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6(2 / 2)
上回替嫁一事跟大房结下梁子,这回去魏县又被郑章刁难,看这样子是要斗到底的,逮着郑氏一族踩。
他倒也没有说什么,因为陈皎所言都是他的忧虑,他也确实苦恼郑氏家族许久了。
当初起家靠着郑氏扶持,对他们心存感激。但那点感激随着郑氏一族的膨胀变得微妙复杂起来。
说到底,官绅跟商人终究是有区别的,门不当户不对的三观造就了现在的尴尬局面。
郑氏一族野心太大,想把他陈恩变成傀儡,他自是不愿,处处打压分裂平衡,导致府里内斗不睦。
陈恩有时候也很头痛,他无法把郑家连根拔起,因为会捅到朝廷里去。
虽说妻家这个郑氏跟荥阳郑氏差了十万八千里远,但他们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
如今借助朝廷派下来的大中正郑眠,惠州都快变成郑家的窝子了,他心中自不痛快。
父女各自沉默,也不知过了多久,陈皎给他出主意,忽地说道:“不若爹试一试科举?”
陈恩皱眉,不解问:“何为科举?”
陈皎当即向他推荐华国历史上最完美的人才选拔制度。但怕步子跨得太大,他接受不了,只得循循善诱。
“儿以为,爹若想在朝廷中正眼皮子底下选拔自己的人才,可发放求贤令,把咱们惠州的读书人都召集到樊阳来,对他们进行几场考核。
“至于考核内容,则以时事,或州府未解的难题,亦或地方需要改进的政策对士子们进行试考。
“这跟上战场差不多,需得靠真本事才能妙笔生花,同时也能考验士子们对为官之道的才学。
“当然,为了防止作弊,试题可在开考前才公布,试卷也可糊名誊抄,由考官们层层把关。
“判定试卷好坏,需由数人共同评比,倘若都觉甚好,那该考生定有出彩的地方。爹亲自看过试卷定夺,人才不就选拔了出来吗?
“此举有几个好处,一来可以防止大家都是同门,避免结党;二来给寻常士子一个机会入仕,能吸引其他州不得志的士子前来谋出路,从而增加选才的几率;三来惠州一旦能接纳大量人才共谋发展,必能把州府里现有的氏族利益分散,有助于爹集权掌舵。
“这是儿从中得到的启发,短时内不一定有成效,但爹可以提前布局,培养堪用的人才,以便防范日后州府官员抱团带来的窘境。”
陈恩捋胡子,说道:“现在州府里已经有中正考核了。”
陈皎纠正道:“爹,那不一样!你要的不是朝廷选的官,也不是郑氏一族举荐给你的官,而是你淮安王自己的官,为着你的利益去行事的官!”
这话醍醐灌顶,陈恩看着她,久久不语。
第43章 干一票大的
陈皎循循善诱道:“爹提早布局,总错不了。
“哪怕现在那些人是从基层做起,待时日长了有了历练,给他们机会,总有一些人能爬上来。
“且爹也说过,儿把魏县清理得甚好,其他县是不是也能这般清理。儿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可以,但有一个弊端。
“咱们惠州八十七个县,倘若大量贪官落马,爹一下子要从何处寻这么多人来替补?
“难不成又像郑县令那般,再来一个门生继续走老路?
“爹,今日儿不妨与你交句实话,那郑县令儿是不敢深挖的,一旦深挖,必定会牵扯到州府高官。
“儿把事情了结了,就结在他那儿。若不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