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4(1 / 2)
道,当真窝囊至极。
这期间举行国丧,州内禁止一切娱乐,通州陈皎他们自然也知晓新帝情形。她跟崔珏讨论淮安王作为皇叔,肯定是要去京中奔丧的,就是不知会派谁过去。
崔珏认为多半会是长子陈贤树,陈皎调侃道:“那也太糟心了,朝廷早就对惠州生出铲除之心,大哥过去,不是羊入虎口吗?”又道,“好处没他的份,坏处却跑不了,落到谁头上都糟心。”
崔珏淡淡道:“他虽是庶出,却是长子,替主公奔丧最适宜不过。”
陈皎挑眉,“那三哥呢?”
崔珏无情道:“你什么时候见过把太子外派的?”
陈皎:“……”
崔珏:“且不一定能活着回来。”
陈皎皱着眉头没有吭声,起初她还幸灾乐祸,觉得陈贤树倒霉,现在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好像也挺倒霉。
“太子是继承家业的,其他人跑出去若不慎身亡,也不会动摇根基,是这个道理吗?”
崔珏点头,“家业既要有人挣,也要有人守,方才能兴旺长久。”
陈皎听着不对味,问道:“有朝一日,若是那位太子继承了家业,那我们这些挣家业的又当如何处置?”
崔珏没有答话。
陈皎不禁笑了,颇有几分邪气,因为她忽然想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历,她现在不就是妥妥的李二凤吗?
为了把惠州扶持起来,她绞尽脑汁东奔西跑操碎了心,结果家里头坐着一位“太子”等着继承家业呢。如果那位“太子”有点良心,愿意分点家业出来还好,若是不愿意,那就是分脑袋了。
但根据历史情形来看,多数都是分脑袋居多,陈皎心中不大痛快,说道:“既然都是替他人挣家业,那我还这般拼命作甚?”
崔珏默了默,回答道:“王太后不就是现成的典范?”
陈皎:“……”
崔珏淡淡道:“只要九娘子有心,谁都不能拦住你前进的脚步,知道吗?”
陈皎故意问:“你崔珏呢?”
崔珏平静道:“我若拦你,你大可杀我。”
陈皎看着他没有说话,有时候她不得不佩服这个男人的狠。
那死去的先帝不是王太后所出,景王才是她的根儿,一个后娘而已。先帝子嗣不多,又优柔寡断,结果养虎为患,以至于东宫遭遇灭顶之灾。
在国丧期间,京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站队失败者皆被清理,哪里顾得上通州这边。
陈皎开始对通州各郡官绅进行清查,她把那些新兵划拨一部分给裴长秀操练,教他们学裴家枪。
初夏时节吴应中等人从惠州过来,这两年他们可算把惠州的郡县清理得差不多了,挣足了口碑,带的那些人也已能独当一面。
陈皎倍感欣慰,提起通州这边的情况,她说道:“通州七郡跟往日的惠州差不多,以前的史州牧从老百姓身上刮油水养私兵,怨声载道,若能清查整顿,自会像惠州那般越来越好。”
吴应中点头,捋胡子道:“九娘子所言甚是,我们过来时,顺道走访过惠州乡里,皆说风气比往日好,可见付出是有成效的。”
陈皎:“若后续能把赋税减免些,只需三五年,惠州境内就能得到蜕变。”
吴应中:“此言甚是。”顿了顿,“不知隔壁闵州那边又是何情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