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2(2 / 2)

加入书签

不知是不是听说了这事,怕好苗子被别人抢走了,怀江府府学学政竟然连忙送了信来,还奉上了现任刘知府的亲笔书信,表示很欣赏他的才学,让他务必要早日入府城官学,言辞恳切。

看得赵丰年好笑不已,也回了刘知府跟府学学政的信,只说会尽快去入府城官学。

“青州太远了,确实不便。”

赵丰年跟顾子升提过周学政想替他引荐青州书院的江山长做老师一事,顾子升起先还为他感到高兴,后头知道青州那边只是给了一封邀请入学的信函,当时就不满了,此时听到赵丰年

说青州太远,怕他想起被人拒绝心里难过,赶忙附和。

“对对对,太远了可不方便,大叔大婶都在这里,你一个人跑去青州,他们铁定担心!要我说,是那刘伯远没眼光,也没啥好的,不如这样,你拜我老师当老师怎么样?虽然没有江伯远名声大,但是也能比过一大帮子人了!”

顾子升越想越觉得好,恨不得立马就去写信。

赵丰年早就猜到他有个很厉害的老师,而且两人从未断过通信,只是哪有替自己老师认徒弟的,当即拦住了他。

顾子升不太服气,等到晚上,越想越气,果然还是写了一封信说明了缘由,第二天一早就让人送去了京城。

京城这边,周立民这些日子过得既充实又空虚,充实是他远在怀江府的弟子三天两头来信,告诉他那位至交好友又干了什么大事,回回都叫他拍案叫绝,前几天还读到了一篇“赵秀才问何为抱效朝廷”的文章,字字珠玑,实在酣畅淋漓。

而空虚,自然是等信的那几日了。

今日又是取信的日子,周立民还在国子监,特意命下人取了信直接给他送到国子监来,等国子监的仆从说有他的信送到,周立民更是片刻都等不及就连忙取来打开。

上回正说到岚州底下各府城纷纷邀请赵秀才到他们府城书院官学读书呢,这次赵秀才应该考虑清楚了去哪里了吧?

是去青州还是去怀江府隔壁的晋阳府呢?他个人是推荐去青州府的,虽说晋阳府这两年出了好几个才学不错的,但毕竟青州书院有江伯远那人坐镇,绝对不会浪费了赵秀才的才学。

只是等他看完信,周立民当即拍着桌子气得直瞪眼。

正巧国子监监丞过来取书,见状很是疑惑。

“何人惹祭酒如此不快?”

“呔!好个江伯远,当真是不识货,赵秀才能给他当弟子那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他倒是还嫌弃起来了!这么好的弟子,他不要我要!”

监丞:起猛了,看见祭酒骂江大儒了......

以及,祭酒这莫不是看了哪里新出的跟江大儒有关的话本?

周立民这边为赵丰年叫屈,另外一边,傅青云也到了怀江府。

“这怀江府倒是比以前更热闹了。”傅青云隔着车窗看着前方排队入城的队伍,不禁感叹。

“算起来,老爷离开怀江府也有四十多年了,怀江府自然是越来越好的。”一旁的管家笑道。

傅青云也笑,“是啊,越来越好了,家里老宅都修整好了吗?”

“都齐整了。”

“一会儿进了城你们先送夫人、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