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2 / 2)
鲍起凤道:“谁知道呢,再走走看。”
他并不着急上任,而是顺路探听当地的情况。一些地方已经恢复秩序,一些则慢些,但问起惠州在地方上的行径,无不夸赞。
有夸惠州兵军纪严明下乡帮老百姓垦荒种地的,夸衙门体恤百姓分田地给种粮的,还有夸官府从通州买粮救济等等,显然对他们的印象极好。
惠州人的口碑令鲍起凤颇觉欣慰,方家人没看走眼。
待他抵达州府荣城,当时陈皎没在,是崔珏在主持府内事务。得知朝廷派人过来,崔珏亲自去客栈接迎。
鲍起凤见到崔珏的第一面就觉得这人瞧着有些眼熟,他上下打量,捋胡子道:“崔别驾是中原人?”
崔珏应道:“崔某祖籍在曲州。”
鲍起凤轻轻的“哦”了一声,又忍不住多瞧了他两眼,总觉得似曾相识,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老夫进闵州沿途过来时曾探听过乡里,皆对惠州兵夸赞不已,可见你们惠州有认真下功夫。”
崔珏道:“这都是九娘子的意思,她体恤闵州百姓的不易,不愿看到生灵涂炭。”
鲍起凤点头,“如今州里的叛乱已经平完了吗?”
崔珏:“六月闵州十一郡全部清除完毕,目前各郡县都在重振秩序。”
两人离开客栈后一边走一边叙说闵州的现状,崔珏不知鲍起凤的底细,回答得比较谨慎。
换句话来说就是很官方。
到了州牧府,崔珏差人去把陈皎寻回,又给鲍起凤安排住宿。
谢必宗不屑朝廷里的人,私下里同崔珏道:“倘若这个鲍起凤又是昏庸无能之辈,那闵州百姓只怕还得遭殃。”
崔珏没有答话,现在他还不清楚鲍起凤的底细,如果不堪用,那就杀了。反正现在州府里都是自家人,再加之千里迢迢前来上任,途中出了岔子,也在情理之中。
这时候陈皎在隔壁郡,接到崔珏传来的消息,颇觉诧异,因为他们上报到惠州还没多久,朝廷居然这么快就派人来了。估算路途时日,应是在消息还未报给淮安王之前那边就差人前来上任。
陈皎总觉得中间有点名堂。
一行人快马加鞭往荣城赶,抵达州府那天下起小雨,恰逢崔珏外出,见他们回来了,私下同陈皎议了议这个鲍起凤。
崔珏不知他的来头,只觉鲍起凤脾气古怪,很不好伺候,动不动就训人。但做事条理清晰,许多事一针见血,经验丰富,是干实事的老手。
陈皎听得半信半疑,“真是怪了,朝廷什么时候转性了?”又提起她的狐疑。
崔珏也觉得不大对劲,因为按照正常流程,他们平叛后上报给淮安王,那边再上报到朝廷派人下来治理。但流程还没走完人就已经到了闵州,可见是早有安排的。
对于这个疑问,陈皎跟崔珏一样心黑,说道:“且先看看此人底细再说,若拉拢不到一块儿,就杀了罢,我不能让惠州白干这场。”
崔珏点头,“我正有此意。”
他们为了闵州跑断腿,可不想替他人做嫁衣。
陈皎亲自跟鲍起凤会面,老儿虽听方家提起过,但见到眼前这个女娃还是诧异不已。一个才十八岁的女郎,能做出那般功绩,可见心智不简单。
两个爷孙辈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过了多久,鲍起凤才道:“九娘子现如今在闵州可是个名人,但凡提起,闵州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