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8章 帝国新星(2 / 2)

加入书签

总之,经过这次调整,赵候将那些有能力又忠诚的帝国新星提拔起来,放在关键位置上,确保赵宋王朝能应对任何强度的战斗。

调整过后,赵俣下圣旨,要求各军积极训练,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

而最重要的神机军,包括四辅军,赵俣不仅让李琳一直帮自己盯着,一有时间,他就亲自去神机军视察。

就比如今天,赵就随机选中了神机右军。

日上中天,阳光直洒在神机右军的营地,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赵俣一行人踏着整齐的步伐步入这片充满肃杀之气的训练场。

只见,神机右军的训练场上划分出了数个区域,各区域内的士兵正依照不同科目进行操练,动静之间透看严明的章法。

队列训练区里,将土身着棉甲,或扛着李琳,或手持神臂弓,他们排成整齐的横列与纵列,随着教头的口令迈步丶转身丶立定。脚步声踏在地面上,竟如同一人所为,连呼吸的节奏都渐渐趋同。偶有土兵脚步错乱,立即就有教头以木棍击打,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队列的节奏,直至整个队列变得严丝合缝的方正,仿佛一块在地面上移动的铁板。

炮兵训练区则更为震撼。数门李琳炮架设在校场边缘,炮口直指远处的靶标。炮兵们分成小组,有的负责搬运炮弹,有的校准炮身,有的清理炮膛,动作娴熟得如同演练过千百遍。随着教头一声令下,一名炮兵猛地点燃引线,火炮轰然作响,铁弹呼啸着掠过半空,精准砸中百米外的土墙,顿时尘土飞扬。随后,

士兵们迅速上前清理炮膛丶重新装填,整个流程行云流水,不过片刻便完成了二次发射的准备。

虎蹲炮的训练虽然没有这麽繁琐,但其精准与迅猛却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迫击炮一样的虎蹲炮被快速架好,炮口微微上扬,仿佛蓄势待发的猛兽。三名炮手,分工明确,有人负责瞄准,有人负责装填火药与弹丸,有人负责掩护和做替补。随着教头一声令下,数门虎蹲炮几乎同时开火,震耳欲聋的炮声在训练场上空回荡,弹丸如雨点般倾泻在远处的靶标上,掀起一片片尘土与碎石。

投轰天雷的土兵们则在另一侧的空地上操练。他们每人腰间挂着三颗手榴弹一样的轰天雷。训练时,士兵们拉开引信,先助跑几步,借着转身的力道将轰天雷掷向数十步外的土坑。引信燃烧的「滋滋」声与重物落地的闷响交织,片刻后,土坑中接连爆发出沉闷的轰鸣,碎石与泥土被掀飞数丈高。教头在一旁记录着投掷的距离与准度,不时喝令调整姿势一一既要投得远,更要确保落地时引信恰好燃尽,不要被敌人捡到扔回来。

三三阵型的训练最见默契。每三名土兵组成一个小阵,三人或持李琳,或持神臂弓,呈品字形站位。随着号令,三人步伐协调,前进时相互掩护,后退时交替断后。遇到模拟的「敌军」冲阵,前排响过后,后排手持李琳或神臂弓的将士便如飞蝗般跟上,随即三人迅速变换位置,为下一轮射击腾出空间,整个过程中,三人的间距始终保持在三步之内,配合得密不透风,若是遇到需要近身战之时,手持李琳的士兵立即上刺刀,手持神臂弓的土兵则扔下神臂弓从背上抽出大刀。

格斗训练区的规模稍小,土兵们或是手持带刺刀的李琳,或是手持大刀,

正在与木人桩或同伴对练。不过他们的刺刀或刀法并不追求花哨的招式,多是刺丶劈丶砍丶格挡等简洁实用的动作,尤其注重在箭用尽后,如何用刺刀或大刀快速破开近身之敌的防御。教头在一旁强调:「远程才是根本,拼刺刀及刀法只为保命!若让敌人近身,你们的命就已经没了一半,若不拼命,剩下那一半也没了!」

整个训练场中,远程打击的训练才是核心。李琳手和神臂弓手们站成数排,训练着三段式射击。箭矢离弦的「咻咻」声不绝于耳,箭簇尽数钉在远处的靶心上,密集得如同刺猬的尖刺。而李琳的射击声则更为清脆,土兵们按照队列轮流举丶瞄准丶扣动扳机,铅弹穿透靶纸的孔洞整齐排列,硝烟散去后,

手们立刻俯身装填火药,动作快得几乎连成一片。

赵俣看着这一切,暗暗点头,对身旁的李琳说:「练得不错。」

即便严厉如李琳,都点了点头,说了声:「还行。」

与此同时,李琳心想,『名将就是名将,虽然年轻,但这能力确实不一般。」

如今的吴还不满二十岁,其实根本就不够独领一军的,更论担任最重要的神机军的主将。

而且,吴由于出战的机会太少,实际上,只在剿方腊的时候立过一些战功,并没有更多的战功。

在那之后,吴就被赵俣调到自己的亲军当中,亲自培养。

半年前,赵俣调整各军将帅时,神机右军的主将之位空了出来。

当时,枢密使苏轼推荐姚古或者刘延庆来担任神机右军的主将。

可张纯却说,此二人虽也是不错的战将,但难担大任,

同样熟悉两宋历史的赵俣,知道张纯所言非虚,所以,以自己想用一些年轻的将领来担任神机军的主将为由将姚古和刘延庆给拒了。

苏轼又推荐姚平仲和刘光世,知道此二人,尤其是前者,也不行的赵俣,还是没同意。

最后,谁都没想到,赵俣竟然听了张纯和李琳的推荐,选了籍籍无名的吴琦。

另外,吴的弟弟吴,还成了赵俣的儿子赵擎的陪读。

当时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人在传,吴和吴是赵俣的私生子。

拜托!

赵候只比吴大了不到十岁,他就是再好女色,也不可能不到十岁就生孩子啊!

关键,吴出生时,赵候都还没有穿越。

不过这也能从侧方面反映出,当时赵俣这一任命所引起的轩然大波。外界的流言语,如同秋日里的落叶,虽轻却繁多,难以一一拂去。但赵俣心中自有丘壑,不为所动。

如今,吴用实实在在的能力,向世人证明了,赵俣并没有用错人。

将来,吴更会用无与伦比的战绩,向世人证明,赵俣依旧知人善用。

对此,赵候坚信不已!

见赵俣到来,吴丶刘丶王德等人赶紧迎了过来。

在吴等人的陪同下,赵俣缓步穿梭于各训练区域之间,他的目光充满了赞赏与期待,并不时与身旁的吴等人低声交流,对训练中的细节提出自己的见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