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逼退回鹘(1 / 2)
第75章 逼退回鹘
「唏律律.」」
交战一香后,刘继隆率部从容撤回本阵前方。
一些负伤的精骑被人牵马前往城内,粗看之下约十三四人,至于阵没者也不算多。
「刘继隆,此战记你一功!」
张淮深脸上藏不住笑意,直接承诺为他记功。
刘继隆闻言心里也高兴,他本就是暂代山丹右果毅,如今再立一功,哪怕是李渭也没有理由阻止。
「谢刺史!」
刘继隆持枪作揖,张淮深颌首:「归阵吧!」
「是」刘继隆缓了一口气,率部归阵,同时统计伤亡。
与之比较,对阵狼狈撤回的点利丶庞特勒丶旭烈干三人无疑遭到了称勒的痛骂。
「一万人被八百人追着打,我大回的脸面真是被你们三人丢尽了!」
称勒脸色铁青,利三人也低着头不敢回应。
见他们三人不回应,称勒只能扫视其它叶护丶都督:「有谁愿意出阵,把张淮深这一千多人吃下!」
沉默无声,此刻竟无一人敢站出来保证,这让称勒气得眼前发黑。
「都哑巴了吗?!」
称勒发怒道:「平日里都吹嘘自己是札八儿火者之中的札八几儿火者,现在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
「你们这群猪犬胆子的羊羔,不配率领大回的勇士!」
称勒怒骂半响,就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去对敌。
点利三人的遭遇他们都看到了,比弓箭比不过,比骑兵还比不过,战争又不是靠人命就能打赢。
一万名牧户再能打,也不可能打过一千名甲兵。
想要击败张淮深,除非把回家底的四千多甲兵全部拉上方有可能。
然而这四千多甲兵,哪个不是诸多叶护丶都督攒了十年才赞下的家底。
把他们打光了,别说守住张掖,就连北边的草场他们都守不住,说不定还要如十年前一般,再度迁徙。
这一刻,众人算是知道庞特勒先前说的话到底有多么正确了。
收割了粮食就走,这才是他们应该干的事情。
「大汗,马上就要入冬了,我们应该回北边备牧草。」
「是啊,没有足够的牧草,牲畜就只有冻死了—·
「大汗—」
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根本不在意称勒的想法是什麽。
现在他们拿不下张淮深,更拿不下甘州,既然如此,那还留在这里干嘛?
「你们!」
称勒怒目圆睁,他想教训众人,可又怕犯了众怒。
他虽然是甘州回鹃的大汗,但并不代表他有压倒诸部的实力。
眼看这群人纷纷倒戈,称勒只能咬牙下令:「撤军!」
「撤军!!」
众人纷纷传令,阵中四万馀回人传来骚动,不多时便开始向北方开始撤退面对这样的局面,张淮深却没有松懈,而是严阵以待,提防回鹃人杀个回马枪。
好在他们确实要撤退,因此在半个时辰后,他们便已经撤出了十馀里开外,
只在天际边留下一团黑色。
「这群胡虏番贼都是试探一番,打不过就跑。」
精骑阵中,李骥忍不住嘲讽起了回丶吐蕃等兵马转进如风的技能。
对此,刘继隆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只是当他看向张淮深后,他文沉稳下来,对李骥解释道:
「回人和吐蕃人和我们不一样,此前吐蕃还铁板一块的时候,他们生产还算稳定,可以和我们长年累月的战。」
「可如今吐蕃赞普被刺身亡,吐蕃分裂又遭遇旱情,大量耕地绝收,就连河陇这些地方都产不出足够养军的粮食,根本打不了消耗战。」
「回人比他们还要脆弱,虽说在北边开垦了些耕地,但说到底他们耕作手段落后,产出粮食有限。」
「加上如今入冬,他们虽然获得了粮食,可缺乏豆料,只能回去收割存储牧草。」
「继续和我们僵持,不论输赢都是他们输。」
刘继隆这般说着,也不得不佩服张淮深对河西各族了解如此深厚,竟然在开战前就预判到了战事走向。
当然,战事发展之所以能如此顺利,也离不开刘继隆展露神威的行为。
八百精骑逐万馀轻骑,这番场景着实壮观,也让许多不理智的回叶护丶都督恢复了理智。
「刘继隆!」
忽的,前方响起张淮深的声音。
虽然相隔数十步,可张淮深中气十足,刘继隆闻言也连忙回应,同时策马上前。
他来到阵前,四周兵卒皆朝他投来敬佩丶崇拜的目光。
见他安然无恙,张淮深满意点头,随后下令:「派出八百精骑看看这群胡杂是不是真的撤退了。」
「末将领命!」刘继隆作揖应下,随后折回后军,将八百精骑分作八十伙,
尾随而去。
「告诉索勋,不必修筑羊角墙了,另外让曹长史准备饭食,杀羊三百搞军!
」
张淮深简单吩咐几句,便翻身下马,亲自为膀下坐骑喂食豆料与水。
与此同时,城楼前的曹义谦等人也纷纷从回退兵的行为中反应了过来。
张淮深出城击退了回鹃骑兵,虽然这其中也有回鹃本就想退兵的原因,但如果没有张淮深的这番举动,回鹃人也不可能那麽快的退兵。
一时间,四周人都收起了对张淮深的轻视,他再度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了河西各大豪门,他张淮深的本事究竟如何。
整整一个时辰,张淮深没有返回城内享受,而是直到外放的塘骑不断将消息带回,直到确认回北撤三十里后,他才下令打扫战场,回城休整。
「这群回人也是撤的匆忙,竟然连自己人的尸首都不顾。」
「一群胡杂,不过趁着论恐热作乱才打劫,日后定要好好收拾他们!」
「要我说,今日还得是张刺史和刘别将智勇双全,不然我们现在还得龟缩城内呢。」
「那是—..—今日刘别将那身影—喷喷。
「还好刘别将是我们的人。」
「别叫刘别将了,这次过后估计就能称呼刘果毅了。」
「喉——刘果毅这个官职,早在祁连城就该给他了,都是那群———」」
「嘘!别说了!」
城外,打扫战场的兵卒们三五成群讨论着今日的战事,同时也为刘继隆的遭遇抱不平。
刘继隆的身份在满是豪强的决策层十分尴尬,可却很容易赢得军中底层兵卒的认可。
随着他威名越来越盛,不少人都羡慕起了在他魔下作战的兵卒。
从酒泉之战到如今,不过半年多时间,刘继隆便从一介牧奴成了河西从六品的果毅都尉。
甘州精骑中不乏山丹兵卒,他们更是将李骥丶马成等人跟随刘继隆的事迹也传播开来,惹得许多兵卒羡慕不已。
诚然跟随刘继隆作战风险极大,可收获也极高。
想到这里,许多人都不免晞嘘。
反正他们是没有办法跟随刘继隆了,毕竟普通兵卒没有前往山丹的资格。
也在他们晞嘘之馀,张淮深与刘继隆带队返回了张掖城。
东城门甬道后,长史曹义谦及索勋等人纷纷来到长街上对张淮深行礼作揖。
「恭贺刺史凯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