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新官上任(1 / 2)
第436章 新官上任
不过苏泽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他升官了!
打开系统,看向自己的人物卡:
【主线任务,升官四品,已经完成!】
【任务奖励:每月模拟次数+1】
——宿主:苏泽——
年龄:30
籍贯:南直隶太仓县
官品:中书检正官(正四品),日讲官,东宫讲读。
威望:3050(每日+50)
模拟次数:每月3次(剩馀3/3)
持有道具:【模范毛笔】(蓝色),【家庭装种植毯】(紫色),【翻译年糕】(蓝色),【事后画册】(橙色,剩馀2/5),【飞鸽传书】(紫色),【记忆宫殿香囊】(橙色),【万病药】(橙色)。
新主线任务:升官从三品。
任务奖励:橙色道具抽奖次数*1。
————
终于,升官了!
升官之后,加了最重要的每月模拟次数,日后苏二疏就要进化成苏三疏了!
对于苏泽来说,从现在开始,他正式进入到了重臣行列!
所谓重臣,就是要有自己的班底,担任一个部门的正印官。
苏泽以前担任过户部郎中,但这仅仅是户部下一个司的主官。
包括苏泽担任过的其他官职,都不是一个部门的主官。
一个部门的主官,和其他官员是完全不同的。
一部之主,可以掌握整个衙门的公印,整个部门都要在主官的意志下行事。
一部之主,手掌整个部门的考核人事之权,下属见到都是战战兢兢的。
这一步,已经是很多官员一辈子努力奋斗的终点了。
但是对于苏泽这种要冲击阁老一级重臣的人来说,这才是起点。
执掌一部,是权力也是责任。
整个部门的兴衰都在你的手上,部门的成绩就是你的成绩,部门的黑锅就是你的黑锅。
能不能管理好整个部门,朝堂上下都在看着。
只有胜任了这个职位,接下来才有可能升迁去更大的部门,最终才有可能入阁。
苏泽这一步的起点是中书检正官,这就更具有挑战性了。
因为这是个从无到有新设的部门,也就是没有前人的制度可以参考,一切都要靠苏泽自己。
朝堂上下都在盯着苏泽,特别是那些因为中书门下五房设立而不满的官员们,都希望看到苏泽出错,然后弹劾他。
可以说,苏泽是给自己挖了坑,选择了一条最困难的迈向重臣的道路。
但风险巨大也就意味着回报巨大。
一旦苏泽将中书门下五房给弄顺了,真的做出成绩出来,那就再无人可以质疑他的政务能力,日后入阁之路就再无险阻了。
十一月四日,厢房中,挺着大肚子的赵令娴,正在给苏泽整理官袍。
正四品已经是绯袍了,赵令娴不厌其烦的帮苏泽抚平官袍上每一寸褶皱。
苏泽忍不住说道:
「娘子,这种事情交给别人做就行了,你还是安心养胎吧。」
赵令娴却固执的说道:
「今日是相公升迁的第一天,妾身当然要亲自送相公出门。」
苏泽也拗不过妻子。
夫妻一体,这些年随着苏泽的地位上升,赵令娴在京师贵妇中的地位也在不断的上升。
赵令娴也感慨,自己在家族众多姊妹中,嫁得实在是太好了。
同辈的姊妹,夫婿中最成器的也才迈入中级官员的行列,那他们的妻子在京师妇人的聚会上,连个配角都轮不上,只能算是个小透明。
而赵令娴早就是聚会上的焦点,如今苏泽已经正四品了,赵令娴在京师贵妇社交圈子也进入顶级行列。
「府上如果有人拜见,留下拜帖拒绝礼物,等为夫回来处理。」
「是,相公。」
苏泽还是很放心的,赵令娴持家有方,赵氏又是书香世家,自有一套驭下的手段。
别看赵令娴在自己面前柔柔弱弱的,但是苏府中的下人还是很畏惧这位主母的,苏府的仆役在京师名声也极好,从没有闹出过仗势欺人的事情。
苏泽交代完毕,前往皇宫,开始他作为中书检正官的第一天工作。
苏泽的腰牌用布囊包着,没有发出噼里啪啦的撞击声。
等到了皇宫前,守门的禁卫纷纷向苏泽行礼,虽然大家都认识苏泽,但是一名禁卫军军官还是站出来,对着苏泽说道:
「请苏检正出示腰牌!」
苏泽解开布囊,这名军官检查完毕,立刻让开道路。
这份腰牌也是昨天随着圣旨一起送来的,皇帝和内阁甚至都没有给苏泽交接通政司工作的时间,由此可见朝廷对于中书门下五房这个新部门的重视。
苏泽走入皇宫,中书门下五房身为内阁的秘书机构,苏泽第一件事自然是去拜见阁老们。
苏泽走入内阁,因为苏泽是提前出门的,此时内阁之中只有殷士儋。
虽然皇帝已经同意了殷士儋的致仕奏疏,但是隆庆皇帝还是请求殷士儋,先在内阁待一段时间,将前阵子的保生医局事务,以及殷士儋提出来的蒙学教育问题推动下去,等朝廷有了合适的接任者再离开内阁。
对于皇帝这个请求,殷士儋自然也没办法拒绝,所以他这段时间每天都加班,就是为了尽快做完手头上的事情。
没办法,殷士儋也是要脸的,如果长期赖在内阁,就会被士人鄙夷辞而不退,所以他加班加点,就是为了快点干完手上的工作。
殷士儋看向苏泽,看向这个让他致仕的「罪魁祸首」。
苏泽也有些尴尬,自己算计殷士儋,这位殷阁老却不计前嫌,帮着自己推动成立中书门下五房。
无论以前的关系如何,殷士儋对自己也是有恩的。
苏泽连忙上前道:
「拜见殷阁老。」
殷士儋已经是半离任状态了,这时候他的脾气反而好了很多。
殷士儋罕见的说道:
「初见子霖的时候,老夫还是翰林学士,谁能想到新科进士中的庶吉士,才几年时间就走到这个位置上。」
苏泽连忙说道:「下官能有今天,都是皇恩浩荡,也多赖诸位阁老的提携。」
殷士儋挥手说道:
「子霖不必过谦,老夫可从没有提携过你。」
殷士儋说道:
「也许过不了几年,老夫在乡间就能听到子霖入阁的消息了。」
说到这里,殷士儋也有些唏嘘。
大明最年轻的入阁记录,是弘治年间的阁臣谢迁。
谢迁是三十七岁入阁,按照苏泽的速度,他五年内说不定就能入阁了。
三十五岁的阁臣,这是何等恐怖的影响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