仍是未减,夫人跟儿媳也是欢天喜地在那说着要给婉清寄些东西,正说着,老丁却想到什麽,突然上前一把拽住夫人的胳膊道:「陪我去趟恒利钱庄!」

「去钱庄干什麽?」

王夫人不解,家里又不缺钱,好端端的去钱庄做什麽,就算要卖东西也当去当铺啊。

老丁解释道:「安徽那边眼下闹灾荒,朝廷又让咱孙女婿当安徽藩台,我琢磨着孙女婿手里肯定缺钱,唉,我这当祖父的也帮不到他什麽,不如就给他借点银子嗯,我这五品同知怎麽也能再借个十几万两吧。」

言罢,意味深长看了眼夫人和儿媳,「记住,我们丁家再苦再穷,哪怕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不能穷了咱的好孙婿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