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5(1 / 2)

加入书签

崔珏从不曾回头看来时的路,今晚与吴应中畅谈,才后知后觉意识到他们这帮人已经跨出了很大一步。

从陈皎十六岁魏县斗官绅开始,到现在的清查通州,是她前进的第四年,十九岁。

能拿下这般战绩已是不易。

夏日炎炎,通州因着吴应中等人的加入,官绅清查热火朝天。

但凡他们所到之处,皆是公道降临。

郡县百姓们最喜欢看贪官污吏落马,对这帮惠州人无不拍手叫好,称赞他们为民除害,是干实事的好官。

这期间陈皎若得空时会教马春识字,是她主动想学的。

以前陈皎提起过,马春怕自己不行,后来裴长秀劝她,若要跟上陈皎的步伐,就必须提升自己追上她,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若不然只照顾她饮食起居以后谁都能替代。

马春听进去了,尽管她写字非常吃力,还是愿意去学,会用沙盘写画,若是不懂的,逮着人就问,闹出不少笑话。

因她性格开朗爽快,人缘不错,周边人们倒也不会轻视,只要她开了口,就会解答。

每个人都在努力。

那种积极向上的,蓬勃的,奋进的力量感染着所有人,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想做到最好。

淮安王没有催促回去,起初陈皎以为她至少得把通州这边清查得差不多后才会回惠州,不曾想方家传来的信息打破了她的节奏。

朝廷要在交州布兵。

惠州的大门口就是交州,而交州的隔壁则是许州入口处,倘若朝廷布兵到交州,则意味惠州连睡觉都得把眼睛睁着。

接到方家的密函,陈皎暗叫不好,当即召集沈乾敏等人商讨应对之策。

众人聚在室内气氛严峻,沈乾敏道:“如若交州应允朝廷驻军,那我惠州则大祸临头矣。”

陈皎紧皱眉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断不可让朝廷驻军进交州。”

徐昭道:“交州若应允,便打进城砍了张昌威的脑袋。”

崔珏一直没有吭声,人们七嘴八舌,都害怕交州驻军。

陈皎见他屁都不放一个,问道:“当初与交州联姻是你崔郎君促成的,这会儿那边要反水,你意如何?”

崔珏沉思道:“按理来说张昌威不至于这般糊涂,他手里也握了数千兵,若是应允朝廷驻军进来,无异于成为傀儡,他不至于这般愚蠢。”

陈皎:“你的意思是这事还有回旋的余地?”

崔珏点头,“想来这会儿张昌威也头痛,若朝廷欺压下来,给他扣抗旨不遵的帽子派兵围剿,他只怕是扛不住的。

“如果向惠州求援,我们自会伸出援手,但他同时需得防备引狼入室丢了交州,两难。”

这话说得人们你看我我看你,而另一边的惠州也接到了陈五娘传递到州府的消息。

这是她出嫁后第一次传信回娘家,生死攸关的信息,告知淮安王朝廷派人下来跟张昌威接触频繁,恐生变。

熟悉的字迹仅仅只有几行,陈恩已经有好些年没见到过了,他当即把余奉桢叫来,同他说起此事。

余奉桢忧心忡忡,道:“倘若是真,只怕朝廷要在交州布局了。”

陈恩点头,阴霾道:“我们夺了通州,朝廷迟迟未派州牧下来,多半是另有打算。”

余奉桢:“与交州一战在所难免,主公得早做打算,断不可让交州落到他人手里,若不然,惠州危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