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章 制霸欧洲!重铸帝国(一万字)(1 / 2)

加入书签

第163章 制霸欧洲!重铸帝国(一万字)

从古至今,用刚刚招降的敌军都是非常冒险的行为。

但如果邓肯给他们分田分地呢?

法兰克部落如今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王国,延续的还是日耳曼部落氏族制度,也就是大部分的土地和财富都掌握在首领贵族的手中,社会底层的人们只拥有少部分的财富和土地。

那些原有的贵族骑士想要保住土地财富必须归降邓肯,而底层的半自由民和隶农渴望通过战争完成阶层跨越,就更需要追随一个强大的领袖。

可以说除了法兰克骑士招降稍微麻烦一点,其他的部队基本上一两天就投降了。

甚至有一部分社会底层的半自由民因为没能加入军队而感到不满,因为这对好战的日耳曼人来说是一种羞辱,认为他们没有资格成为一个战士。这些人有点武力,但是没有家产,渴望战功翻身起家,最后他们也只能安置在莱茵河边境实行军屯管理。

任何时代都不缺亡命徒,更不缺愿意搏命翻身的社会底层人。

只要邓肯敢给机会,他们就真敢上!

守誓者之名,如雷贯耳。

最终邓肯集结了大概三万多人的部队,其中一万来人是法兰克部落降兵,两万多人是来自不列颠尼亚的二三线部队。

这三万多人里面,真正的正规军只有大概四五千人。

法兰西岛。

随着不列颠的援军抵达,巴尔顿丶加拉文丶德雷斯特等人开始沿途布防,真正的统帅是帝国军团的巴尔顿,他也算是一名老将了,早年驻守了莱茵河附近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巴尔顿十八岁就参军,成为帝国军团的一员,今年已经接近四十岁,算是中生代的将领之一。

其他人的年纪都比他小,总督大人有一个习惯,很喜欢用年轻人上位。

因为年轻人渴望功勋,更想逆天改命,愿意放手一搏。

就比如说一个叫做卡尔的小伙子,他今年才十七岁,便已经是第六军团的副统领,大概相当于是千人军团的副将。

他被调离了将军卫队后,从辅助军团百夫长开始一路依靠战功完成晋升,如今已经距离伯爵的身份只有一步之遥。

按照不列颠的传统,军团统领就等于是伯爵,这也是伯爵称谓的由来。

当然,卡尔的崛起有一部分背景的因素,毕竟他的兄长也是将军亲卫,曾经为掩护总督大人冲锋战死沙场。

这个勇猛的年轻人很受重用,一直都是由克里冈亲自带在身边培养。

除此之外,平民里面飞速崛起的就是一个叫做罗林的流亡者,他的脑子很好用,算是克维托全力培养的年轻人,因为指挥数百人夺取香槟的战功,一跃成为了辅助军团的首席百夫长。

这个位置再往上,差不多就是千人将了。

奥尔良边界。

随着西哥特王国的大军进逼法兰西岛,巴尔顿也率领数千人试图拦截敌人的先锋部队。

托里斯蒙德军旅经验丰富,十几岁就随着父亲征战沙场,他调集了一支西哥特突击骑兵,配合数千人的西哥特步兵兵分两路进攻,先是在塞纳河下游击败加拉文率领的蛮族外籍军团,紧接着又在罗亚尔河击败了巴尔顿,一时间不列颠王国的军队连败两场,似乎是有点士气低落,已经不敢再跟西哥特王国正面大战了。

西哥特王国的大军主要进攻的路线是两条,一条是从里昂进攻香槟高登方向,另外一条是从土鲁斯直接进攻法兰西岛。

巴尔顿连败两场,将重兵集结在法兰西岛区,他自己则率领一支军队驻扎在后世的枫丹白露附近。

大军的营帐内。

巴尔顿的表情颇为凝重,看着身旁刚刚赶过来的加拉文,沉声道:「情况如何?」

加拉文显得颇为轻松,缓缓道:「外籍军团退守香槟等地。」

「敌人大概率已经上钩了。」

西哥特大军短短半个月便从土鲁斯一路推进到了法兰西岛区外,两场大战连胜,击败了驻守边界的不列颠军团。

托里斯蒙德几乎是大喜过望,立刻便调动大军一路追击,他必须抢在邓肯撤军回援法兰克前,一举夺下巴黎所在的法兰西岛区。

巴尔顿看着眼前的战略地图眉头紧锁,沉声道:「你可知道总督大人现在在哪?」

加拉文微微摇头,同样凝视着地图。

营帐内的气氛颇为凝重,巴尔顿沉声道:「总督大人让我们连败三场,诱敌深入。」

「再败一场,我们恐怕就得退守巴黎城了。」

他们之前的两场战斗,是佯败,也是真败,毕竟光靠招降的法兰克部队,根本挡不住敌人的凶猛攻势。

可以说从邓肯起兵至今,不列颠王国的军队从未连续战败两次。

加拉文沉吟片刻道:「那就再败一场,把敌人引到这里。」

说完,他指了指凡尔赛的方向。

巴尔顿沉默许久,最终轻轻点头道:「只能这样了。」

与此同时。

托里斯蒙德率领的大军已经进入了后世法国的中央区,这一战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甚至比他预料中的还要顺利。因为在他的预估中,不列颠王国如果想要拿下义大利半岛,必须调集精锐主力军团,那麽法兰克地区的守军最多也就是一万来人。

而且还必须启用法兰克的降兵,他们的士气必定低落。

「陛下。」

「霍尔丁大人已经击败了塞纳河下游的敌人。」

在飘扬的旗帜下,一个骑兵飞速赶来,神色兴奋,气喘吁吁道:「敌人退守到了香槟附近的城镇。」

托里斯蒙德闻言大喜过望。

他当即下令道:「让他们不用越过塞纳河,直接在山外高卢驻守,如果不列颠军团的主力退回法兰克,必须全力拦住他们。」

「派人监视勃艮第人的动向。」

「同时派出使者去见勃艮第人的首领,只要他们不插手,西哥特王国保证他们独立建国。」

为了分化邓肯的力量,托里斯蒙德也是下了血本。

他秘密派出使者去见勃艮第人的首领,许诺在击败邓肯后,允许他们在高卢行省内部建立勃艮第王国,视作为西哥特王国的附庸国。

如今在成为国王后,托里斯蒙德也没有多少机会亲自上战场了。

本来按照他的习惯,这个自负勇武的王子肯定是亲自率领先锋部队直接进攻巴黎,可现在他只能统帅大军落在后方调度。当得知敌人有一支军团驻扎在枫丹白露附近后,托里斯蒙德便立刻亲率一支精锐骑兵逼近。

可惜,还没等他的大军抵达,在侦察哨骑发现了飘扬的国王旗帜后,敌人便立刻开始撤退,就连刚刚修筑好的军事要塞都不要了。

此时大半个法兰西岛已经沦陷,不列颠军团只能依靠巴黎城的低矮石墙勉强防守。

整个西欧的局势急转直下。

前几个月还如日中天的不列颠王国好像一下子就不行了,他们连败三场,不但丢掉了法兰西岛以西的全部土地,还丢掉了勃艮第的部分地盘。

这要是巴黎还守不住,那些打下来的法兰克地盘差不多都得全部沦陷。

诺曼第的平原上。

一支两千多人的精锐骑兵正在绕路直插敌人的后方,伴随着飘扬的黑色龙旗,一小队骑士飞速追上了前方的部队,紧接着卡尔的身影浮现,勒住缰绳下马道:「总督大人。」

「敌人已经拿下了勃艮第附近,按照你的吩咐,第五军团丶第六军团正在紧急回援,做出撤回法兰克的假象。」

「克里冈大人已经率领一支萨尔玛提亚骑手跟西哥特的骑兵交手了。」

邓肯闻言勒住缰绳,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缓缓道:「让第五第六军团发动进攻,吸引里昂的西哥特部队。」

「让巴尔顿死守巴黎。」

说到这,他扬起马鞭指向了西面,西哥特王国的后路,沉声道:「现在该轮到我们上场了。」

这支两千多人的精锐骑兵军团开始加速前进。

邓肯的整个战略布局并不复杂,他也没有学过太多的军事理论,基本上这一套战术都是看三国演义学来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加接近于一种心理上的战术。

首先,托里斯蒙德听到不列颠王国进攻义大利,必定会急于求成,把握战机,一举截断他们的后路,不给主力军团撤回的时间。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不可能远征救援伪帝,围魏救赵才是最优解。

这是第一要素,如果是邓肯来,也是务必如此,因为拿下巴黎就是战略上的大胜利。

其次,西哥特王国拥有精锐的骑兵部队,他们很擅长突袭,只要不列颠王国前线失利,他们立马就能打到法兰西岛。

但是这个时代步兵跟骑兵的移动速度是没办法比的,真打到了巴黎城下,光靠先锋骑兵几乎很难攻陷城池。这个时代攻城除非说武力高到了邓肯的地步,再加上奇袭才有机会,否则便只能上攻城器械。

这样一来,西哥特王国的战线就会拉得很长。

最重要的一点,敌人的骑兵部队和步兵部队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对拥有上帝视角的邓肯来说,几乎到处都是漏洞和破绽。

此时,邓肯让巴尔顿先败三场,诱敌深入的目的已经达到。

随后就是一场大戏唱给托里斯蒙德看。

从头到尾,邓肯就没打算强攻义大利半岛,他最大的敌人只有西哥特王国。所以第三到第七主力军团全部都是在做戏,义大利半岛的城池是出了名的难啃,汪达尔人都是靠背信弃义骗城才攻入了罗马城内的。

真强攻的话,义大利半岛的一座座城池,帝国经营了数百年,全部都有高耸的城墙,必须上大量的攻城器械。

托里斯蒙德也是知道这一点,才敢放心进攻他们的后方。

从义大利半岛撤回来的主力只是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让敌人将更多的兵力布置在里昂附近,不列颠王国的第四丶第七军团,进入义大利半岛后围而不攻,目前连一座城池都没有打下来。

这出戏,一直唱到此刻,才是邓肯上场发挥的时间点。

此时西哥特王国的大军已经分成两路,一路在里昂拦截不列颠王国的主力军团,一路打到了巴黎城下,但是战线拉得太长,部队就脱节的更厉害了。

现在邓肯要做的,就是率领精锐骑兵直接袭扰敌人的后方,截断敌方大军的粮草补给,从战略上抄了敌人的后路。

这是反败为胜反守为攻的第一步。

只要邓肯这边扩大了战果,很快进入义大利半岛的不列颠主力军团便会全部撤回,不去救援巴黎,而是进攻山外高卢,截断敌人的后路。

到时候,托里斯蒙德就陷入了三面夹攻的状态。

首先,不列颠的第三至第六军将会进攻里昂方向,一举夺回高卢失地,巴尔顿集结后方部队,发动对敌方的反击,邓肯则抄了敌人的老家,配合诺曼第登陆的不列颠援军,将西哥特的六万大军全部困死在高卢行省内。

对邓肯来说。

义大利半岛就是碗里面的肉,伪帝马克西穆斯不过是一副冢中枯骨,这一切的谋划都只为了引诱西哥特王国主动进攻。

他们要是不动,邓肯强攻城池,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当然。

这手战略布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邓肯真的能抄了敌人的后路。

这一步是重中之重,如果邓肯率领的精锐骑兵无法取得战略上的胜利,那麽结果就会完全相反,不列颠主力彻底困死在义大利边界,巴黎城守不住敌人的大军围攻,他这支精锐骑兵也因为孤军深入被重重包围。

兵行险着。

如此冒险的战术指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邓肯对自己武力的强大自信!

现在他所率领的精锐骑兵从诺曼第平原一路南下,直接长途奔袭进攻敌方的后方,而附近布置的法兰克精锐部队,以及凯尔特蛮族的援军,都在诺曼第待命,随时可以支援巴黎主战场。

巴尔顿如今只需要死守,一直守到前线传回来邓肯的好消息。

………………

维度空间。

此时邓肯的战略地图已经拉到了最大,他从诺曼第一路南下,途径巴隆,抵达了昂比卢附近。

这附近有个叫做图尔的城镇,西哥特王国的军队早就已经占领了此地,并且将这里作为后方的中转点,邓肯率领骑兵赶到时,此处还有一两千人的守军,并且囤积了不少的粮草。

古代的军队出征,规模越大,粮草的补给线就拉得越长。

邓肯跨海远征就被后勤补给限制得死死的,要不是迅速击败了墨洛维,缴获了大量的物资,恐怕拖上两三个月后勤上就有点吃不消了。

「进攻!」

随着一阵奔腾的马蹄声,邓肯率领数百骑兵突然杀出,两千多的精锐骑兵自然不可能一起行动,一部分由邓肯率领攻城破寨,另外一部分袭扰敌人后方的粮道,彻底切断托里斯蒙德的后路。

这突然冒出来的精锐骑兵,无疑是让西哥特王国的守军惊慌不已。

邓肯的身影一马当先,抢在他们关上城门前攻入,他取下诺登之弓连射五箭,当场将军营方向一个二星标记的封建骑士射杀。在他的身后,浩浩荡荡的骑兵部队已经冲入据点内,不过是一轮冲锋便杀得敌人溃不成军。

「放火!」

「烧掉粮草辎重!」

整个战斗也就是几刻钟的时间,跟上一次奔袭法兰克部落不同,邓肯这一次的行动更加杀伐果断,几乎不留任何的俘虏,一战斩杀西哥特上千人,随后大火燃起浓烟弥漫,什麽战利品都不要,全部一把火烧了乾净。

历史就是最好的老师。

邓肯这一手学得是霍去病,当时冠军侯率领精锐骑兵奔袭匈奴,就是什麽战利品都不要,为了保持骑兵的机动性,俘虏都杀了一大批。

他几乎不给敌人任何反应的时间。

大概是半天后,一小队西哥特的突击骑兵才赶到了图尔附近,但是此刻大火已经彻底蔓延,所有的粮草物资都被烧得乾乾净净,而绕到他们后方袭扰的精锐骑兵早就已经跑没影了。

「不好!」

「立刻通知陛下!有一支敌人的精锐骑兵绕到了我们的后方!」

统帅西哥特骑手的也是一个老将,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封建骑士,他望着前方浓烟滚滚的城镇,表情凝重道:「立刻让附近的驻军严加戒备,派出侦察哨骑,打探敌人的动向。」

打探?

根本就打探不到。

邓肯率领的精锐骑兵不说来无影去无踪吧,至少也是来去如风,他依靠战略地图连向导都不需要,数日时间转战上千里,连破西哥特王国后方十多个军事据点,短短一个礼拜的时间,西哥特王国的后方补给线便已经被他给彻底扰乱了。

为了打通被邓肯截断的后路,托里斯蒙德派出将近一万人,从法兰西岛撤回中央区,试图重新建立后勤补给。

可是没有想到这近万人的部队,居然被邓肯在拂晓时袭击,直接杀得大败而逃。

一战死伤数千人,溃兵只说看到铺天盖地的骑兵部队。

一直到这个时候。

正在围攻巴黎的托里斯蒙德才幡然醒悟,邓肯率领的骑兵并不是小规模的部队,而是一支规模多达两千多人的骑兵军团。

如此规模的精锐骑兵,哪怕是面对几万人的部队也能正面冲一波。

此时后路截断,围攻巴黎的西哥特大军也开始军心动摇。

凡尔登以东。

托里斯蒙德的中军大营就驻扎在这附近,他们已经连续围攻了巴黎将近一个礼拜的时间,但是不列颠军团依靠城墙死守,他们久攻不下,巴尔顿也是帝国军团的老将,让他打出什麽惊人的战绩很难,可是坚守城池却是一把好手。

罗马帝国的将领,都很擅长守城。

早些年,西哥特军队劫掠罗马城,是依靠奴隶打开城门,后来原本历史中汪达尔人能够破城,也是依靠欺骗背信弃义,诈开了罗马的城门。

强攻破城的历史记录很少。

一万来人死守巴黎,西哥特王国的步兵数次攻上城墙,最后都被打退了。

「陛下。」

「要不撤吧。」

此时大营内一个西哥特将领低声道:「敌人截断了我们的补给,数万大军人吃马嚼,我们也坚持不了太久。」

现在撤退的话,至少不会因为粮草不足而军心动摇。

托里斯蒙德的表情阴沉无比,他看了看在场的其他人,沉声道:「里昂还可以运送粮草。」

「我们至少还能再坚持一个月。」

他去年才刚刚登基,前不久法兰克求援,他率领大军无功而返,这一次若是轻易撤退了,对他的威信是一种极大的打击。

发动战争只有拿到利益才能让各方面满意。

况且一直到此刻,西哥特王国都是优势局,前面连胜三场,军心士气都是大振。

托里斯蒙德不愿意承认失败。

他不是彻底没有了机会,只要攻陷了眼前的巴黎,邓肯的布局立刻便成了一场可笑的把戏。

但问题就在这里。

西哥特王国的大军攻不下来!

巴黎虽然不是什麽坚城要塞,可也是整个高卢行省为数不多有石墙的城池,他都不知道邓肯当时是怎麽奇袭拿下巴黎的,难不成还是飞过城墙的?

墨洛维实在是太废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