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办出营业执照,踏上风头浪尖(2 / 2)
钱进去厨房想把管大宝叫出来当客人。
管大宝那边行头却都准备好了,叼着烟上灶开始炒菜:
「老弟你开馆子,我当哥哥的不得来帮一把?再说你这大厨是我徒弟,今天是打虎亲兄弟,做菜靠师徒啊。」
后厨无比热闹。
厨师炒菜丶帮厨切菜,火焰熊熊舔舐锅底,多多多的切菜声如同马蹄作响。
钱进没辙,只好先去招待客户。
大厅里坐满了人,主要是被海报吸引来的普通市民,拖家带口,就为了那口肉包子和大肉卷。
至于奖励的猪头肉和烧鸡?那些东西寻常人家不敢想。
其实人民食堂的菜不贵,定价的时候,钱进托了人说情,价格定的比国营饭店要便宜。
菜单是钱进和楼小光反覆琢磨定的,主打经济实惠丶家常味道:
主食很丰富,五分一个的白面馒头,八分一碗的大米饭,肉丝面一大碗只要三毛五,三鲜水饺一斤是五毛,蛋炒饭一大盘,那也不过是两毛二。
炒菜品种丰富。
麻辣烫和烧烤全进饭店了,另外还有火锅供应,只是现在天气热,火锅还不上席。
炒菜方面,洋洋洒洒五六十道菜,这比国营饭店更有排场。
钱进知道改革开放后商务宴请多,而且早期大家条件不行,还不讲究食不厌精丶脍不厌细,更没法讲究排场。
所以即使人民食堂主打的是服务人民群众,一样可以接到商务单。
他计划好了,等到过个三两年随着社会上有钱人增多,随着顾客开始讲排场,他那时候升级出高级餐厅来。
怎麽做高级,没人比他更懂了!
现在菜多但便宜,醋溜白菜是一毛五,葱爆豆腐是两毛,木须肉卖三毛五,红烧肉比较贵也不过是八毛钱。
另外还有主打的烧鸡,不管是风乾鸡还是烧鸡,统一是一块钱一斤。
这两款鸡也是明星。
现在能做烧鸡的饭店不多,主要是大饭店才会自己烤烧鸡,小饭店根本没这东西。
钱进给后厨一早送去了大型烤炉,楼小光没辜负钱进的期望,他从国营饭店带回来了烤鸡的手艺,香料配方无需钱进费心,饭店烧出来的鸡色泽枣红油亮,皮酥肉嫩,离老远就能闻到那股混合着肉香和料香的霸道气味。
另外饭店的猪头肉在全市是独一份的。
因为不光要卤还要熏烤。
卤煮的猪头肉糯软喷香,再送入熏烤炉里熏上半拉点,最后出来的风味很独特。
一块块猪头肉被斩成大块,码在粗瓷大盘子里端上桌,立刻引来一片赞叹和吞咽口水的声音。
跟国营饭店里一样,现在是先点菜然后立马交钱交票,然后才能坐下上菜。
于是收银台处,姑娘们甜甜脆脆的声音接二连三:
「同志,您消费一块八毛,送您一个肉包子——噢,再来一盘蛋炒饭?那合计是两元二分和四斤粮票丶半斤肉票,送您一个大肉卷!」
「周师傅,带这几位同志去十二号桌。」
「同志您要来点什麽?如果您急着吃饭,那建议您尝尝我们的水饺,韭菜鸡蛋丶三鲜丶芸豆肉丶大葱肉和鱼肉馅,这五种水饺您看看怎麽搭配?」
「……」
生意跟预想中一样火爆!
中午开业,大厅里座无虚席,门口还排起了等位的队伍。
钱进提前布置了凳子。
这方面他们不用花钱,西坪生产大队送木头,突击队有木工,全是实木板凳,美观又结实。
等位的人在外面贴墙一字排开,这时节权当晒太阳了,另外还有免费的糖块和茶水服务……
在他们前面的长桌旁边立着一块醒目的大牌子:
「人民食堂新品上市——红粉肠,经济实惠,美味可口!每斤4.4毛,无需肉票丶只需粮票!」
炉子里新烤出来的红肠被端上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长桌上摆着不锈钢铁盘,整根整根地红肠摆在上面,主打一个诱人。
那油亮的色泽,那饱满的卖相,那扑鼻而来的香气,不管是不是要进饭店吃饭的顾客,看到了都得凑上来问一句:
「嚯,这啥味儿?这麽香!」
「红肠啊?嘿,比副食店的便宜啊,四毛四一斤?副食店要八毛呢!嗯,看着真不错!」
「给我来两根,尝尝鲜!」
「我要一根,带回去给孩子尝尝!」
盘子里放了切成薄片的试吃品。
得知不要钱可以免费品尝,十几只手一起伸上去,哗啦一下子便空了一盘。
钱进没辙,只好安排人给发试吃的红肠片,不管男女老少,按人头发放,一人就发一片。
有些人为了能免费吃几片红肠,宁愿排老长的队。
有实力丶有条件的不品尝,都是上去直接买。
按照钱进要求,服务员售卖之前都会做个说明:「我们红肠便宜,但不是纯肉香肠,是淀粉肠,里面肉比较少。」
「想吃肉多的可以等傍晚过来买鱼肉香肠,那里面鱼肉多,价格也不贵,一斤只要五毛钱……」
香肠里肉不多不是事。
只要好吃就行了!
人民食堂的淀粉红肠味道比副食店里的纯肉香肠还要好,毕竟配料更丰富,钱进从商城买调料买采油,灌香肠的时候舍得用油用料。
这点从顾客们尝过后的反应就能看出来:
「这香肠真是香,没愧对香肠这个名字,好吃……」
「看这些油,一捏往外冒油呢,四毛四一斤不贵啊……」
「给我来二斤,这东西挺好,以后家里来亲戚了,一块钱买两斤半红肠能当一道硬菜……」
长条桌前迅速排起了长队。
服务员忙得不可开交,收钱收票丶递红肠。
「人民红肠」一炮而红!
其受欢迎程度当天就超过了烧鸡。
因为它价格更便宜,携带更方便,既可以当菜,也可以当零食。
男人用它下酒可以,妇女用它下饭适合,孩子吵闹的时候切一块当零食哄孩子,比糖块还管用。
提前两天准备的红肠在一个中午便哄抢一空。
下午过了饭点还是有人过来排队买红肠。
另外买红肠花钱后一样可以送东西,这让它更受欢迎。
后面一直好几天,人民食堂到了饭点,顾客都是络绎不绝。
至于买红肠给的人更多。
平时便有小孩提前来帮大人排队买红肠,跟中秋节时候让孩子们排队去占位买月饼一样。
红肠香气浓郁,后面整条街道都是它的香味。
泰祥饭店生意迅速的门可罗雀。
但他们没辙。
他们已经领教过钱进的厉害了,当初坑钱进的马师傅被辞退赶回海卫市老家去了。
加上饭店员工拿的是死工资,生意好不好都是这个钱,无非少了作威作福的机会罢了。
这样他们当中有的人对于饭店被抢了生意还持以暗喜的心态。
没了顾客,也没了活。
工资照发不用干活。
多好!
甚至他们自己都去支持人民食堂的生意,买红肠!
人民饭店生意的火热是钱进早有预期的,倒是红肠的疯狂热卖超出他的预料。
四毛四一斤的红肠,似乎一下子就风靡了全市。
不管学生还是工人又或者机关单位的员工,现在中午都得自己带饭。
这种情况下红肠成了个好选择。
大人一顿饭带上半斤红肠菜两毛二,能下酒能下饭,比吃菜味道好还方便,价格上稍微贵一点点,老百姓能接受,所以他们买的很凶。
饭店门口的长条桌,已经无法满足汹涌的人潮。
钱进当机立断,安排建筑队过来在饭店旁边空地上,连夜用木板和彩色塑料纸组建起个小房间,简单收拾后,饭店在上面挂了「红粉肠专售点」的牌子。
可惜现在不敢往外展示塑封机,否则对红肠进行真空包装,那保质期可以更久,都可以成为海滨市的市民去外地走亲戚的礼物了。
因为红肠的火爆,饭店增加了足足十二个人,专门负责灌肠熏烤,三班倒全天忙活。
另外炉子升级,钱进又给买了个更大的炉子送去后厨。
熏烤炉日夜不息,里面挂满了一排排等待蜕变的红肠,浓郁的烟熏香气往外侵袭,最终几乎笼罩了半个泰祥农贸市场!
因为价格实惠,物美价廉,钱进命名的红粉肠被市民给换了称呼,换成了人民红肠。
进入十一月开始,气温有所下降,钱进估计红肠的销售热度也会有所下降。
因为这东西料太多丶味真足,突然吃很惊艳丶偶尔吃很喜欢,接连吃那人的胃口就受不了。
可是事实跟他预想的不一样。
11月的生意一样出众!
钱进观察了一下发现,他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21世纪物资充盈,红肠这东西接连吃不行。
当下老百姓哪能吃到什麽好东西?
他们平日里买红肠是解馋用,不是肆无忌惮的吃,所以进入11月后,销量还是很高。
因为吃不到腻歪的水准。
另外红肠的销售范围也扩大了,有人晚上偷偷骑着自行车到人民红肠专售点批发几十根,他们用泡沫箱子装着,跑到更远的居民区或工厂门口叫卖,也能很快卖光。
严格来说,这是投机倒把行径。
但打投办被上级单位严厉劝诫,已经不准随意行动了,他们每次行动都得接受工商局的审批。
而审批十有八九不通过。
徐卫东晚上来找钱进喝酒,铁打的汉子突然之间颓丧了。
马红霞已经回家了,钱进准备自己收拾两个下酒菜。
徐卫东从兜里往外一掏。
两根淀粉红肠!
钱进吃这个是真要吐了:「不吃这个了不吃这个了,我给你弄点好吃的花生米。」
他端上来两盘小菜,一盘酒鬼花生一盘午餐肉。
徐卫东自己掰了块红肠塞嘴里,看样子吃的没什麽滋味。
像吃药,一脸苦涩。
见此钱进冲他翻白眼:「瞧你那个怂逼样子,怎麽了?活不下去了啊?突击队不给你分红了?」
徐卫东叹气说:「不是,我是丶我是想不通,你说我们那单位以前多风光啊,风光多少年了啊,结果我去上班这没两年,怎麽突然成了过街老鼠?」
钱进说道:「别说你们单位,就算一个职业,时代要淘汰它的时候也不会去打个招呼。」
「还记得我当初跟你说过什麽吗?」
徐卫东一口酒焖下去:「搁以前我还真不记得了,这几天我把你的话又翻来覆去的过了一遍,想起你的话来了——」
「打投办不是个好单位,进去端不上铁饭碗!」
钱进对他说:「一点没错,你听我的,去把工作辞了吧,我准备开一个副食品店,你当掌柜的。」
徐卫东一愣:「还丶还要开店?」
钱进无语:「这才到哪里?跟你说吧,以后每个月咱突击队都得至少开一家店铺!」
「行了,你回来吧,我给你个突击队大队长的位置,以后你肯定能混出个样子来。」
徐卫东一拍桌子站起来:「行,我听你的。」
钱进笑了起来:「我还以为你舍不得打投办的工作呢。」
徐卫东说道:「还真舍不得,但我更信你的眼光,你说怎麽走,我就怎麽走!」
又是一口酒下肚,他还是忍不住感慨:「当初为了能进打投办,咱是花费了多少心血和力气?」
「结果屁股一转,我要从打投办变个体户了,变成我以前抓的人了!」
钱进说道:「要不是你有打投办的工作经历,要不是你在里面有人,你以为我还会让你来当掌柜的?」
他上去捏着徐卫东的肩膀给他松松骨:「东哥,听我的吧,以后个体户更吃香!」
徐卫东尽管相信钱进,可听到这话还是震惊的无以复加。
然而钱进知道,只要走在政策允许的路上,只要踏踏实实做生意,八九十年代这二十年,会造就无数的财富神话。
个体经济的浪潮,已经汹涌而来。
而他带领劳动突击队此时正站在这浪潮的最前沿。
这还不够。
他要踏上风头浪尖!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