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6章 倭银贸易公司(2 / 2)

加入书签

「该公司所购倭银,准以九钱白银兑一枚银元。」

「并允许该公司依铁路公司为先例,在京师大宗交易市场发行公股,从民间募资以作营用。」

苏泽一气呵成,写完整本奏疏,最后写上了奏疏的题目:

《题请设专营倭银贸易公司疏》。

苏泽将奏疏递给武清伯世子李文全说道:

「请世子誊抄一份,再请太子联署吧。」

——

六月二十五日,武清伯世子李文全,向通政司递交了《题请设专营倭银贸易公司疏》。

与此同时,詹事府内的苏泽,将奏疏副本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题请设专营倭银贸易公司疏》由李文全提请,太子和宿主联署,奏疏送到内阁。

阁臣对于成立倭银特许贸易公司议论不一。

次辅张居正支持奏疏,认为可以解决钱荒问题。

三辅赵贞吉则反对和倭国大规模贸易,担忧倭银流通引起倭寇复燃。

皇帝将奏疏下发群臣共议,再次引发朝廷争论。

南方官员早就对银元不满,朝廷铸币让他们失去了对生丝丶茶叶等商品的定价权,北方的工业品也侵占了南方产品的出口利润。

民间出现流言,「所谓倭银公司实为太子敛财。「

又有传言,倭银公司募股排斥南方,名为专营,实际上北方权贵用来套利的手段。

——【模拟结束】——

【剩馀威望:1370。】

【若要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10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好家夥,苏泽知道阻力大,没想到这次的阻力竟然这麽大。

以武清伯世子李文全,和皇太子一起上书,竟然还需要1000点威望才能推行。

如果自己单独上书,需要的威望值更是海量的。

苏泽果断选择了「是」。

【威望值已经扣除,剩馀威望370点,已经在现实中完成上书,请等待奏疏生效。】

接下来就看系统发挥了。

——

六月二十六日。

李贵妃手持藤条,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子朱翊钧,她指节凸起,全身颤抖道:「逆子!」

在一旁的武清伯世子李文全,也同样跪在旁边,执行家法的是武清伯李伟。

「身为皇太子,你不谨言慎行,还惦记着倭银这点小利!」

朱翊钧被母妃喊道宫中受罚,本就不服气,他嘟囔说道:

「母妃这可不是小利,这是一年百万两银元的利润!」

「还敢顶嘴!」

李贵妃气的不行,但是一旁的武清伯却对李文全说道:

「逆子,太子说百万银元之利?」

李文全也是倒霉,奏疏上去之后,朝廷引发了朝议,他就被父亲不由分说拘谨在家执行家法。

今天又被带入宫中,跟着胖外甥一起受罚。

李万全简单将白银套利的过程说了一遍,这下子武清伯李伟的眼神也直了。

和女儿不同,武清伯李伟是过了很长时间苦日子,知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百万银元,这是什麽概念!

武清伯李伟在城外田庄种植土豆丶红薯等作物,加上育种育苗的钱,一年所得不过千枚银元。

这还是武清伯李伟一年到头都盯在农庄,甚至还要亲事农耕的收获。

可现在仅仅是组织舰队出海,就有百万银元的利润!

李文全很少和父亲交流,李伟也只知道他在澎湖种地,哪里知道海贸竟然这麽大利润。

李文全立刻说道:「父亲,妹妹,真有百万银元!」

「我在澎湖弄了一个殖拓商团,募集了五万银元,只要这倭银公司成立,就会立刻全部认购成股票!」

李伟想到了近日来最有名的铁路股票,不少勋贵都买了股票,据说直接卖出去都能赚上几倍利润,但持有股票的人却坚决不肯卖。

李伟也曾经捶胸顿足,失去了入股的机会,这倭银公司,要比铁路公司的股票更值钱?

李伟拦住了李贵妃说道:

「女儿啊,太子这也是为了大明社稷,如果真有百万银元的利润,陛下也会高兴的。」

李贵妃听到父亲这麽说,态度软化了一些,但是她还是说道:

「可是外朝流言这麽难听,本宫是怒这混小子非要出头,给陛下生事!」

李伟知道女儿性格,宽慰说道:

「陛下是明君圣君,哪有明君圣君怕事的?」

李伟这麽说,李贵妃也放下藤条。

李伟又详细问了儿子后,总算是明白了这倭银公司的套利方法。

听完后,李伟喃喃道:

「这世上竟然有银生银之法?」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太监的传唤声,原来是隆庆皇帝到了。

李贵妃听完立刻命令宫女过来帮着梳理妆容,李伟则将太子和儿子拉起来。

等到隆庆皇帝进入翊坤宫内,看到李家这麽一大家子都在宫内,又看到了匆忙间还没能收起来的藤条,前因后果也猜到了大半。

武清伯领着儿子向皇帝见礼,小胖钧也恭恭敬敬向父皇行完礼后,隆庆皇帝对着李文全说道:

「外朝议论皆由李卿的上疏而起,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众人目光落在李文全身上,李文全又将他在倭国的见闻全部说了一遍。

隆庆皇帝听得津津有味,听完之后感慨道:

「倭国区区弹丸之国,竟然有金银之盛,上天何其不公也?」

这时候小胖钧站出来说道:

「父皇此言差矣!」

隆庆皇帝笑着看着儿子问道:「哦?」

小胖钧虽然刚刚被母亲训斥,但是他如今已经跟着苏泽读了几年书,早已经对李贵妃的训斥免疫,他看着自己的父皇说道:

「倭国地小物薄,连硝石都不能自产,金山银山是稚子持金过市,反而是取祸之道。」

「今日我大明不取,西洋蛮夷也会在倭国套利,父皇难道要将重利拱手让人吗?」

隆庆皇帝听完露出笑容,他是为了小胖钧的成长而高兴。

性情大好的皇帝对着李贵妃说道:

「武清伯世子为钱法谋划,钧儿联署上书,也是了国计,都是忠的!就不用再罚他们了。」

武清伯和李贵妃连忙领命

隆庆皇帝又让李家人离开,然后对着小胖钧问道:

「钧儿,外朝反对倭银公司,甚至不惜造谣你这个皇太子,你可想明白了是为什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