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钱副指挥写指导文件(1 / 2)
第315章 钱副指挥写指导文件
刚过七点半,市府那栋庄严肃穆的苏式主楼里便熙熙攘攘起来。
被一早叫来开会的各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挤进了位于三楼的会议室。
门窗紧闭,但是窗帘大开,外面的阳光照进来很灿烂。
让人心烦意乱,因为有些刺眼了。
长方形的会议桌铺着墨绿色的呢子台布,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印着单位名称的搪瓷茶杯。
参加会议的人员陆续入场,个个步履匆匆,神情严肃。
除了海滨市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外,又来了很多单位的头头。
什麽市计委丶农委丶经委丶水利局丶农业局丶财政局丶气象局丶供销总社丶交通局丶治安局丶卫生局丶民政局等所有与「农」和「水」沾边的委办局一把手,以及武装部丶消防支队的负责同志,均已到齐。
每个人的座位前,都提前放好了一份还散发着油墨味的文件复印件。
钱进跟在韦斌身后走进会议室时,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
作为供销总社的外事办主任,他本不够格参加如此高规格的全市性工作会议。
但韦斌在接到通知时特意强调,市委办公室点名要求钱进同志一同与会。
这个「唯二」的邀请,让钱进在踏入会场时,立刻感受到了许多道带着探究和审视的目光。
他不动声色地在韦斌身边靠后的位置坐下,面前同样放着一份文件。
八点钟,一把手郑国栋在秘书的陪同下,步履沉稳地走进会议室。
他脸色严峻,眉头紧锁,手里也拿着一份相同的文件。
没有多馀的寒暄,郑国栋径直走到主位坐下:
「同志们,现在开会!」
他扬了扬手中的文件,「今天这是个紧急会议,不废话了,咱们只研究一件事:抗旱!」
会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在座的各位,想必都已经在刚才看过了这份文件。」郑书记的声音提高了些,带着一种沉重的压力,「报告的来源和可靠性你们不需要怀疑,咱们直接讨论报告的核心结论。」
「唉,这个结论对我们海滨市丶对全省乃至华北地区都非常不利。」
「气象预测显示,未来三个月,我市及周边区域,遭遇持续性丶高强度乾旱灾害的风险极高!夏季降水将显着偏少,高温天气可能频发,形势非常严峻啊!」
随着他的话语,会议室里响起无奈咋舌声和纸张翻动的哗啦声。
尽管之前民间已有乾旱的预感,但当这份盖着国家权威机构印章的预警报告白纸黑字地呈现在大家眼前,那种冲击力依然很巨大。
农业局长看着文件上「降水量可能低于常年均值50%以上」的字样,脸色很不好看。
水利局长那边盯着「河流径流量预计锐减」的表述,跟前者成了难兄难弟。
气象局领导一个劲摇头,时不时还要掏出手帕擦擦铮亮的脑门。
情况不妙!
这四个大字,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开会的领导都跟农业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他们上个月刚刚从特大虫灾的阴影中走出来,然后这个月又来了更厉害的天灾。
有干部忍不住感叹:「妈的,流年不利,这是刚出虎穴又进狼窝啊。」
郑国栋不说话,低着头看着报告一个劲抽菸。
其他人来了胆量,纷纷抱怨起来。
然后不知道什麽时候,郑国栋抬起了头,然后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看到一行干部抱怨的有骂娘的有哭丧着脸的更有,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说道: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老天爷的事情我们管不了!但是,抗旱保收丶保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天职,是我们所有在座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需要讨论更不需要骂娘,我直接宣布吧,从现在起,全市上下,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要把抗旱救灾工作,当作接下来一个季度,全市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接下来我不管你们是这个局还是那个所,反正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抗旱展开,一切资源都要向抗旱倾斜!,这是死命令,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馀地。」
他目光炯炯地扫视全场,然后对二把手韩兆新点头。
根据具体到事件行政首长负责制,救灾这种事是二把手的主场。
郑国栋跟韩兆新搭班子工作的很愉快,两人没有权力之争。
所以郑国栋负责起头,后面的具体工作就得由韩兆新负责。
韩兆新不客气的站起来,语气比郑国栋说话要严厉的多:
「国栋同志已经给大家做过动员了,我不废话,咱们这里的都是老同志,了解我的脾气,那我直说吧。」
「回去以后各相关单位,立刻根据职责分工,拿出切实可行的抗旱应急预案。」
「水利局你们是主力军,现有的水库丶塘坝丶机井丶渠道,能用的水资源,必须科学调度,精打细算,一滴水也不能浪费了。」
「农业局——老邵,你别低着头了,给我抬起头来!今天中午要立即组织技术力量下乡,指导农民采取一切可能的保墒丶节水措施,推广抗旱技术!」
「供销社,」二把手的目光特意在韦斌和钱进身上停留了一瞬,最后挪到了韦斌身上,「韦社,你们要确保抗旱所需农资,如农膜丶抗旱剂丶以及可能需要的改种补种种子,得供应充足,渠道畅通啊。」
韦斌立马点头称是:「请各位领导同志放心,我们单位一早就在做这个准备了。」
「另外我单位已经增加了抽水机和柴油的采购保障工作,并联系了工厂对农村地区已有抽水机进行了维护保养,以及坏机维修工作,会尽量保障深水井的出水。」
韩兆新对此满意点头:「很好,韦社是榜样,各位同志要学习啊。」
他转头:「气象局呢,你们也是先锋军,一定要密切监测天气变化,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实施人工增雨。」
「财政局必须确保抗旱资金及时到位……交通局和治安局你们要保障抗旱物资运输的畅通和安全……其他各部门,都要无条件服从服务于抗旱大局!」
韩兆新不是靠动荡年代乱来上位的,他是正儿八经的学院派,乃是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工作能力极强。
这点从他的部署水平就看出来了,清晰有力,条理分明。
各个单位都接下了任务,顿时,大战在即的紧迫感出来了。
部署完核心任务后,他又进行了更细致化的工作安排。
最后他安排结束对郑国栋点头,又把指挥棒还了回去。
郑国栋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水,润了润有些乾涩的嗓子,话锋一转:
「接下来我要提的一件事,是关于原定于近期召开的《全市抗特大麦蚜虫灾先进集体及个人表彰大会》工作啊,这方面大家有什麽看法?」
治安口的领导乾脆直接的说:「还能有什麽看法?我看还是别办了,赶紧全心全意的抗击旱灾吧,等到咱们成功熬过旱灾,到时候再办更大的表彰大会。」
坐在下面的钱进点点头。
这是能干实事的领导。
结果王振邦提出了异议。
他放下茶杯摇摇头,说:「各位同志我有不同意见。」
「虫灾过去了,我们在面对这个所谓黑虫妖的入侵时打了个漂亮的反击战,将它们一举歼灭,保住了农民的麦苗。」
「这是一场胜利,上下齐心做到的胜利,我作为指挥领导小组的组长,认为这个表彰大会还得开。」
「我知道,有同志犯嘀咕了——哦,你老王想上台领奖?你想当榜样?你想出风头?」
「不是那麽回事!」王振邦配合的摆手,「我们必须得清楚,这场胜利对于刚刚经历绝望的农民和基层干部来说,意义非凡。」
「这表彰大会,是对他们付出和牺牲的认可,也是提振士气的重要活动,所以绝对不能轻易取消!」
韩兆新抽了口烟,皱眉说:「但毕竟抗旱才是燃眉之急。」
王振邦看向郑国栋:「国栋同志,你怎麽说?」
郑国栋笑了起来:「你找对了援军,我的想法跟振邦同志一样,这个大会,不仅不能取消,不仅要办,而且要办得更隆重,更有声势!」
「同志们,虫灾我们胜利了,这充分证明我们的干部队伍是能打硬仗的,我们的人民群众是顽强不屈的!」
「这份胜利的喜悦和凝聚起来的精神力量,正是我们接下来迎战旱灾最宝贵的财富!」
他目光扫过全场,加重了语气:
「不过这场表彰大会怎麽办,那得有技巧,我认为应当将原定的《全市抗特大麦蚜虫灾先进集体及个人表彰大会》,与即将全面展开的抗旱救灾动员工作进行紧密结合。」
「把大会名称做个更改,改成《全市抗特大麦蚜虫灾先进集体及个人表彰大会暨全市抗旱救灾动员大会》!」
他顿了顿,清晰地说道:
「我们要用表彰先进来激励斗志,用总结虫灾胜利经验来鼓舞士气,同时,也要在这个大会上,向全市人民发出最响亮的号召:向旱灾宣战!」
「我们要把抗击虫灾时那股子『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劲头拿出来,用到抗旱救灾这场新的战斗中去!这就是大会的核心任务!」
钱进顿时点头。
对对对。
领导还是有水平的。
郑国栋往两边招招手:「来,同志们都讨论一下,谁有想法可以踊跃发言嘛。」
会场出现了一阵低声的议论,随即大家脸上都露出了赞同和振奋的神色。
韩兆新第一个响应了他的提议:「国栋同志的想法好,领导人同志刚说了,脑力劳动者也是光荣的劳动人员,那我们也可以说,精神动员同样是战斗力。」
大领导统一了意见,而且三把手本来也是这麽个意思。
那压根没有讨论的必要性了。
现在就是脑瘫坐在这里也不敢提出异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