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7(1 / 2)

加入书签

,州府里引起骚动,让爹陷入两难,你估计就不是扇我巴掌,而是要削我的脑袋。”

陈恩没料到她这般奸猾,指了指她,想说什么,终是止住了。

今日父女俩算是推心置腹,他忍不住道:“我看你这丫头贼记仇,只怕是跟郑家杠上了。”

陈皎大言不惭道:“儿就事论事。”又道,“在儿的眼里,爹好了,儿才有富贵。爹若不好了,儿也会跟着遭殃,谁叫儿的娘家就只有一个老娘呢。”

陈恩又指了指她,埋汰道:“出息!”

不管她是出于什么目的,确实是顺了他心思的,“你得空了给我写一份提案文书,让我好生琢磨琢磨。”

陈皎高兴道:“好。”

这算是父女俩初步达成协议,想削弱郑氏一族在惠州的影响力。

陈恩想聚权,陈皎则想扶植新兴势力为以后立足打基础。

就从推科举制开始。

父女二人就选才一事唠了许久,目前州府里的大中正郑眠是个棘手货。他是朝廷派下来专门负责地方上评品论级的官员,但凡州府里的官员任职都需经过他的手。

他跟朝廷直接挂钩,一旦惠州有大动作,稍不留神就会捅到朝廷里去。

恰好郑章又跟他关系匪浅,两家郑把惠州高官要职把持得死死的,若非陈恩牢牢把握军政,只怕早就被他们架空了。

陈皎也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说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爹可以从他们看不上眼的县衙处着手,哪怕是从县丞主簿上扶植势力呢,这些人也可为日后替补县令作筹备。

“儿以为,地方县令尤为重要,他关乎地方治理,只要地方治理得好,老百姓就不会生事,老百姓安稳了,惠州才能图强。”

陈恩背着手来回踱步,他吃到了魏县的甜头,有心将其复刻下去,说道:“惠州也不是每个县都有士绅,可先从郡往下查起。”

陈皎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可以几手抓,“爹一边下求贤令,一边整顿地方官吏也无妨,儿以为可临时组建一个都官从事团,专门用于清查地方县衙不法之事。

“此举一来可替爹收缴不法之财填充府库,二来也能收拢民心,获得地方安稳。”

陈恩点头,赞许道:“魏县便足以证明你的清查是管用的。”

陈皎:“爹若准允,儿愿继续效力清查他县。”

陈恩:“你老子只有一个条件,不能引发地方动乱,就算你打压士绅,也得有度,至少别让朝廷抓到把柄,以免爹不好应付。”

陈皎:“儿明白,有始有终,有理有据。”

陈恩:“阿英心中有数就好。”又道,“魏县是你整顿的,当地的父母官你可荐人过去。倘若你有本事把惠州翻个底朝天,还未引发民怨,爹今日便给你一个奖赏。待事成之后,魏县的税收便私受与你做食邑,也算是为父给你的偏爱。”

听到这话,陈皎眼睛贼亮,难以置信道:“魏县有一千多户呢。”

陈恩伸手拍她的肩膀,“有没有本事吃到一千多户食邑,就得看你的脑袋瓜够不够用。

“只要你有本事,爹便给你撑腰,不过你的兄长们也会参与进来,若他们比你厉害,你就得服输。”

陈皎腹中一番算计,“儿有一个条件。”

陈恩:“你说。”

陈皎:“儿想自己挑人手组建都官从事团,且与兄长们分开行事,各做各做的,省得牵扯伤了和气。”

陈恩点头表示赞许,“也好,省得相互推卸责任。”

父女说定了之后,陈皎欢喜下去了。她心中实在高兴,走路带风。

陈恩看着她的背影,笑了笑,到底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孩心性,一颗饴糖就能哄得开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