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7(2 / 2)
后期的夏言虽然耿直,但前期的他在朱厚熜面前也是毕恭毕敬,曲意讨好。
夏言写得一手好青词,所谓青词是道士上奏天庭所用的符箓。
众所周知,朱厚熜后期痴迷道法,因此对青词写得很好的夏言更有好感。
除此之外,夏言还是嘉靖帝朱厚熜的诗友,朱厚熜每次写诗都给夏言看,夏言还把朱厚熜的诗刻在石头上。
嘉靖帝朱厚熜还让夏言填写诗词。
这一阶段,君臣的关系特别的美好,所谓的蜜月期。】
天幕中出现卡通皇帝和卡通大臣,只见他们一起提笔写诗,头上几个大字,“君臣和谐!”
*
永乐年
“就这是忠臣?这不是谄媚的小人么!”朱高煦忍不住吐槽。
“二哥,人无完人,之前提到的王琼张熜等人不也谄媚帝王么。”朱高燧道,比起朱高煦,朱高燧长进了不少。
朱高炽点点头,他三弟成长了,他二弟…光长岁数了。
【嘉靖十七年,李时去世夏言成了内阁名副其实一把手。
嘉靖十八年,夏言因进献祭祀诏书,被加封为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以及上柱国。
夏言的权势比当年的张熜更甚。】
【朱高煦】:奸臣!奸臣!奸臣!
【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为臣者到底是忠还是奸也无法一概而论。
咱先看看夏言的政治主张。
虽然他斗倒了张熜,但还沿袭了张熜的一些政策,例如继续清田,防止土地兼并。
而对外政策上,他则坚持闭关锁国,他提出加强禁海令,禁止和西域任何贸易往来,并且封闭与蒙古的边境的贸易。
但对于外来侵犯,他又是强硬一派,提议与安南开战,提议与蒙古一战收复河套之地。】
“二哥,你怎么不吱声了?”朱高燧难得见他二哥如此安静。
“神迹说的对,人的好坏无法一概而论。”朱高煦满脸纠结,他不好评价这个夏言是好是坏。
你说他好吧,他闭关锁国要穷死大明。
你说他坏吧,他还坚持打外族。
【朱棣】:内政尚可,外政无能。
朱棣给出最中肯的评价,勉强算个庸臣。
【到嘉靖十八年,咱们能看出他们君臣二人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转折点就在嘉靖二十年。
嘉靖二十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咱们一件一件说。
第一件大事,武定侯郭勋之死。
武定侯郭勋是大明开国功臣郭英的六世孙,在大礼仪之争中站在朱厚熜一方。
郭勋在正德年间还立有军功,并且在正德年间他就是站在朱厚照一边,可以说他是皇权的支持者。
而到了嘉靖时期,郭勋更是利用大礼仪事件成为了头号功臣。】
朱厚照又默默的记下郭勋的名字,可用之人自然越多越好。
【站在皇权一边,自然就站在文臣集团的对立面,虽然郭勋之前和文臣集团的关系不错,但彻底站队后,立场不同情义不在。
何况,作为郭勋手中还掌握着部分京城兵权。
郭勋和文臣集团第一次交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