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龙颜大悦!(2 / 2)
不仅仅成国公这麽想,在场有子弟在武监的勋臣也都这麽想。
诚意伯刘世延更是嘴都笑开了,只有他是将自己的世子送入武监。
刘世延好不容易才恢复家族爵位,他和别的勋贵不同,他需要将自家爵位稳固传承下去。
只要儿子继续进步,那自家爵位就稳了。
「教务长苏泽,赐金百枚。」
隆庆皇帝顿了顿,因为科场的潜规则,前一届进士还都卡在五品位置上,再给苏泽升官已经有些不合适了。
「追封其父母,再荫其子尚宝丞。」
在场众臣都是一阵错愕,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谢恩的苏泽。
追封父母这也是正常的封赏,这种荣誉性质的奖励,是给官员衣锦还乡的,苏泽的父母已经去世,这种追封也就是在家庙中增加祭祀规格罢了。
但是「荫其子尚宝丞」就很有讲究了。
恩荫也是有等级的,尚宝丞是正六品的职位,在恩荫官中也是非常高的起点了。
也就是说,苏泽的儿子就算是不科举,上来就可以成为京官六品。
更让百官玩味的,尚宝司的职位,素来都是留给重臣子弟的。
比如徐阶的儿子,徐琨丶徐瑛,是恩荫的尚宝卿。
紧接着,隆庆皇帝又着令兵部,将本次演武中优异人员列出来,皇帝要亲自在皇宫接见他们再行奖励。
这场隆庆四年末的阅兵终于落下了帷幕。
——
过了武监演武,詹事府也开始放假。
不过苏泽倒是也没能闲着,而是被兵部抓过去,商议年后向京营派驻见习军官的事情。
但这件事本来就是苏泽所倡,苏泽也推脱不掉,只能顶着兵部上下官员异样的目光,每日前往兵部报告。
到了年底,各大衙门也都忙着年终总结和考核,外任官员也会回京覆命。
苏泽的好友工部郎中傅顺,五月受命前往直沽修造炮台,这个月的时候直沽炮台修造完毕,傅顺也返回京师。
同样是苏泽的好友,工部郎中万敬,受命协助建造新式土楼,在京郊督造了两座水泥厂,也在近日才返回城内。
等两人一回京,苏泽就在家中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应和(傅顺字)兄,钦之(万敬字)兄!」
苏泽在府门前迎接二人,两人都带上了家眷,女眷和孩子被妻子迎去了后宅,三人就先来到了后花园中。
苏泽这座宅子还是两人帮忙修的,傅顺指着后宅说道:
「当年傅某在这里搬过砖的。」
三人哈哈一笑,苏泽又引两人登上了假山顶上的亭子。
这座亭子视野很好,苏泽闲暇的时候很喜欢在这里读书品茶,但是冬季的假山顶上风实在是太大。
赵令娴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办法,买来几块玻璃将亭子封住,这样就能不影响观景的同时,又在亭子里喝茶了。
这不就是玻璃暖房吗?
苏泽原本想过温室的计划,但是玻璃的成本现在还是太高,他本来准备等过几年玻璃价格降下来再推广。
可没想到妻子竟然走在自己前面。
傅顺和万敬都对这座暖亭十分欣赏,两人也想着自己回去也造一座。
喝上茶后,三人又谈起了公务。
万敬说道:
「两家水泥厂已经开工,产出的水泥品质也不错。」
苏泽在报纸上看到的消息,是两座水泥厂已经开工,靠着两座水泥厂的水泥,年前又有两座新式土楼交付。
报纸上的局势是一片大好,但是在万敬看来这还不够:
「但是受限于燃料,产能还是上不去。」
苏泽问道:
「难道京畿还没有足够的燃料吗?」
现在使用的水泥,是石灰丶矿渣丶石膏,经过高温煅烧而成的。
高温煅烧炉用的是煤炭,按理说京师不应该缺煤。
傅顺也奇道:
「我听说房山的煤矿已经扩产,产量也不错,不应该缺燃料吧?」
万敬叹息一声说道:
「为了京师供暖,工部下令京畿周围的堆煤场优先供应民用,能分给水泥厂的煤炭就不多了。」
「房山煤矿铁矿我也去看了,产量是不错,但是这些东西运不到京师。」
等万敬说完,苏泽这才明白了。
煤炭不缺,但是缺的是运力。
京畿地区的发展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在苏泽这麽一番折腾下,京师已经有了产业革命的萌芽。
如此巨大的需求下,让原本京畿周围的运输系统开始不堪重负。
能行车的就是官道,如今京师附近的官道十分拥挤,房山县距离京师并不远,但是这些煤炭需要运送京城附近的堆煤场,然后再分发给各个部门。
最先需要保证供应的自然是民生部门,绝大部分的煤炭都被制作成蜂窝煤,卖给京师的百姓。
剩下的工业部门,铁厂的锅炉是不能停火的,自然也要优先供应。
剩下的工厂,玻璃窑厂丶硷厂丶还有传统的瓷器陶器工坊丶铁匠铺,这些都是要煤炭的。
在冬季煤炭需求激增后,水泥厂自然就被排到了后面。
万敬也抱怨说道:「明明距离房山距离京师就百里路,这些煤就是运不过来。」
「如今工部也有议论,准备拓宽官道,但听说明年的预算要留给河工,实在拨不出这笔钱。」
万敬说完,苏泽也开始发愁。
工业发展也是需要地利的。
原时空为什麽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除了技术原因之外,英国内部发达的水运网络,也促进了各种原材料的运输,让各种工厂能整合资源,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商品。
江南地区为什麽适合发展工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发达的内陆运河网络,就是工业的血管。
京畿地区的水网条件其实也不错,但是这是东南方向的水网。
京师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西北方向,也就是山西地区的煤矿运输到京师。
陆运成本太高,还要优先保障城市采暖。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苏泽要将京畿打造成产业中心的计划就要破产。
这也会影响苏泽先北后南的产业政策,造成南北方政治势力的进一步失调。
苏泽看向万敬问道:
「钦之兄,你听说过铁路吗?」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