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7(1 / 2)
经派亲信到秦州,李师中再怎麽看不惯王韶也没法和之前一样什麽都不让他干。
王韶去古渭寨招抚俞龙珂没靠他李师中的资源,能有现在的结果都是他自己的努力,若是因为李师中的反对导致招抚失败,敢直接冲进羌人大本营的读书人能受这个委屈?
且不说蔡挺还在西北,京城的官家和王相公就不会容忍。
王韶到秦凤路当机宜文字是王相公一手促成的,官家也很期待经营河湟的成果,结果王韶来了秦凤路就被李师中打压的什麽都干不了,这让官家的面子往哪儿放?
李师中官场沉浮几十年,这次怕是要栽在他的私心上。
和王安石过不去很正常,现在连京城带地方大部分人都看王安石不顺眼,这还是王安石有前面二十多年积累下来的名望撑着。
文人总是认不清他们的地位,天下归根结底是皇帝的天下,他们官家不是傀儡,不管怎麽样真正当家做主的都是皇帝。
先前王安石推行新法闹的沸反盈天,现在也还是慢慢推行了下来。
王韶开拓河湟有官家给他做後盾,秦凤路的官员一昧阻拦只会让官家觉得这些官不堪大用,到时候王韶不一定挪窝,倒是秦凤路可能会换个能支持他的一把手。
单单和王安石过不去官家或许会琢磨琢磨该向着谁,明目张胆的和官家过不去纯纯自讨苦吃。
官家已经在位好几年了,怎麽还有人怀疑他开疆拓土的决心?
摇头.jpg
苏景殊不想说话,只当自己是个搭弓射箭的工具人。
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挫败感也是对比出来的,还好他心态够稳,不会因为王子纯大放光彩就自惭形秽。
孤身深入敌营风险太大,要不是被逼的没办法王韶也不会这麽干。
术业有专攻,战略方面他还有的学,目前想法子提高边军将士的生活质量最重要。
“咻——”
羽箭射中靶子,虽然没射中红心,但是和刚来时射到别的靶子上相比已经进步了很多。
苏机宜满意的点点头,很好,离百步穿杨更进一步。
绥州事毕,蔡挺很快回到京兆府主持过冬事务。
西北天寒,每年都有很多贫苦百姓熬不过冬天,这几年朝廷财政比嘉佑年间好很多,转运司不光要保证军需,也要保证贫苦百姓的生活。
苏景殊的试验田很快申请了下来,他先前在登州种过棉花,虽然自己没动过手,但是知道要注意什麽地方,开春後多和负责种田的士兵沟通就行。
他是经略司衙门的官,不能和屯田官一样天天待在田里。
蔡挺也舍不得这麽个人才天天跑田里种地。
青苗法在其他各路已经推行好几年,陕西路是最後一批,转运司已经将本钱准备好,只等明年春天开始运行。
这法子在别的地方活民无数,到陕西绝不能拉胯。
蔡挺在推行青苗法的事情上慎之又慎,狄青猜的不错,苏景殊这个有经验的官在他回到京兆府後直接被调去转运司全权负责陕西路境内的青苗法推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