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2 / 2)

加入书签

此话一出,人们集体埋汰。

“周二郎你别拍马屁了,那些权贵,哪个不盼着收刮民脂民膏,能让咱们落到好?”

“是啊,当官的没有一个好东西!”

“什么女菩萨,说不定是个女魔头呢!”

这话是从一位老儿口中说出来的,原本只是句戏言,却不曾想,一语成谶。

女菩萨是她,女魔头也是她。

搅得魏县鸡犬不宁,什么妖魔鬼怪都爬出来了。

惹得满城百姓集体围观吃瓜,集体炸锅,集体升天!

如果淮安王知道陈皎即将捅的篓子,只怕打死他也不会发兵来。

这哪里是种地,简直是把当地的士绅们种地里头,上演了一场骇人听闻的黑吃黑。

论起作死搞事,她的经验是非常的丰富!

第22章 作案工具一剪没

陈皎一行人被安置在官舍,她居住的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儿。

院子不大,胜在干净整洁,并且还有一间小小的庖厨。

一名姓胡的婆子被安排过来伺候,陈皎信不过外人,把她打发了回去。

马春在屋里整理床铺,陈皎站在院里看天色。

草长莺飞二月天,正是万物勃发的好时节。

她喜欢春日,喜欢万物复苏的新气象,更喜欢这片广袤大地上种出来的生机。

当天晚上郑县令要设宴接风洗尘,被陈皎以车马劳顿为由婉拒了。

郑县令猜不准她此行的目的,心里头忐忑不安。

刘县丞私下里跟他出主意,说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此次陈九娘带来一百兵,可见是要做些事的。

“大令还需早做打算,最好召集士绅们一起商议对策,省得手忙脚乱。”

郑县令点头,捋胡子道:“刘县丞所言甚是,我总觉得心神不宁,要出大事。”

刘县丞安抚道:“大令无需焦虑,不管怎么说,陈九娘不过是个女流之辈。

“她有什么要求,满足就是,若咱们应付不了的,便请示上头,上头总会想法子处理。”

郑县令看向他,提醒道:“这些日让衙门里的人把皮绷紧点,勿要出任何差错。”

刘县丞:“下官明白。”

郑县令背着手来回踱步,他怎么都想不明白那女人跑到这里来种什么地。

更荒谬的是淮安王竟然允了,不但允了,还许了一百兵。

简直匪夷所思。

翌日陈皎亲自来了一趟衙门,县衙的差役们严阵以待。

这会儿郑县令还在忙事,是刘县丞应付他们。

陈皎跪坐于榻上,端起茶盏,看向刘县丞道:

“刘县丞什么时候得空了,替我把魏县的户籍和田地报与吴主记,我想了解一下县里的户籍人口和田地情况。”

刘县丞毕恭毕敬道:“九娘子且给下官一日期限整理,至多明日便可把账册处理妥当。”

陈皎点头,“如此甚好。”

说罢又问起当地的特色,好吃的或好玩的,想消遣一番。

刘县丞忙一番介绍,陈皎听得很认真,让他紧绷的心情得到纾解。

一行人并未在县衙耽搁得太久,陈皎趁着天气好,去了一趟城郊。

南方丘陵地带,大山多,不比北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