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9(1 / 2)

加入书签

脚。

【已经八十多岁的张柬之见大势已去,首先自请退出权利的漩涡,他上书请求去襄州养病,李显一口应下,并加封了张柬之襄州刺史的虚职。

功臣集团被攻破, 以武三思为首的外戚占了上风。

外戚集团权利扩张后, 武三思继续武周时期的政策, 打压一切反对自己的势力。

首当其冲自然是功臣集团的另外四人, 崔玄暐被贬为汉中刺史,次年敬晖被贬为滑州刺史, 桓彦范被贬为洺州、袁恕被贬为豫州刺史。】

*

武周

李显听这五人被贬, 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反而觉得自己此举得当, 权臣集团是一大隐患, 必须干净利落的处理掉。

至于任用外戚韦氏,李显也觉得自己没错, 在这种情况下登基,他能依靠谁?

再说, 韦氏和自己同甘共苦,她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母后。

虽然李显心里这么想,但是他还装出一副惧怕的模样,浑身颤抖。

经过这十多年的流放,李显再也没了当年的锐气,若时光倒流,他定不会傻乎乎的和他家母后硬碰硬。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韦氏常劝李显的话,李显也听到心里去。

特别听神迹所述他家母后还是把江山归还给李唐,只要熬死武则天,自己仍旧是皇帝。

当年他家母后扶持他弟弟上位,不就是因为李旦听话么。

武则天看着李显懦弱的模样,眼中多了几分探究,武则天没再多说什么,继续听神迹所述,她决定再给李显一个机会。

一旁的李旦继续装透明人,自打李显进京后李旦轻松了不少,起码他家三哥分走了他家母后的注意力。

此后求生则变的简单许多,但李旦同时又多了一分担忧,他担心自家三哥会把自己当对手。

只是李旦没想到他家三哥竟然会和武三思为伍,虽然是为了制衡功臣集团。

但是武三思离太子之位只一步之遥,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和他一条心呢?

若自己登基,定不会重用武家后人。

*

唐太宗,唐

“不知他会如何平定外戚篡权。”李治攥起拳头,心跟着紧张起来。

虽然他家父皇和自己说过,要以学习的心态对待后朝之事,李治当时一口答应了,但是他发现真的很难。

毕竟这是他们大唐未来之事,心情怎能不跟着波动。

“大哥,你觉得他会如何呢?”李治问李承乾,李治从小就很李承乾很亲,他觉得他家大哥特别有本事,只是不知为何他家父皇还不立他家哥哥为太子。

李承乾想了想,既然权利的平衡已经打破,自然要用另外的势力制衡外戚势力,比如提拔寒门之才。

李承乾最近一直在完善科举制度,而李泰则在完善唐朝的贸易,这些都是他们从明朝中学习的经验。

“三弟觉得他该怎么做?”李承乾没回答,而热反问。

“继续收外戚之权,卸磨杀驴。”李治道,李治的眼中有着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果断。

【随着其余四位大臣被贬,以武三思为首的外戚之权再次扩张。

眼见武三思再次权倾朝野,王同皎看不下去,王同皎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婿,亦是神龙政变中的功臣。

当初唐中宗李显犹豫不决时,是他劝谏李显去玄武门。】

唐太宗李世民虽不知神迹所述的神龙政变具体为何,但是听到玄武门之时,唐太宗李世民大概能猜想出发生了什么。

“陛下,如今无玄武门之变。”长孙皇后只看唐太宗李世民的神情便知他心中所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