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5章 钱副指挥写指导文件(2 / 2)

加入书签

同时办表彰大会和动员大会的提议通过了表决,郑国栋当即让秘书离场去进行准备:

「把咱们海滨市所有基层主要干部都要叫来,嗯,要召集到生产队长一级!」

钱进咋舌。

这家伙可要开好大的会议了!

各公社丶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就得超过一千人。

郑国栋继续说:「为了加强对抗旱救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高效指挥,我决定,立即成立海滨市抗旱救灾工作指挥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由兆新同志担任总指挥!」

他抬手鼓掌,韩兆新起身鼓掌与众人点头示意。

然后郑国栋试探的问韩兆新:「你的指挥部大概怎麽安排领导架构?你是回去准备一下再公布还是?」

韩兆新想了想说道:「直接公布吧,先公布一个,嗯,领导架构草案,有需要增减的回头再说,到时候来个理论结合实际。」

郑国栋闻言笑了起来:「说的好,领袖同志说过嘛,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那就从实践里来定班子。」

韩兆新点头。

这不是头一次组建抗旱指挥部,以前是有组织架构留存档案的。

他让秘书去找了档案,对照档案迅速的设置出了核心架构:

「副指挥由以下同志担任:分管农业水利的赵文武同志丶市水利局张成南局长丶市应急办李向东主任。」

「成员单位咱们无需再重复,现在在场的都是其中一员。」

「另外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负责日常协调调度。指挥部实行24小时联合值班制度,灾情信息必须第一时间上报!」

「还有一旦旱情升级,将根据需要,增设由水利丶农业等领域高级工程师和技术员组成的专家组,提供决策支持!」

等韩兆新念完主要架构后,郑国栋的目光再次投向会场中后部,然后他使了个眼色,两个人低头讨论起来。

接着郑国栋冲王振邦招手,三个大领导跟小学生课堂开小会一样,弯着腰凑一团窃窃私语。

讨论了两三分钟三人起身,韩兆新突然说:「副指挥要增加一个人。」

「鉴于钱进同志在前期虫灾应对工作中表现突出,尤其在信息收集丶分析研判和具体执行层面,展现出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为最终战胜虫灾做出了特殊贡献。」

「那麽经过有关领导推荐和国栋同志决策,经研究决定,破格任命钱进同志为市抗旱救灾工作指挥部副指挥,直接参与指挥部核心决策与协调工作。」

这个任命很炸裂。

如同将一个伪娘扔进了男子重刑犯监狱,顿时引起了的震动。

一道道目光瞬间聚焦在钱进身上。

韦斌此刻也得高看钱进一眼。

一个供销总社的部门负责人,竟然被破格提拔进入全市抗旱救灾的最高指挥核心,担任副指挥!

这在整个海滨市的干部任用史上也属罕见!

惊讶丶疑惑丶审视丶羡慕……

各种复杂的情绪在空气中交织。

王振邦对钱进是真不错。

他立马笑呵呵的说:「抗击虫灾的工作是我主管的,我做过几天钱进同志的主管领导,那麽我想要补充几句……」

他想要给钱进站台。

于是主任同志详细介绍了钱进在虫灾中力挽狂澜的表现,又介绍了这份至关重要的气象预警报告由来,将钱进大夸特夸。

许多干部听的连连点头。

毕竟不能跟领导对着干。

再说了救灾可不是好活,有些干部觉得把一个年轻人塞进高层决策组还挺好的,因为老同志们不可能24小时连轴转的熬,年轻同志可以!

钱进本人这边心头剧震。

有一说一,他着实没想到自己会被赋予如此重大的责任。

韦斌立马推了他一把,他也立刻站起身挺直腰板说道:「感谢各位领导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负重托!」

韩兆新点点头,示意他坐下:「钱进同志担子很重,指挥部的工作需要你尽快进入角色。」

「我这边的工作暂时差不多了,那个什麽,待会散会后,相关同志留一下,我们指挥部核心成员开个短会,细化分工。」

会议继续进行,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围绕抗旱工作,结合自身职责,初步汇报了想法和面临的困难。

会议持续到中午才结束。

散会后,钱进作为新晋的指挥部副指挥自然被留了下来,与各位大领导坐在了一张桌子上,一起开了一个简短的指挥部内部会议,明确了各自的分工。

钱进主要负责综合协调丶信息汇总分析和部分应急方案的初步拟定。

从这点能看出来,韩兆新比王振邦更适合去管事,当然这也正常,他是海滨市的行政工作负责人,平时就是管事的。

钱进对指挥部安排给自己的工作很满意,这正好能发挥他的强项。

他确实适合负责信息和应急方案丶技术推广这些工作。

会议结束后,钱进跟领导们一起吃了市府食堂,他一个年轻干部混在一群中老年干部里相当惹眼,惹得好多人对他侧目并打听。

吃过饭他没有回单位,而是给韦斌打了个电话,直截了当表明态度要回家去搜集资料制定防旱应急方案。

韦斌自然放行。

防旱是第一要务!

钱进回家进书房,告诉马红霞一声『谁都不准到楼上打扰我』,然后反锁房门拿出了金箱子。

我不是抗旱工作先进分子,我只是抗旱知识和成功案例的搬运工。

各类跟抗旱相关的书籍先到了手里,他又仔细挑选找到了一本《海滨市建国后自然灾害总纪录》。

这本书很有用。

里面对80年这场大旱做了专题记载,里面记录了很多旱情发生后上层决策上和基层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有成功经验的介绍也有失败教训的总结。

不过这个世界海滨市乃至国家应对灾情的时间有了变化,一切不可能跟书本上记录内容一样,所以它只能当个参考资料。

重点还是根据未来的科学防旱资料,制定出一份现在详实可行的应对方案。

钱进把自己反锁在书房里两夜一天,困了在书房里睡躺椅,醒了就得继续笔走龙蛇。

这样他总算写出了一份让他满意的方案。

他以「分级响应」丶「水源调度」丶「工程节水」丶「技术适配」为核心原则,洋洋洒洒手写了上万字,制定出来的旱情应对方案都可以当教案了。

本来指挥部成立第二天一早还要开一次全体碰头会,钱进在电话里说了自己正在进行的宏伟作业,所以这个碰头会就迟了一天。

晚上钱进又熬了个大夜,把抗旱方案又做了点增改,让它更详细。

至于遣词用句他没在乎,反正会有秘书来干这活。

转过来的大清早,钱进顶着熊猫眼下楼准备骑摩托车去市府开碰头会,结果有一辆黑色小轿车停在了楼下。

司机看到他后赶紧下车拉开车门:「钱副指挥,王主任安排我过来接您,在接下来抗击旱灾的日子里,我是您的专属司机。」

钱进心里一暖。

王主任真行啊。

左邻右舍看到他上车,更是热情的跟他打招呼:「行啊,钱总队,混上贝贝车啦?」

「这小轿车阔气,以前咱居委会张主任——呃就是张红波,他可没坐上过小轿车。」

「老孙我看你是昏了头,张红波那狗草的能跟钱总队比吗?」

钱进莞尔一笑,低调上车赶紧走。

今天是指挥部第一次全体成员碰头会,洋洋洒洒又是一屋子人。

钱进顶着熬夜的黑眼圈进入会议室,韩兆新瞅了他一眼,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换成一句关心:「这才两天,你怎麽这个样子了?」

「熬夜写了点东西。」钱进嘿嘿笑,将一份墨迹初乾的《海滨市抗旱救灾初期工作指南(草案)》摆在了韩兆新的面前。

韩兆新快速扫了一眼,然后皱起眉头开始仔细看。

他起初用手指一行一行的指着看,很快头也不抬的招招手:「给我一支笔。」

秘书立马递上钢笔。

韩兆新画了一条线后不满:「我要红的!」

但还是没抬头。

在场的干部们便奇怪了,二把手这是在看什麽呢,竟然这麽专心?

同为副指挥的水利局局长张成南冲钱进开玩笑:「钱副指挥你是可以的,刚上任就让咱们所有同志等了你一天才见到你。」

有些真心话总是用开玩笑的方式讲出来……

钱进这一刻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

他没法争辩,只好简单解释了一句:「昨天正好查到了重要资料,所有精力都在那几张纸上,实在不敢动弹,否则灵感就断了。」

说着他指了指二把手手里的稿件。

他的意思很简单。

你有意见的话,冲二把手说去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