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升官正四品(2 / 2)
「听说是殷阁老入宫面圣,说服了陛下,成立中书门下五房。」
「陛下已经下了谕旨,中书门下五房设在内阁下,设置正四品中书检正官,再设五房公事,选调年轻实干官员担任。」
竟然是殷士儋?
苏泽有过很多猜想,没想到竟然是殷士儋入宫面圣,说服了皇帝。
他到底是怎麽说服的?
比起其他,苏泽更关心这件事,苏泽问道:
「殷阁老是如何说服陛下的。」
申时行疑惑道:
「好像是殷阁老真的要致仕了,给陛下上了辞表。」
沈一贯说道:
「那殷阁老的辞表,应该已经到了通政司。」
苏泽站起来道:
「先去通政司,看殷阁老的辞表。」
众人也跟着苏泽站起来,一起冲向通政司。
大明的公文流转透明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很多明代大臣的笔记中,都有大量摘抄的奏疏。
朝廷发生什麽大事,官员们就会冲到通政司或者有司衙门,直接摘抄奏疏。
苏泽一开始的时候也不适应,后来也就慢慢适应了,看来大明才是真正的透明政府。
等苏泽到了通政司,通政司前已经开始排队了。
这些都是来打听中书门下五房成立的消息,苏泽见状不妙,立刻拉着众人,从通政司的后门进入司内。
今日通政司后,苏泽立刻来到经历司,找到了忙的焦头烂额的经历官徐叔礼。
「殷阁老的辞表?」
徐叔礼没想到苏泽竟然要看这个,他从一堆奏疏中翻出殷士儋的辞表。
苏泽直接接过这份辞表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苏泽直呼好家夥!
殷阁老你这套国体论,怎麽看起来这麽眼熟啊?
但是仔细一想,殷士儋这套理论其实也是符合历史大势的。
一个很反直觉的历史事实,从工业革命到一战前,君主制是在不断的加强的。
工业时代以后,君主手里的资源大增,压倒了曾经能压制王权的贵族封君阶层。
法国丶俄国丶普鲁士,都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依靠地税的封君地主,再也无法抗衡君主。
而且要进行工业生产,发展工商业,也需要一个强势的君主,必须要进行中央集权。
没办法,进入近代以后,培养新式军队丶组织对外扩张殖民丶打破关税壁垒,这些都是需要一个强势的政府才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各国几乎都选择了强化君主制。
所以殷士儋的选择其实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就是强化君主的地位,通过将进一步的尊皇,来获得民族向心力。
这点在本身就强调忠君的儒家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殷士儋的这份辞表,切入点也十分的巧妙,苏泽小学教育入手,在小学教育中强化忠君的内容,这是他的业务范围,任何人都挑不出刺来。
皇帝也立刻准奏,日后大明所有的小学,每日清晨都要念诵忠君的教育誓词,用来强化蒙童忠君爱国之心。
苏泽不由感慨,这帮老狐狸实在是太厉害了。
教育是什麽?是一个国家最底层的操作代码。
在小学教育植入大量忠君的内容,这可不是以往儒家教育忠君那麽简单。
进入近代以后,国之所以为国,就是所有人都会思考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国族认同。
国家和民族,其实就是所有国民想像构建的共同体。
忠君教育,等于将皇帝嵌入这个共同体中,让皇帝成为所有国民共同认可的纽带。
正因为大家都是大明皇帝的子民,大家才是一个国家的同胞,一个民族的同族。
而小学教育必然会推广为全民教育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国族认同会永远强化下去。
朱明皇室的地位,也就会超过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拥有神圣的法理。!
殷士儋放弃自己心学的学术坚持,构建出大明帝国最底层的国族认同,他对隆庆皇帝的付出确实太大了。
就在这个时候,系统也弹出了结算报告。
【《请重设中书门下五房奏议》通过。】
【中书门下五房成立,你成为第一任中书检正官,领导中书门下五房。】
【中书门下五房,成为内阁的辅助执政机构,为内阁提供政策谘询和工作辅佐,逐渐成为大明最重要的机构之一。】
【中书门下五房逐渐成为政务官系统的大本营,推动了官僚系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
【「流水的阁老,铁打的中书门下五房」,日后成为深层政府的象徵,饱受民间抨击。】
【国祚不变。】
【威望值+500。】
【剩馀威望:3050】
果然自己逃不掉这中书检正官了。
苏泽微微叹息。
按照系统的意思,中书门下五房竟然成为深层政府的象徵?
也对,这种政务系统等于长期在朝的执政系统,久而久之自然会诞生自己的意识。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了。
这个新成立的中书门下五房,还要自己一点点经营,想到这里,苏泽感觉头更大了。
——
十一月三日,隆庆皇帝通过海瑞奏疏,任命苏泽为正四品中书检正官。
中书门下五房成立,下设五房:孔目房丶吏房丶户房丶兵礼房丶刑房。
紧接着,苏泽作为第一任中书检正官,开始给中书门下五房搭建框架。
孔目房为文书处理的机构,负责给内阁担任政务秘书,保管中书门下五房的公文,负责上传下发公文。
日后孔目房对外对接通政司,对内廷则对接司礼监,为中书门下五房的核心机构。
吏房顾名思义,负责对接吏部,督导和吏部有关的事务。
此外内阁刚刚获得的七品以下官员的任命权力,吏房负责拟定人选名单,再由阁臣勾选合适的人选。
户房对接户部,与户部会商预算,更新每年的《会计录》,并且督导六部九卿衙门的预算使用。
兵礼房对应兵部和礼部,同样是内阁和两部之间的对接机构。
刑房对接刑部,在重大司法案件的时候,负责案件的覆核工作。
在刑部遇到无法处理的司法判决的时候,刑房出具司法解释。
每一个房,设置主司一名,正五品。
中书门下五房要怎麽选官,再次成为朝堂上下关注的焦点。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