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1 / 2)
,那是积怨已久了,两村人光是见面看一眼就能掐起来,赵丰年头一回跟赵来贺去县城缴粮税的时候就曾看见过两村村民发生冲突,如今竟还是一样的。
上河村跟下河村本是一个村,这也是下河村村长说一个祖宗的缘故,后头因为产生了分歧分为了两个村子,问题就出在下河村想要多一点土地,因此围河岸开荒造地,导致上河村那一截河水河面抬高,某一年下大雨河道改道淹了不少地。
于是前两年又一场大雨,眼看下河村围起来的河坝也要破溃,下河村去上河村喊人帮忙,上河村没一个来的,下河村瞬间淹了三分之一的地,好在是人没事。
这下两村是彻底撕破脸皮了。
赵丰年想,这两人估计也是碰巧凑到了一块。
“牛大叔,王二叔,并非是我不肯帮忙,反而,针对你们两村,我确实有个想法,或许可以帮到你们,只是这个想法不容易做到,又或许说,根本就做不到,所以,你们两位还是请回吧,恕我帮不上忙了。”
两人急了。
“不是说有办法吗?你不说出来怎么知道我们做不到呢,我们上河村肯定全力配合!保证做到,至于下河村,做不做到管他们呢!”
“呸,我们下河村已经决定一切都听小赵秀才的了,我们才是一定能做到做好!”
赵丰年笑了笑,“我这计划的前提就是两村重归于好,这也能做到吗?”
两人懵了。
“两位还是请回吧,等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再来找我不迟。”
上河村跟下河村村长刚走出赵家大门,迎头就碰上了顾家村的人,两人当即对视一眼,连忙回村商量去了。
两人也是误会了,顾家村的人是来找赵来贺的,并非赵丰年。
年后,纺织厂越发火热了,厂里的麻布广受好评,都说这改良后的织布机纺出来的麻布跟以往的麻布大不一样,这麻布轻柔透气还耐磨,老少皆宜,关键是比镇上城里的麻布可便宜多了。
至于丝绸,那本身也不在平头老百姓的选择里,一时间,整个临县甚至府城,都兴起了过节送麻布的风潮。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顾子升的调令终于下来了。
怀江府同知,正五品的官。
顾子升收到调令还很惊讶,这是直接跳过了六品通判,直接升了四级。
“于同知去年就调走了,我还以为朝廷会再派人过来呢,没想到,竟叫我赶上了。”
赵丰年恭喜了他,顾子升却显得很惆怅。
“往后我岂不是要一个人在府城了,咱们见面的机会也少了。”
赵丰年却笑了,“这可说不准,我已经决定再过些时候就去府学读书。”
顾子升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年前那会儿我问你你还说在考虑呢,你真不打算去青州了?”
说来也是有意思,过年那会儿,怀江府隔壁几个府城的书院纷纷给赵丰年下了帖子信函,十分客气又诚恳地邀请他去他们那边读书,甚至还有封青州的,这可是跨了一个州!
虽说周学政提过帮自己引荐,届时有了消息再告诉他,但是赵丰年目前尚未接到周学政的递话,只当他暂时不得空,所以也没往这方面想,等看了青州的信,只当是周学政帮自己提了一嘴,那位江大儒怕是没看上他,碍于情面便给了他一张入学的凭证。
赵丰年一一回了信函,到了回青州书院那一封的时候,斟酌了许久,最后只表达了感激惶恐,说路途遥远,不便前去青州,他日定上门拜访求学之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