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章 甘州神将(1 / 2)

加入书签

第74章 甘州神将

「议和?」

东城门楼前,张淮深看着信上的内容,忍不住冷笑。

他们损失了至少三成的粮食,城外的耕地也被祸害不轻,如今称勒想要议和,莫不是以为昨夜和今日这两场战事就能揭过他们所犯之罪?

「刺史,万斤铁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算多,暂时答应,待兵强马壮再反击也不迟。」

长史曹义谦对张淮深劝解了起来,其馀人也七嘴八舌的表达了意见,但总体来说大同小异,都是同意议和的建议。

为此,张淮深将目光投向索勋丶都万孟丶刘继隆三人。

都万孟人微言轻,他连忙表态:「刺史怎麽说,末将就怎麽做。」

「虚以委蛇未尝不可。」索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从祁连城之战再到昨夜的夜袭,今日的突击连续三场大战使得他疲惫不堪。

这点不仅仅是他,就连甘州那八百精骑也是如此。

短时间奔袭一百五十里,连续作战三场,这并不容易。

如今能逼退回人,继续休养生息,在索勋看来已经十分不错了。

至于城外损失的粮食,想夺回来的机率不大,还不如就此作罢。

「刘继隆,你说呢?」

张淮深面上不澜不惊,语气不急不缓,这让刘继隆难以捉摸。

就他而言,他是觉得同意议和是最好的结局。

粮食是夺不回来了,等待援军只会让回人再度发狂。

万一这群人真如信上所说的祸害城外耕地,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末将以刺史为主。」

刘继隆作揖回应,张淮深闻言颌首:「你们都不认为,我军与回鹃作战有胜算?」

「这...

众人迟疑,但这份迟疑就够说明一切了。

张淮深没给众人想藉口的时间,而是看向都万孟:「让人回信给称勒,就说议和可以,但必须还回所有粮食,此外互市的铁料也依然照旧,若是他有别的想法,尽管来攻!」

「是—」都万孟嘴里苦涩,其馀人也纷纷脸色难看。

「都退下吧,刘继隆你留下!」

张淮深一声令下,众人纷纷离去。

刘继隆留下后便跟随张淮深走入城楼之中,但见张淮深走到主位坐下,示意他坐在次位。

他上前坐下,张淮深这才开口道:

「你也和他们一样,觉得我应该议和?」

「末将—..—」

刘继隆想说自己没有,但张淮深却打断道:

「你是我募的兵,我了解你,如果你支持作战,你就应该决然回应,而不是含糊其辞!」

张淮深很了解刘继隆,所以直接拆穿了他的想法。

对此,刘继隆也只能苦涩道:「末将确实觉得不该继续打下去,万一惹得回鹃人祸害城外耕地,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况且事情也确实如诸位上官所说一般,暂时议和,待兵强马壮后再秋收算帐也不迟。」

「昔年太宗文皇帝尚有渭水之盟,而今我们暂时忍下这口气也未尝不可。」

「不可!」张淮深再度打断刘继隆的话,同时眼底带着一丝失望。

「你如今官职高了,却没了当初的斗志。」

「太宗可以忍受渭水之盟,是因为他身后还有大唐子民,可我们呢?」

「四州之地不过几方汉口,西面八方都是敌寇。」

「今日甘州回入寇议和,明日便是西域回入寇议和,明日便是龙家丶

末入寇议和—」

「如此下去,岂不是任意胡虏都敢来我汉人头顶作威作福?」

「更何况我若是同意此次议和,那沙州中各股势力必然会觉得我才不配位。」

「届时这甘州刺史之位,你觉得我能坐稳吗?」

他话音落下便不再说话,而是为自己倒了一碗水,大口饮下。

刘继隆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心里也知道张淮深说得对,但回人的数量摆在那里,几千甲兵加上几方男丁,这确实不是如今的他们所能击败的强敌。

河西的汉人就那麽点,如果面对谁都是这番做派,区区一两万汉口男丁又能供他们消耗几次呢?

到了最后,也不过是如历史上一样,内部的粟特丶回人坐大,接连丢失甘丶肃丶伊等州罢了。

这局面和当初他在山丹面对的局面不同,如果称勒的要求是龙首山以南的甘州草原,刘继隆绝对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张淮深这边,可称勒只想要铁料。

在刘继隆看来,给称勒铁料也无妨,哪怕他们的实力会因此增强,但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有把握收复凉州,甚至进军河陇。

届时,区区七八千回甲兵,如何能与他们相提并论。

只可惜他敢这麽想,张淮深却不行,因为两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张淮深需要证明自己,因此他若是敢与和回议和,那沙州那边一定会有人说他才不配位。

张淮深忍受不了这种质疑,所以他绝不会议和。

既然如此,自己除了听令,恐怕也没有什麽能做的了。

「刺史,末将还是想知道,这一仗具体应该怎麽打?」

刘继隆为自己倒了一碗水,一饮而尽,而张淮深脸色肃然:「怎麽打?」

「我要和称勒正面决战,要堂堂正正的告诉这群胡杂,我汉人今非昔比了!」

面对张淮深的肃然,刘继隆颌首询问:「具体的呢?」

「你不必慌乱。」张淮深解释道:

「我们以堂堂之阵对敌,届时我率甲兵居前,你率精骑居后。」

「若是那回人与我们对阵放箭,我率甲兵引长弓射箭,打压回人的士气「一旦他们受不住要撤退,你立马率精骑突击,听我号令行事。」

张淮深胸有成竹:「这群胡杂欺软怕硬,一旦死伤过重,便会冷静下来谋求出路。」

「眼下已经是晚秋,他们获得的粮食有限,必须返回草原储备草料。」

「等他们冷静下来,便只有退兵这一条路。」

「如此,那末将便放心了。」闻言刘继隆颌首,张淮深也颌首道:

「你先下去好好休息,等我号令出城。」

「是!」刘继隆起身作揖,随后在张淮深注视下走出城楼,向城下走去。

与此同时,他也在马道下看到了苦苦等待的李骥。

见到刘继隆出现,李骥立马迎了上去。

「别将,还打吗?」

「刚才走下来一堆人,他们都说不一定会打,您说——

李骥寄希望于刘继隆口中答案,可刘继隆摇头的动作却让他叹了一口气。

虽说建功立业四个字让人热血沸腾,可连战三场,死了那麽多弟兄后,李骥却有些渴望休息了。

「你还没好好休息,去休息会吧。」

刘继隆吩咐一句,随后便坐在了城门口的马札上。

李骥作揖回礼,转身便去不远处的空院休息去了。

兴许休息几个时辰后,他便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了·

「拒绝了?」

城外回鹃牙帐内,当称勒从庞特勒口中得知张淮深的回应,他立马站了起来。

「既然如此,那就让人纵马践踏耕地,把粪便倒入河流中,我要让张淮深尝尝他所犯下的恶果!」

「是·—.」

庞特勒没有拒绝,而是接受了称勒的安排。

在他看来,张淮深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是该给他点苦果尝尝了。

在他的号令下,数万回鹃人开始在城外耕地上肆意纵马,随意拉撒。

见此一幕,城楼上的张淮深也令人吹响了号角。

「鸣呜呜一—」

作战的号角声响起,早早集结起来的一千八百甲兵开始穿戴甲胄,以长蛇阵势出城。

随着东城城门大开,原本还在撒欢的回人立马开始撤退,备战的号角声也也开始悠扬奏响。

一千八百甲兵走过张掖护城河上的石桥,八百精骑巡弋外围,一千申兵则是开始修筑防御工事,营造只想固守的态度。

回人的集结很慢,哪怕是作为精锐的那四千多精骑也慢慢悠悠,更别提其馀四万轻骑了。

张淮深他们这边已经将最外围的堑壕挖出雏形,他们才堪堪集结成功。

半圆形的堑壕长二百步,预计挖深五尺。

从中挖出的泥土,将作为修筑羊角墙的泥土来使用。

唐代的守城方式远不如宋代精细,羊角墙依旧摆在主要作战的方向,有些顾头不顾。

刘继隆见状策马到张淮深面前,作揖建议道:「不如派些民夫在后方护城河畔也构筑羊角墙,这样更能欺诈胡杂。」

「可」张淮深没有询问原因,只是简单肯定了刘继隆的建议。

刘继隆得了准许,便令李骥返回城内,请索勋带民夫修筑东城门外,护城河畔的羊角墙。

「他们是要做守势?」

回一方,马背上的称勒策马到阵前,打量着张淮深他们的举动,不免露出轻蔑。

「现在才想着做守势,不会太晚了吗?」

「大汗,我们直接进攻吧,这张掖就这点甲兵!」

称勒轻,利也上前建议起来。

他的建议赢得了众人的认可,他们并不认为张淮深能凭藉这点甲兵击退已方四万馀人。

庞特勒闻言却皱眉道:「他们的甲兵接近我们甲兵的一半,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哼!」称勒冷哼一声:「不过两千甲兵罢了。」

「昨夜遇袭,无非是我没预料到他们会回援的那麽快。」

「现在是白天,两军又是堂堂之阵,这张淮深能如何?」

「就算他魔下甲兵以一当十,可我这里有四万多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