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因地制宜(2 / 2)
「标下领命!」
在索勋的吩咐下,山丹的塘骑们不敢怠慢,简单恢复了马力后,便踏上了返程。
两日后,这份封赏帛书送到了山丹。
得知其内容后,刘继隆便召来了城中旅帅及以上的将领。
随着所有人齐聚一堂,刘继隆才拿起帛书说道:「这是敦煌的封赏帛书。」
只是一句话,便将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刘继隆当着众人的面打开,将其中内容公之于众。
刘继隆不出意外的擢升为山丹折冲都尉,并暂代县令一职。
原本的右果毅都尉李仪中,接替了刘继隆昔日的左果毅都尉之职。
别将酒居延擢升右果毅都尉,校尉陈靖崇擢升别将,旅帅郑处擢升校尉。
除此之外,崔恕被擢升为山丹县丞,他魔下的几名直白也擢升为山丹六司的司吏,算是意外之喜。
在封赏过后,帛书上还留有调派瓜沙官员任山丹主薄丶县尉丶典吏等官位,
同时三名官员还会带三十二名直白前来协助刘继隆治理山丹。
总的来说,敦煌那边,亦或者是张议潮的意思还是让刘继隆执掌山丹军政大权。
为了让他放心干,不仅将他擢升折冲都尉,还直接让他兼任山丹县令。
虽说后续也要安插一些钉子,但仅凭这点人,也无法阻碍刘继隆。
正因如此,刘继隆心底暗自松了一口气。
「哈哈,郑处,你这厮现在才升校尉!」
「要我说,当初你就应该和我们一样,厚着脸皮应下这校尉的官职。」
「对,哈哈——.」
张昶他们几人调侃着郑处,郑处也是老脸一红。
当初他跟着刘继隆得了先登之功,但他自觉领不了校尉之职,所以选择了实权旅帅。
当时他还觉得张昶他们几个虽然得了校尉,但毕竟是虚职,而自己虽然是旅帅,却是实权而高兴。
不曾想一年过去,张昶他们却在一次次战事中巩固了自己的校尉之职,而自已现在才追上他们的步伐。
况且第二次东略,若不是折冲执意带上自己,自己现在这份功劳本该是张昶的。
想到这些,郑处也就尴尬擦了擦鼻子,没有反驳。
相比较张昶他们调侃郑处,马成倒是没有调侃,而是对崔恕他们笑道:「恭喜崔县丞和刘司吏丶王司吏了!」
「不过是勉强从折冲手下得了些微末之功罢了。」崔恕几人倒是十分谦虚。
瞧着他们谦虚,马成也就不再祝贺,转头跟着张昶他们调侃起了陈靖崇丶郑处他们。
坐在主位,瞧着眼前其乐融融的场景,刘继隆也开口打断道:
「行了,这才到哪呢?」
「召你们来,可不单是看你们在这里攀比调侃的,而是有别的事情。」
随着刘继隆话音落下,众人先后闭上了嘴,位置上的酒居延作揖道:
「折冲,不知我们何时率军东略?」
「对啊,折冲!」
「这次东略得带上我才行!」
几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坐在左首位的李仪中听后却摇头道:「凉州的东略恐怕得暂时搁置了!」
「为何?」
「怎麽就停下了?」
闻言,张昶等人面露聘然。
虽说李仪中在山丹威望不高,可他毕竟刚刚擢升左果毅都尉,因此他的意见也尤为重要。
在他们愣然时,倒是刚刚从祁连城换下来的耿明挠头道:「李果毅是担心凉州有防备吗?」
他这话一说,其馀人纷纷看向他,他尴尬道:「我就是胡乱猜的。」
「什麽乱猜,你说的有理。」张昶肯定道:
「这凉州被我们杀了那麽多人,丢失六百多甲胄,没有防备才奇怪。」
马成颌首表示认可,目光刘继隆作揖道:
「折冲,这凉州的精骑被我们杀伤不少,加上尚铎罗带回的一千鄯州精骑,
我们也能拉出更多的精骑东略,没有必要怕他们。」
马成说罢,张昶丶耿明丶郑处也附和点头,他们都觉得没有必要怕凉州。
见他们这麽说,酒居延沉声道:
「你们别忘了,我们此前两次东略之所以成功,都是因为凉州对我们没有防备。」
「如果凉州有了防备,那以我们每次东略只带半月之用军粮的习惯,一旦粮草难以为继,我们便只能无功而返。」
酒居延说出了山丹东略的缺点,张昶却道:
「凉州固然有防备,但我军兵强马壮,论野外战,他们未必是我们的对手。」
「确实未必是。」酒居延肯定了张昶的话,可接着又继续道:
「只是我们两次东略都走的甘州草原,哪怕尚摩陵再愚笨,也该派人在北边巡哨了。」
「若是我们被巡哨的哨骑发现,那烽火很快就会警示凉州各部,这群家伙便会驱赶牧群南下。」
「正因如此,想要俘获牧群,便要做好南下的准备。」
他话音落下,目光扫视众人,众人这才面色渐渐凝重起来。
瞧着他们不出声,酒居延也跟着沉默起来,反倒是李仪中轻笑道:「你们啊·—...」
「你们在这里讨论了半天,却不如问问折冲的想法。」
解释过后,李仪中主动对刘继隆作揖道:「折冲心里恐怕早已经有了腹稿。」
一语惊醒梦中人,酒居延等人纷纷看向刘继隆,抬手作揖:「请折冲示下!」
对此,高坐主位的刘继隆只是轻笑。
对于刚才的争论,他心里十分满意,最少他们不再是只会询问自己的「学生」,而是都各自有了主见。
虽说他们没有讨论出一二来,但有这份主见就足够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这才当着众人开口说道:
「番和丶嘉麟等城外都有大批耕地,而如今我山丹人口强壮,百姓自己便能收割城外粮食,因此将士们便不用参与秋收。」
「既然如此,那何不率军东略,将番和丶嘉麟城外的粮食劫掠一空呢?」
刘继隆的想法由此暴露,他要效仿诸葛亮割上卦之麦,光明正大的割番和之栗麦。
「这—」李仪中迟疑道:「要是这麽做,那我们便要与番和的番军对阵。」
「番和的甲兵不多还没有什麽,可怕就怕嘉麟丶姑臧丶昌松等城番军倾巢而出。」
他说出了对刘继隆计划的担忧,酒居延等人也面露忧色。
面对他们的迟疑,刘继隆却自光灼灼:「我不怕他们不来,就怕他们不敢来!」
闻言,众人精神一振,李仪中更是起身作揖道:
「请折冲示下,这仗应该怎麽打!」
「请折冲示下!!」
诸将纷纷起身作揖,等待着刘继隆告诉他们应该怎麽打这一仗。
只是面对他们的期待,刘继隆却起身笑道:
「现在说再多也没有用,布置再多,大军一动便坏了一半。」
「等到两军对垒,剩下一半便也坏了。」
「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们的一切。」
他走下高位,来到堂内,目光打量左右。
「怎麽打,你们可以下去自己琢磨,但等上了阵,你们自然知道我会怎麽打。」
「这些日子你们要做的就是想一想该怎麽打,其次就是操练兵卒,把大军养的兵强马壮。」
话音落下,他也开始了自己的交代:
「明日我得亲自去一趟张掖,与刺史商定一件事。」
「此事若成,收复凉州指日可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