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8(1 / 2)

加入书签

是“李福达案“,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大案子。

李福达是正德年造反之徒,嘉靖五年,一名叫做薛良的人举报太原卫指挥使张寅就是李福达。

此案开审后,很快就证明了张寅并不是李福达,此乃一桩诬告案。

但张寅的儿子并不知案子已结,他去找郭勋求张勋救他的父亲。

万万没想到郭勋一插手,这事竟然翻案了,案子重新审理张寅被认定为李福达。

从而替张寅说话的郭勋被拉下水,众臣参本,认为郭勋和造反之人有所勾结。】

*

“文臣集团的正直品格哪去了?”赵匡美阴阳怪气,“如此手段,怎配做读书人。”

【文官集团本想通过这个案子扳倒郭勋,万万没想到郭勋没有扳倒,倒霉的确是他们自己。

嘉靖帝朱厚熜下场参与案件审理,最后证明张寅并不是李福达。

而审理案子的官员一律被革职处罚,给礼仪派文官集团重创。

但后来,武定侯郭勋的确有点飘了,朱厚熜下令让他清军役,但他没有立马领命。

此时有言官上书说郭勋和张延龄有勾结。】

提到张延龄,朱佑樘的脸色就不好看。

虽然他已经把张延龄处死,但想到张家仗着自己胡作非为,朱佑樘恨不得把他再弄死一次。

【别的朱厚熜都可以忍,但他不能忍郭勋和张延龄有勾结。

于是朱厚熜把郭勋先抓进大牢,随后以夏言为守的文官集团开始列举郭勋的罪过。

毕竟郭勋有功,朱厚熜并不想真对他如何,就像他之前几次罢免几次又任用张熜一般。

朱厚熜的目的就是敲打他们,让他们知道权利是谁给的,朱厚熜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绝对忠诚。

面对文臣的折子,朱厚熜看也不看,并且还让除去郭勋的枷锁,并再三叮嘱不可用刑。

明摆着就是让郭勋反省反省,而且对大臣复审郭勋的这个提议,继续留中不发。

到这,相比大家都能看出朱厚熜对郭勋的态度,但朱厚熜如此维护的郭勋,竟然死在了大牢里。】

第199章

朱佑樘已经见怪不怪, 他们连皇帝都敢杀何况一个大臣。

“爹,你为何不惊讶?”朱厚照看他爹不惊讶,他倒是惊讶了,若是以前他爹定破口骂。

“他们敢放火烧那小畜生, 敢下药害为父, 如今他们只杀了一个有罪的大臣, 为父为何要惊讶。”朱佑樘叹气。

人一旦没了底线, 读书的唯一用途就是用来洗白自己。

原本朱佑樘眼中的大明是太平盛世,如今朱佑樘彻底明白, 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是存在于纸面的太平盛世罢了。

阴谋交织的“太平盛世”。

“都是为父的错,若为父当年不放纵他们,他们怎敢如此藐视皇权。”朱佑樘又开始自责。

朱厚照安慰他爹,“爹,您虽助纣为虐, 但罪魁祸首是土木堡之变。”

朱厚照的安慰瞬间扎了老父亲的心, 助纣为孽……特别贴切……

“儿子, 为父想南巡。”朱佑樘一辈子没走出京城, 他知道南方到底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爹,现在还不是时候, 南方的水太深, 咱们得做好完全准备。”朱厚照不同意, “儿子不想马上继承皇位。”

朱佑樘…

“爹也不一定会死吧?”朱佑樘底气明显不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