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8(1 / 2)
们也很无奈啊。
乳山寨的兵不放心,偷偷摸摸派出代表到州城打探消息,然後就看到了骂骂咧咧带队巡逻的黄知寨。
很好,很精神,很平安,不用担心。
黄知寨能这麽精神,刘知寨的处境肯定也不差,消息打探完毕,撤。
乳山寨的兵偷偷摸摸的来又偷偷摸摸的走,自认为没有打扰到任何人,其实第二天就被上报到知州大人的桌案上。
许遵看了一眼没放在心上,乳山寨的兵和他们的知寨差不多,看着凶神恶煞实际上并不敢搞事情,连偷摸来州城都不敢和黄知寨见面,还能指望他们捅出什麽乱子?
苏景殊表示,该防备还是得防备,再小的人物都不能轻视,小心点没坏处。
知州大人继续忙,他带人去矿上看看,这两天不在州城,有什麽事情大人自己斟酌就行,苏通判非常信得过许知州。
许知州:……
通判和知州关系不好很难办,通判和知州关系太好也很难办,就像现在,通判在城里待不住成天想着往外跑,知州就得干两份活。
虽然他们俩干的本来就是从一份分成的两份活,但是活儿全都落到他身上是不是不太合适。
所有的活儿都由他干,朝廷还派通判到地方干什麽?
许知州无奈摇头,说实话,比起有通判随时在身边挑刺,他更喜欢通判是个跳脱不爱挑刺儿的年轻後生。
就算这个後生时不时就搞出点事情,他也更喜欢不爱挑刺的通判。
外出知地方非常看运气,运气好的能遇到个好说话的通判,运气不好的接下来几年都得和通判斗智斗勇。
让他想想有哪些好友在地方任职,临近年关得写封信联络联络感情,顺便说说近况如何。
微笑.jpg
第160章
*
柴世子在京东路经营多年勘测出了不少朝廷不知道的矿,事发之後那些私矿全部归公,也算是为大宋的勘测业做出了贡献。
辛辛苦苦好些年,为他人做嫁衣裳,还连累全家和他一起吃苦受罪。
苏景殊摇摇头,不作死就不会死,都是自找的怪不了别人。
往好处想,那麽多私矿充公虽然对县城甚至州城的财政都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采矿需要的人力物力都要地方来出,只要监管得当,登州百姓去矿上干活也是条谋生之路。
前提是监管得当,这年头的矿山是吃人不眨眼的地方,稍有不慎就会把命丢在那儿,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没人愿意去那儿干活。
所以他才要去矿上看看。
朝廷会在有矿的地方设立矿监,矿监归工部下辖部门虞部管,也有少部分隶属于路转运司,一般设在县里和县衙的官员一起来管理地方的矿藏开采。
矿区严禁民间私自开采,收入也不归地方,而是直接上缴中央,采冶定额也是由中央定,不过州衙和县衙都能去矿上视察工作,发现什麽问题也都能和矿监商量着来。
几个衙门综合管理有些冗杂,但是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某个衙门一家独大。
除非几个衙门同流合污。
有柴世子和襄阳王的例子在前,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有人那麽嚣张。
柴世子这几年招揽了不少勘矿师,事发之後那些有经验的勘测人员立刻被各州的矿监瓜分,登州也抢到了好几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